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熟市谢桥镇方浜村,地处谢桥镇旁,水陆交通方便,具备发展经济的较好环境。但是,到1991年,该村村办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仅18.60万元,而拖欠贷款达54万元,应收未收利息4万多元,成为全镇有名的经济薄弱村。谢桥镇党委、政府对方浜村的经济状况非常重视,决定由农行谢桥办事处、信用社选派一位同志,对这个村兼职扶贫,改变经济面貌。到1993年底,该村工业产值达400万元,实现净利润20多万元,使该村经济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一、摸清后进症结、是扶贫工作的前提方浜村的经济,在1986年——1988年期间也曾有过一段比较兴旺的历史。1988年,村办企业的纯收益达到30。多万元,在当地村级经济中  相似文献   

2.
太仓市直塘镇的呢桥村座落于204国道边,村办企业职工200人,拥有总资产1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00万元。1994年职工年收入人均5000元。 呢桥村村办工业起步于80年代初,经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当时二家作坊企业,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毛毯设备厂、电器厂、永升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1993年、1994年盈利都达到200多万元,连续二年人均创利超万元,连续5年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成为直塘镇村级经济中的“佼佼者、“首富”。纵观呢桥村发展的道路,可概括为:借才起家,靠才致富。  相似文献   

3.
吴江市八都镇23个行政村中有永联、花木、陶安渠等三个村被列为市级经济薄弱村。这三个村在1993年末固定资产都不足50万元,负债率都超过50%;村办工业基础差、底子薄,永联村办企业仅有一个小五金零件加工  相似文献   

4.
前些年被视为"常熟市乡镇工业"短腿"的村办工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去年涌现出十六个工业产值超亿元的村,其中八个村是一九九三年新崛起的亿元村。这十六个亿元村虽然仅占该市六百六十四个行政村的百分之二点五,但所创产值、利税和利润,分别占到全市村办工业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五点六和百分之三十四点四,成为全市村级经济的领头雁。阳桥村一九九三年完成产值三点八七亿元,实现利税三千一百十一万元,在全市村级经济扩增总量和提高效益中独占鳌头。该市村办工业之所以能乘势快上,迅速发展,其发展轨迹和成功经验在于:一是有一个开拓进取、负重拼搏的村级领导班子。当人们谈及这些红红火火的亿元村时,往往是同各领风骚的村级企业家融汇一体的。部分村实行"厂村合一"的领导体制,进一步理顺了关系,确保政令畅通。二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主体行业和骨干产品。纵观十六个亿元村的发展业绩,无不以新兴产业和名牌产  相似文献   

5.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双泾村,八十年代初是一个以种田为主的经济薄弱村,1988年靠自筹资金2000元起家,办了一个村办毛巾小厂,如今已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4650万元,中外合资企业7个,其它村办企业5个。人均分配水平从1983年的362元增加到4400多元。1995年产值1.92亿元,四项效益1410万元,出口创汇136万美元,被誉为苏州工业园区第一村。双泾的变化,关键何在?关键在与村支部一级基层领导的工作作风,尤其是党支部一把手、双泾村农工商实业公司总经理领导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6.
吴江市黎里镇的黎锋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某,村级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集体积累从70年代末的不足2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超过二千万元,村民的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一跃成为黎里镇的首富村。该村经济快发展,给我们以下启示:发展村级经济必须有个好支部作为基层党的组织,其中心任务就是要推进农业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化,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多年来,村党支部坚持党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州市本着有利于发展农衬生产力,有利于农民共同富裕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拓宽领城,多种形式"的思路,推进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目前,全市乡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发展到187家,其中乡镇办企业47家,村办及联体企业140家。股本金额达到10761.98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和社会个人股5804.64万元,吸收外地法人股1785万元。在工作中他们突出抓了五个方面:一、抓宣传发动。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对现阶段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触及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广大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8.
村作为我国农村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实际上承担着一种农村社会"微型政府"的角色,它管辖的范围很小,但管辖的内容却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的领域;它接受乡、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但又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村是一个相当完整的"微型社会"。正是由于村级存在以上的特性,当改革开放促使农村经济的单一模式解体,农民实行自主经营以后,村级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村办企业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它既是人民群众创造性得到发挥的生动体现,也是村级经济在良好的政策条件下,潜力得到发挥的见证。1993年,吴江市村办工业产值达79亿元,占全市镇村两级工业产值的38.16%,比上年增长75%。村办企业还吸收了17%的农村劳动力。它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强化和巩固集体经济,稳定农村社会,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有十分  相似文献   

