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科学》2009,(4):F0004-F0004
今年5月,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将扩增至6人。为了使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尽可能过的舒适和便利,各国宇航局不断把“家居”送到距地面220英里的太空轨道上,为人类在太空开创另一个“家园”。为此,工程师必须制造出能量消耗、引力和可修复能力实现完美平衡的家居用品,包括厨房、浴室以及把尿液转变成饮用水的设备等。下面我们就把国际空间站当作一个家园,看看如何让这个家园变得更温馨。  相似文献   

2.
飓风、银河系、向日葵和人的耳朵,这些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事物竟然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拥有符合黄金比率的完美螺旋形状。大自然中的这种神奇现象被称为“黄金螺旋”。  相似文献   

3.
或许是为了追求完美,抑或为了创造一个永不朽的传奇,当中国世博第一人徐荣村参加了1851年首届世博会并摘金夺银的故事被挖掘出来后,他独特的个人经历竞被移花接木地续在另一个叫作“希生广东老爷”的人身上,有人便想当然地认为他曾带着自己的“荣记湖丝”绕道好望角到达英国,参加了1851年的世博会,并最终被英国画家塞鲁斯绘于油画之上。于是,徐荣村那个在历史烟云中刚刚清晰的背影又逐渐变得模糊起来。  相似文献   

4.
一个对环境有关怀的人,近年来,都不可避免地被体会种种“环境怪现状”,诸如“50年来最高温”、“60年来最大的降雪”、北方热而南方冷、频频的地震、海啸、洪水等等,此类报道时时见诸于新闻头版。这让那些对环境问题冷漠的人,也忍不住要问一句:我们的环境怎么了?  相似文献   

5.
<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常听到一个说法,叫“颜值即正义”。人人都把外貌挂在嘴边,随意打开一个社交App,“变美、变瘦、变好看”“颜值”等标题都自带流量。“看脸”似乎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社交媒体助推了“爱豆”的盛行,层出不穷的偶像综艺几乎全靠颜值来吸引观众。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交媒体正在重塑大家的生活甚至是精神世界。在这个掀起“看脸”浪潮的时代,青少年纷纷效仿当今流行的审美,过早地开始了头面部整形,殊不知这种整容“低龄化”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埋下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年”非“光年”斐君[编者按]《假设与探索》栏目开设之后,我们发表了两篇文章。文章刊出后,编辑部收到好几篇针对这两篇文章的商榷之作。在开设栏目之时,“我们希望大学生、中学生以及一切有志于科学技术的人.把你认为‘有一卢、科学道理’的认识写出来,交给我们...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2007,(9):47-48
美国科学家表示,“卡西尼”号飞船明年3月近距离飞越土星卫星“恩克拉多斯”(Enceladus)时,可能会遭受空间尘埃或冰粒的袭击,损坏程度预计会非常严重,这将直接影响“卡西尼一惠更斯”计划的完美结局。  相似文献   

8.
100年前,在哈佛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一名年轻的学生正忙于观察一对对近亲交配的老鼠。当时,这个在校园里广为人知的“鼠人”的克拉伦斯·C·利图尔(Clarence Cook Little),正试图培育出第一例近交系实验室动物——一个拥有稳定且相同基因的老鼠品系。尽管他的教授认为这不可能,然而“鼠人”却成功了。今天,我们都得益于那些近交系老鼠繁衍的后代,正是它们帮助研究人员对众多的人类疾病找到了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总的来说,电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硬件,另一部分是软件。没有软件的电脑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没有“灵魂”的人是可想而知的了。好了,我们来说说如何给你的电脑安装“灵魂”。 电脑,从它来到你家,一定已经  相似文献   

10.
“哥白尼革命”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肯定哥白尼“日心说”之于发动近代科学革命的伟大意义的同时,指出哥白尼学说本身也禀承了古代“拯救现象”的传统,意在对和谐完美宇宙论的复归,而并不具备近代实验科学的品质。真正的科学革命,是经过了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努力,到了牛顿确立经典力学体系才终于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水上有船,中药铺里也有一个奇特的船,这就是“药船”。“药船”的外形像一条舢板船,中间载着一个大铁轮。这种药船从古到今,普度众生,助医疗疾,不知使多少人脱离苦海。  相似文献   

12.
马臻 《科学》2011,63(4)
中国的SCI论文数量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质量仍然和科研大国的身份不相称。为什么同样的数据.有些论文能发表在高水平的国际刊物上,而有些论文被退稿?笔者认为,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解读和对文章的撰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发表科学论文应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13.
自然之力在弹指之间令山河破碎、生命凋零,也在地球上留下了一个个“足迹”。追踪这些“足迹”,可以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地震提供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正新时代:让气象观测插上智慧的翅膀“云计算”是天上的云也会计算吗?“物联网”是地上的动物也能联网吗?“大数据”是不是很大很大,它是大过千亿、万亿、万万亿的一个数字吗?我想,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不算新的新词汇,如果放在十年前,肯定会难倒好多人吧!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于10月31日与我们依依惜别,但其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长期陪伴我们建设更好的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物联网,被视为信息通信领域一个万亿级的超级产业,正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聚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上海世博会已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汇聚地,演绎着“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10,(10):28-32
2010年3月以来,我国各地有关“天坑”的报道不断出现,使得“天坑”这个地质名词成为大众关注的一个话题,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虑甚至恐慌:这些“天坑”的出现与地震有关吗?与“2012”有关吗?导致这些“无坑”出现的因素究竟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为帮助读者寻找正确答案,本刊特别第划了《“天坑”之谜》专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基因时代的到来,科学家渐渐认为人的很我行为皆有基因的因素,并且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与命运,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命运”的说法。科学家最新发现了几种基因,它们决定了我们的“第二命运”——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很多城市流传着这样一个“三快三光”的危改民谣:开发商“三快”——快拆、快盖、快卖,旧城“三光”:房拆光、人搬光、树砍光。有人调侃,现在的中国——CHINA就是“拆啦”!的确很谐音,很幽默,但是CHINA  相似文献   

19.
帕米尔高原的遥远和神秘,给了我们景仰的理由。那里一年四季不变的冰峰雪原、众多悠远古老的历史故事,特别是塔吉克人奇特而有趣味的民风民俗,世之罕见。少数民族文化,往往承载着独特而深厚的文化信息,十分有价值。塔吉克人的“五绝”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要说蜣螂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提到它们的俗名——屎壳郎.就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些“大自然清道夫”的“臭”名早已名扬天下.在澳大利亚的“业绩”也已深入人心,《昆虫记》中细致入微的“表演”不知吸引了多少人……那么,你们听说过不推粪球的蜣螂么?吃过用蜣螂制成的中药吗?到过北京的“屎壳郎”胡同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