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斯大林模式的成功建立,离不开苏联所处的外部历史环境:经济上,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弊端充分暴露;政治上,经济大危机爆发使帝国主义国家相互操戈,先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引起革命;思想文化上,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这启示我们:社会主义要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抓机遇,促发展;把握时代主题的转换,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为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但是,由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不具备使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主客观条件,他们本人也就没能亲身体验和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因此,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虽然出现了生产过剩的隐蔽性、金融危机的先发性、有效需求"过度"的虚拟性和危机策源地中心国性等新特点,但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特点只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形势下的表现形式的差异,进一步印证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与前瞻性,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为我们理解经济危机提供了一种深刻而独特的理论视角,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正确地应对危机的挑战,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全面而不失深刻的批判,涉及到人的异化、科技异化、文化霸权、消费异化、生态危机、社会心理等诸多层面,同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从理论上予以揭示,这对我们认识当代社会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富于启示性的。  相似文献   

5.
原生态"原理体系"因其科学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及人类社会如何实现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时代课题,从而成为对世界社会主义影响最广泛、最持久、最富有成效的科学体系;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因其科学求解了低起点国家如何建成、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高难度历史课题,从而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总趋势中,实现跨越性发展的两次重大飞跃;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成果,因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元性与多样性、普遍的精神旗帜与具体的时代旗帜高度统一,从而成为全面介入并正确引领当代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时代旗帜.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必由之路。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求广大青年学生理解、掌握、信仰马克思主义,并最终成为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肩负着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武装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为了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与青年学生的发展要求相一致、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协调,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维向度上有所创新。即高等教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维,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做到以真理服人;要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客观要求,做到以事理服人;要符合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做到以情理服人。  相似文献   

7.
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要使生态危机根本性地被解决,只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中国,它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价值观念、途径方式、社会结构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关联。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资本扩展、科技非理性应用和消费主义的批判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沉睡多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终于在2008年又一次爆发了。这次危机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许多措施积极救市。如何在这场危机面前透过表象去探寻它的本质,对我们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后果。认为这场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又一次显现。它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本性决定的。向富人倾斜、以富人利益为根本,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逻辑。指出,要从美国金融危机受到警示,高度关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过程中潜伏着的各种危险性因素,深刻反思其成因和危害,汲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0.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是一个客观存在,对这个客观存在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发达而又发达的、不断否定着自身的资本主义还是原来的资本主义吗?本文认为,历史规律不可抗拒,社会进步势在必然,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由社会历史规律所决定的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平过渡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商业危机正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发生并愈演愈烈,我们可从中对现代性价值进行扬弃的辩证理解。马克思全新的世界历史图景唯物史观,仍在新全球化时代得到不断地验证并具有现代性寓意。在新全球化语境和价值观多样性冲突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探索适合中国现代社会指向性本身的走出困境的“出路”。中国的自我价值理解,整体性社会价值的追求,以“民生”为本位的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的时代价值诉求,都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世界各国的旅游业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各国都在努力应对金融危机,而有关数据显示,旅游业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能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独特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谈起,阐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和旅游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了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许多自命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都承认马克思对生态问题有深刻的见解。但有争论的是,他们认为生态问题只是马克思工作的边缘部分,马克思并没有留下显著的生态文化遗产,给未来的社会主义者思考,或是没有相关的生态学方面的后续发展。文章在认真研读福斯特的有关著作和参阅有关福斯特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解读福思特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论证及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以便为我们如何对待和解决生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冯洁  周勇 《科技信息》2009,(29):I0386-I0386,I0389
由美国“次级房贷”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银行业更是首当其冲。以往被视为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房产抵押贷款成为了本次危机的导火索。通过对美国此次危机的根源进行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已经掀起对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保护高潮。我国当前对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保护还处在萌芽状态。因此,在梳理我国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现状下,借鉴域外的相关法律保护制度,完善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扩大国内需求,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要素配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着力稳定外需,提高出口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当今世界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学界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次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美国的超前消费,与美元有着紧密的联系。鉴于此,经济危机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出路何在,如何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问题。而金本位具有消除通货膨胀,维持价格稳定等方面的优点,因此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市场下如何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成了人们在危机中寻找曙光的方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我国金融监管方面固有的和新生的矛盾及问题一一显现。这就促使我们要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金融机构的监管、执行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斯奈德是最丰富、最深刻的生态作家之一。其作品充满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不仅揭示并凸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和生态危机,从哲学层面提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努力发掘了这些危机的根源:认识论上的“二元对立”、人类的“过度欲望”和“人口过度膨胀”,这为找到解决危机的途径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理论是《资本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费了马克思毕生的心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及针对资本主义在全球蔓延过程中日益产生的金融危机进行了深人研究和系统分析,逐渐形成了科学的金融危机理论,对当今经济发展极具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中所分析的金融危机产生及形成原理与现实条件,提出如何维护金融安全,规避和防范金融危机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对策,对我国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