9.
杨舍镇城南村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促进村属企业上台阶的"开山斧",发扬"三劲"精神,破关夺隘,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已建办合资企业8家,去年外贸收购额近3亿元,获得中国轻工业出口创汇优秀企业银奖。今年1-5月外贸收购额近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已完成全年任务的一半。一是"钉"劲。该村早在1988年就开始攻克中外合资企业难关,在当时来说真有点非份之想。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请来了一位外商。通过实地考察,外商对该村的投资环境非常满意,但一想到村办企业就又顾虑重重。对此,该村领导一方面用事实表明自己的实力和信誉,一方面请领导  相似文献   

10.
江阴市月城镇的沿山村,从1988年以来,工业经济大发展,连续五年实现翻番,先后获得无锡市工业明星村,江苏省冶金厅利税大户,江苏省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今年1~8月份全村完成工业产值3.95亿元,利税360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4%和18.5%。全村现已拥有工业企业10家,固定资产1.52亿元,职工2500人。沿山村级工业大发展的主要做法是:寻找靠山,加快投入1988年,在该村创业之初,正值国家宏观经济紧缩,他们在村集体资金仅有35万元的情况下,果断决策,负债经营,投资2000万元新上填补省内空白的汽车专用板材  相似文献   

11.
吴县望亭镇迎河村在县乡镇工业局的支持帮助下,自办厂村企业干部岗位培训班。这个村一九九○年工业产值不满一百万元、圈定资产不足五十万元,近几年年年跨大步,去年全村工业产值突破一亿元,利润四百万元,固定资产达二千八百万元,现有中外合资企业三家,村办厂四家。随着村办企业的发展,村领导越来越意识到企业干部的领导、管理水平难以适应企业发展要求,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缺少懂得科学管理知识的领导干部。为此,他们狠下决心,尝试举办企业干部岗位培训班,较系统地学习企业管理基本知识,首期已在去年十月二十二日开学,用了二个多月中的全部星期天共七十二课时,进行培训学习。参加学习的有村委、骨干企业的正  相似文献   

12.
盛泽镇的南霄村是个地理位置偏僻的经济薄弱村。去年3月,该村将村办丝织厂实行"动产出卖,不动产租赁"的经营方式,租赁当年完成四项经济效益(工税利留)172.75万元,比上年增21.54%,今年上半年完成四项效益10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21.3%。显示出这种经营机制有较强的生命力。动因南霄丝织厂原来实行的是集体承包风险抵押经营,由于村集体没有资金注入,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生存艰难,村领导无法改变企业经营现状。于是,决定通过租卖结合的办法,将部分实物资产变为货币资本,以培育新的生长点。经双方协商一致,将部分固定资产出租给个人,收取租金,流动资金出售给承租人。  相似文献   

13.
近二年来,我们全过程参与了我镇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我们淼泉镇成功地组建了股份合作制企业51家,紧密联营企业3家,同时,规范管理私营企业39家和个体工商户360户。使全镇1997年度实现销售额4.25亿元,利润7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2300万元。工业增幅在全市处中上游水平。在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在绩。我们的做法是:一摊牌;二放小;三抓大。 一摊牌:就是在多项准备工作就序的前题下,出台实  相似文献   

14.
吴县市华阳电器集团公司是太平镇旺巷村的村办企业,1993年8月改组成股份合作制以来,活力充沛。去年实现销售1.85亿元,税利1068.3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6%、16.5%,企业净资产两年增值1.35倍。走股份合作之路华阳电器集团公司的前身是旺巷村的村办铸件厂,始建于1983年,1991年改为华阳电器厂,同北京、上海、苏州等有关企业联营,配套生产"威乐斯"、"华生牌"吊扇,成了旺巷村的骨干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企业的原有优势在弱化,资金短缺,活力不足,利益分配贴得不紧,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15.
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农村基本现代化的经济基础。近几年来,太仓市村级集体经济支柱的农村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上,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财务管理,有些企业有章不循,有制不遵,挥霍奢侈,效益流失。最近,我们对从年盈利94.5万元到年亏损148万元的高桥村村办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查,除市场变化等客观因素外,理财"篱笆"没有扎紧是由盈变亏的重要成因。有章不循村集"六变"1990年,高桥村有四个工业企业,1994年合并为两个,以铝合金生产为主。虽然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都有一套规章制度,由于会计以厂长意见为"准则",记帐不知情,有章不能循,使不该流失的效益流失了,在搭头算尾的五年时间里,村集体经济发生了"六变";一是从农业现代化建设先进村变为集体经济薄弱村;二是从年经营利润近百万元变为集体亏损超百万元;三是从自有资本金占总资产的  相似文献   

