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可控的量子隐形传态,提出一个以四粒子cluster态为量子信道的量子多重代理盲签名方案。首先代理签名人U_j对他拥有的粒子进行Bell基测量,产生代理申请;然后原始签名Charlie对自己的粒子进行Bell基测量来授权U_j进行签名;最后验证者Bob进行相应的幺正变换验证签名。与已有的方案相比,此方案只需四粒子cluster态为量子信道,可以较少的资源和更大的安全性完成量子多重代理盲签名。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不可伪造性、不可否认性、盲性以及无条件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基于可控隐形传态的量子代理多重签名方案。选择四粒子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利用可控量子隐形传态的物理特性来实现代理、签名及验证,方案还采用了量子密钥分配和一次一密算法。不同于基于计算复杂性的经典代理多重签名方案,本方案的安全性不受攻击者计算资源的影响,即具有无条件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量子代理签名方案.基于可控量子隐形传态,采用3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不同于经典的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代理签名方案,本方案利用量子隐形传态的物理特性来实现签名及验证,具有无条件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盲签名是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由于它的特殊性(盲性;不可跟踪性),使得盲签名广泛应用于数字现金电子选举,智能卡等领域.研究现有的盲签名方案,指出了现有的盲签名方案所基于的4种困难性问题;在DSA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有向因子的引入,设计了一个合理的安全的基于DSA体制的盲签名方案.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电子交易中的匿名特性,必将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量子群签名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仲裁量子签名的变体.大多数现有的基于隐形传态的量子群签名方案不具备门限性质,也难以拓展为量子门限群签名.为了实现从普通量子签名向量子(t, n)门限群签名的扩展,解决基于联合Bell态测量的量子签名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以量子游走实现的广义隐形传态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量子(t, n)门限群签名方案. n个签名者组成一个群组,只有其中的t个签名者可以利用量子游走系统代表该群组生成一个有效的签名.所提出方案使用基于多硬币量子游走的隐形传态来传递量子消息,量子一次一密验证量子消息.验签者在可信仲裁者的帮助下,通过量子比较算法来检查签名的有效性.在安全性方面,所提出方案满足门限群签名的不可伪造性、不可否认性、门限安全性、签名者身份可追踪性和签名者的匿名性要求.在效率方面,所提出方案使用基于量子游走的隐形传态实现量子信息的传输,无需提前制备纠缠量子态,以高效的单粒子投影测量代替联合测量.此外,所提出方案使用随机数和公共板,可以避免验签者对签名的否认并保证签名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有的基于数论假设的加密算法均可在多项式时间内得到破解,因此基于数论假设的盲签名方案在量子环境下将不再安全.为此,将基于格上设计的盲签名应用到电子现金支付中,可以使其在量子计算机时代依然安全而且计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基于量子代理签名的电子投票方案被提出.方案中,量子纠缠Cluster态作为量子信道.投票人Alice、投票管理中心Bob、计票员Charlie和监票人Diana只需进行单粒子测量就可以成功实现电子投票过程.因此,该方案降低了技术难度,提高了运行效率,易于实现.使用量子密钥分配和一次一密加密算法来保证方案的无条件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量子签名的量子隐形传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三粒子最大纠缠态作为信道的量子信息签名的隐形传态方案.方案中引入一个忠实的第三方作为公证,发送方传输一个单粒子态给接收方.通讯双方与公证人间各自建立密钥,从而保证通讯双方对传态的发送或接收过程不可抵赖.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抵抗已知的量子算法攻击,非交换密码已成为后量子密码时代的研究方向之一。采用非交换群构造了一个签名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盲签名方案。新方案的安全性依赖于单位三角矩阵群的对角自同构群上的离散对数问题。新的盲签名方案满足盲性和多一不可伪造性安全,并且只需要更短的公钥和更少的存储空间;采用平方-乘算法计算两个自同构的乘积,减少了计算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实现商家和用户各自使用不同银行的安全公平可分的电子支付。方法基于WI-Schnorr部分盲签名方案,通过引入代理签名,设计了一个无TTP的多银行公平可分电子现金系统。结果一方面,系统可以方便地撤销发币银行的发币权利,解决发币银行合伙攻击的问题;另一方面,系统保证了发币银行和合法用户的匿名性,实现对电子现金和用户的追踪。结论通过分析,证明该方案是一个安全的多银行可分电子现金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