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7)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超家族(IGFBPs)中一名新成员。与其他结合蛋白一样,它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相结合,携带、转运IGF,延长IGF的半衰期,调控IGF的生物活性;更为重要的是,IGFBP7具有许多不依赖于IGF的生物作用,可参与多种类型的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衰老与癌变等病理生理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GF2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方法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系HuH-7、MHCC97H中转染IGF2BP3过表达质粒后IGF2BP3的mRNA和IGF2BP3、AKT、p-AKT、S6、p-S6蛋白表达水平;CCK-8、EdU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皮下成瘤实验检测IGF2BP3对肿瘤生长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2BP3、Ki67在过表达IGF2BP3组和对照组的表达。结果 在肝癌细胞中转染IGF2BP3过表达质粒后,IGF2B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过表达IGF2BP3促进肝癌细胞增殖(P<0.01);过表达IGF2BP3促进肝癌体内生长,免疫组化显示IGF2BP3、Ki67表达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AKT、p-S6表达上调;抑制AKT活性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1)。结论 过表达IGF2BP3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最初被认为是一种由肝脏分泌的促生长因子,介导生长激素(GH)的作用,调节和诱导组织生长和发育。然而,后来人们发现IGF除了能在肝脏产生外,其他组织如肌肉也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产生,并且在许多方面独立于GH而发挥作用。现在普遍认为IGF能产生几种具有不同功能和不同受体的剪接异构体。这些异构体中一种与肝脏产生的系统型IGF—IEa相同,另一种其mRNA仅在肌肉受到机械刺激后才可检测到,故称为“机械生长因子”(mechano growth factor,MGF)。  相似文献   

4.
肝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各型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用放射免疫法到定188例肝病急者50例正常人的血清IGF—Ⅰ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的IGF—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GF—Ⅰ是在肝脏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判断肝细胞功能不良的重要指标。检到IGF—Ⅰ对肝病患者尤其是判断肝硬化进展情况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牛与牦牛远缘杂交一代犏牛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但其雄性不育使得杂种优势的利用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这一生殖隔离现象的生理机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了犏牛及其亲本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了血液和睾丸组织中JGF2基因第10外显子DMR区DNA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犏牛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最低,与亲本的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牛(犏牛、黄牛和牦牛)血液和睾丸中JGF2基因的DNA甲基化程度均较高(90%以上),其中犏牛高于其亲本,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结果说明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牛精子发生有关,可能在牛的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有关;IGF2基因第10外显子DMR区的甲基化与IGF2基因在犏牛及其双亲睾丸中的表达差异无关,可能是其他的机制参与调节IGF2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绵羊早期胚胎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IGFs及其受体(IGFR)在绵羊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对绵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手术法采卵得到卵母细胞和着床前早期胚胎,结合荧光免疫染色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研究了绵羊未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和着床前各期胚胎中IGF—Ⅰ、IGF-Ⅱ、IGF—ⅠR、IGF—ⅡR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Ⅰ、IGF-Ⅱ在未成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中均有表达;受精后,直到囊胚的整个早期发育阶段也检测到了这两个因子的表达,且胚胎免疫染色在各卵裂球之间呈现不均匀的分布.IGF—ⅠR和IGF—ⅡR在未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均有表达,在胚胎期主要分布于卵裂球细胞的顶端(apical surface),而在囊胚阶段主要在滋胚层细胞中表达,内细胞团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分析尼罗罗非鱼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 GH)、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s, GHR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IGF I)在早期发育阶段的作用,实验设计了尼罗罗非鱼GH、GHR、IGF I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提 取垂体或肝脏总RNA并扩增出目的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经质粒PCR扩增、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构建 标准曲线等,成功建立了GH、GHR、IGF-I基因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运用建立的荧光实时定量 PCR检测了尼罗罗非鱼GH 、GHR和IGF I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早期发育阶段,尼罗罗非鱼GH 与 IGF-I,GHR1与 GHR2的mRNA表达存在一 定的互补关系;GH的表达与GHR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提示GH与IGF-I,GHR1与GHR2在尼罗罗非鱼早期发育的不同阶段起主导 作用,且GH可能主要通过与GHR1的结合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猛发展,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它在肿瘤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被深入认知.肝癌高表达转录本(highly up-reglated in liver cancer, HULC)是lncRNA的一种,最先在肝癌中被发现,近年研究揭示它与其他许多癌症,例如胃癌、结肠直肠癌、骨肉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也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HULC在几种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进行人胰岛素基因在家蝇中表达的研究.方法用携带有人胰岛素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家蝇幼虫,用放射免疫技术、Tricine-SDS-PAGE和Western-blot技术对蝇蛆胰岛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重组的杆状病毒感染家蝇幼虫后,蝇蛆中有人胰岛素的表达,表达量为37.401μIU/mL,占蝇蛆总蛋白的0.583%.结论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可以在家蝇蝇蛆中表达人胰岛素.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IL-1)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是体内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中心介质,而且它也作为神经递质或生长因子参与了机体多个系统的病理生理活动,其生物学作用非常广泛.近年来,随着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的日益深入,IL-1在各系统中的作用与机制也得到了相应的证实,并为一些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有力依据.文章针对IL-1作为脑源性白介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牛与牦牛远缘杂交一代犏牛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但其雄性不育使得杂种优势的利用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这一生殖隔离现象的生理机制,通过Real—timePCR检测了犏牛及其亲本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了血液和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第10外显子DMR区DNA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犏牛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最低,与亲本的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牛(犏牛、黄牛和牦牛)血液和睾丸中IGF2基因的DNA甲基化程度均较高(90%以上),其中犏牛高于其亲本,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结果说明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牛精子发生有关,可能在牛的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有关;IGF2基因第10外显子DMR区的甲基化与IGF2基因在犏牛及其双亲睾丸中的表达差异无关,可能是其他的机制参与调节IGF2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齐墩果酸对衰老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作用,采用MTT法确定齐墩果酸最适药物浓度,氧化应激创建大鼠睾丸间质细胞衰老模型,RT-qPCR、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转录情况和蛋白翻译情况,采用INSR抑制剂处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INSR、IRS1、IRS2、IGF1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显著下降(P<0.05);IGFBP3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提高(P<0.05),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均未检测到此基因表达;与衰老组相比,齐墩果酸组明显逆转此现象(P<0.05);齐墩果酸能明显抑制衰老组细胞的凋亡(P<0.05),INSR抑制剂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齐墩果酸组(P<0.05).综上可知,齐墩果酸通过调控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延缓Leydig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和背膘厚的遗传效应.根据猪IGF2基因的DNA序列(AY044828)设计8对引物,结果在Ex6引物对扩增的片段上发现了多态性,并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exon6的29位G→C转换,且存在3种基因型(从、AB、BB).统计结果表明,3种基因型在各品种中的分布不一致,外来猪种(长白猪和大白猪)与地方猪种(莱芜猪和沂蒙黑猪)比较差异显著(P<0.01);长白猪与大白猪、莱芜猪与沂蒙黑猪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而初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同AB和BB基因型个体比较有较小的背膘厚,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推测IGF2基因对个体胴体瘦肉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将IGF2基因应用于猪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猪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4.