16.
要塞镇革新村通过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壮大村级经济实力。1992丰以来,该村先后创办了中日合资新产绳缆制品有限公司、中美合资江阴奔翔高压管件有限公司、中日及香港三方合资的汇丰鞋业有限公司、中意及台湾三方合资的贵群制鞋有限公司等4家合资企业,注册资金4000多万元,其中外商出资计285万美元,均为现汇投入。由于合资双方摆正利益关系,真诚合资合作,加强企业管理,实行优势互补,1995年,四家合资企业个个盈利,全村完成工业产值3.4亿元,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1060万元,实现外贸供货总值9200多万元,再次跨入了江阴市利税大户和市外贸出口先进单位行列。这个村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的主要做法是:一、摆正利益位置,多方合资合作。近年来,由于革新村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先后有分布世界各地的60多家国外企业上门寻求合资合作。革新村党总支在确定了坚定走外向型发展经济的道路后,没有盲目从事,而是冷静  相似文献   

17.
地处偏僻、四面临水、交通闭塞的吴江市庙港镇西草田村,1991年村办工业产值不过40万元,没有利润,是一个发达地区的贫困村。1992年春天,新的村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分析了现状,一致感到:先进不是天生,落后不会生根。他们坚持改革,大胆探索。首先,他们改革经营体制大胆招聘了一批有经济  相似文献   

18.
张家港市鹿苑镇巨桥村,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发生巨变,村级经济实力跃入了张家港市十强行列。——村级经济迅猛崛起。到1994年末,全封工业产值达到2.88亿元,农业430万元,商业和第三产业2200万元,比三年前的1991年分别增长3.1倍、25.6%和4.2倍。利税达到2800万元,比1991年增长4.5倍。——村容村貌显著改观。四米宽的水泥马路通到各组各户,马路两旁错落有序的村办公楼、巨桥宾馆、农民别墅楼、娱乐中心和小学校,以及林立的厂房和商店,四周绿化成网。如今是苏州市农村现代化试点村,又是省级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太仓市岳王镇在推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注重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对面广量大的小、微、亏集体企业,探求新的形式,闯出了"公私合资"的新模式。目前,全镇已有这类企业12家(镇办3家,村办9家),形成资产总额2915万元(占全镇企业资产总额的10%),其中吸纳个人资本1109万元(占这类企业总资产的37.6%)。据1994年1-5月统计,12个企业,11个盈利,利润总额达160多万元,占全镇盈利企业利润总额的31%。最近,还以这类企业为基础,与外商谈成合资项目2只,吸收外资120万美元,成为岳王经济新的生长点。"公私合资",就是镇、村集体以原有企业的厂房、设备、场地和部分现金为投入,大胆吸收本地和外地的私人资本和技术,组成新的经济联合体,坚持集体企业的性质,全权委托私方经营,私方对集体"反承包",采用定额上交或按出资比例分成的办法,进行利益分配。在具体实施中他们主要抓了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嘉定区17个经济薄弱村中亏损金额最大的安亭镇火炬村,在镇党委、镇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从抓管理,增内涵着手,经过较短时间的努力,现已成为今年全区经济薄弱村中脱贫最快的头者。火炬村位于安亭镇西北部(沪宁铁咱,外安公路口北),全村14个村民小组,2984亩耕地,人口1930人,740个劳动力,村办企业1个,主要产品是铝铁毛坯打。1995年全村完成工业产值360万无。利润259.80万元。是全区村级经济亏损额最大,脱贫度最高的村之一。火炬村的经济亏损引起了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10月,镇党委对村党支部进行了调整。新上任的支部书记,带领一班人深入车间,组,到干部,职工中听意见找对策。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他们把脱贫的希望寄托在抓管理上,从健全组织机制,加强干部管理,完善企业规章,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着手,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