Rheb是Ras超家族中GTP结合蛋白,具有调节多种生理学功能的作用。为进一步弄清楚Rheb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及在胰岛素抵抗改善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先建立胰岛素抵抗小鼠为模型,再通过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的方法,研究并检测前后两阶段小鼠组织的Rheb、mTOR和PGC-1α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小鼠诱导胰岛素抵抗发生阶段Rheb和mTOR的表达是同步升高的,PGC-1α表达是降低的;然后经有氧运动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的阶段时Rheb与mTOR是同步降低的,而PGC-1α表达是升高的。可见Rheb是通过mTOR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表达下降后也可有效调控机体代谢状况,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复杂的获得性代谢应激肝损伤疾病,NAFLD的发生发展受遗传、老龄化、生活方式、饮食、中心性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以及肠道菌群等相关联的并行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肠道菌群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肠道菌群通过多个生理过程对体内肝功能有显著影响,包括能量代谢、肥胖、糖尿病和NAFLD。动物实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肥胖症和NAFLD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实验动物在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口腔癌转移是威胁全世界生命健康的问题,有效的靶向治疗对口腔癌患者尤为重要.近年来,microRNA(miRNA)作为一种微小的非编码RNA在肿瘤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了体外探究miR-23b在口腔癌转移中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RT-PCR)检测了miR-23b在口腔正常细胞和口腔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miR-23b在口腔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口腔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且随着口腔癌转移程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在此基础上,通过给细胞转染miR-23b mimics的方法过表达miR-23b,以探究该miRNA对口腔癌转移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增加口腔原位癌细胞Um-2中miR-23b的表达后,该细胞的转移能力显著增强,表明miR-23b在口腔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临床口腔癌的治疗靶点和口腔癌检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粗糙集(R ough Set,RS)理论是处理模糊和不精确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数学工具,是主要应用于研究不完整数据、不确定知识的表达、学习及归纳的数学方法.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萌芽状态.近年来,中医规范化和量化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中医的术语规范化也为计算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重点论述借助于粗糙集理论的相关知识挖掘中医诊断学中证候群知识,利用粗糙集理论对临床病历建立知识表达系统,对知识表达系统进行属性约简,求出属性核,建立最小简化表,并且得出有关中医诊断的几个相应规则.  相似文献   

18.
选用 4 0只手术成功的SD短肠大鼠 ,按 2× 2析因实验设计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给予常规全肠外营养 (TPN组 ,n =10 )、附加谷氨酰胺 (TPN +Gln组 ,n =10 )、附加生长激素 (TPN +GH组 ,n =10 )及附加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全肠外营养 (TPN +Gln +GH组 ,n =10 ) ,持续 6天 ,取 8只正常大鼠模拟手术后第 1天处死 ,作为基础对照组 (n =8)。应用放免分析法检测血生长激素和血IGF 1的水平 ,Northernblot方法检测残留小肠粘膜IGF 1mRNA表达。探讨了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防止小肠粘膜萎缩的可能分子机制。结果表明 ,GH组和GG组血浆GH和IGF 1水平较TPN和TPN +Gln组明显增高 (P <0 .0 1) ;TPN组小肠粘膜组织IGF 1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TPN+Gln组和TPN +GH组小肠粘膜IGF 1mRNA的表达较TPN组明显增高 ;TPN +Gln +GH组小肠粘膜组织IGF 1mR NA的表达水平提高显著 ,高于TPN +GH组和TPN +Gln组 (P <0 .0 1)。这说明 ,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的联合应用可能通过上调小肠粘膜细胞IGF 1mRNA的表达 ,增加IGF 1的自分泌和旁分泌 ,发挥其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作用 ,从而防止小肠粘膜萎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普及.该文对眼科学教学中Powerpoint课件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理及病理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对细胞的生长、生存、分化有着复杂的功能。IGF对全身与局部的调节作用通过高亲和力的IGF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1—6)来完成。IGFBP-4是最小的IGFBP,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液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纤维母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前列腺细胞和骨细胞等均能生成IGFBP-4,肝脏是IGFBP-4mRNA表达最丰富的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