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盛唐服饰文化与文化复兴时期服饰文化,是中国服饰与西方服饰史上两个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典型代表,两种文化分属地球东西,但在服饰的图案、色彩及造型方面体现的思想文化却有彼此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从整个历史的文明进程来看,中国古代秦代的服饰制度的首创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是世界服饰文化所罕见的。至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始了大量的服饰和礼仪方面的改革,对秦代服饰礼仪的思考,通过现今可考证的与秦代的服饰及礼仪相关的文物,介绍了秦代服饰的主要制造原料,考证了秦代在着装管理方面显示出来的社会礼仪及相关等级关系,最后总结了秦代服饰的相关礼仪在当时特定历史时代中表现出来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3.
分别介绍了公元2~4世纪和公元4~6世纪东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代表服饰,以及相应的文化历史背景.对比东西方服饰的款式、面料、色彩、以及功能性,分析了东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东西方服饰发展开始分离的萌芽期是在公元2~6世纪;东方服饰等级制度要比西方早1000余年.认为功能性是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也是服装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苗勇  于贵身 《科技信息》2007,(9):151-152
体育运动服装作为服装的一种,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已成为体育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育服饰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体育运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亚文化,介于体育文化和服饰文化之间的一种边缘文化,它是体育服饰中所体现出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简述了中西方体育服饰与其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服饰文化在服饰造型设计上的表现特征,分析了我国目前体育服饰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我国体育服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苗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服饰成为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乃至情感的载体。从广西融水苗族服饰文化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入手,立足于服饰文化研究,从服饰体系中提取民族文化精髓进行设计和产品开发,让苗族服饰与现代设计元素进行结合,形成新的时代因子,推动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而为融水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巫师服饰作为物化的仪式元素,发挥着影响巫术仪式成败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巫师服饰作用实现的主要功能途径,清晰地展现原始着装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进而亦可为研究现代社会中的许多服饰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与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7.
服饰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服饰的形成和变化,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该民族的发展和演化。罗平多依村布依族服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穿着上,总的变化趋势是民族传统服装的穿着越来越少。服饰的变化,表明的是现代服饰文化对传统服饰文化的挑战和胜利,也反映了在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借取中当地人的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成员的我们都非常清楚,服饰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元素。相比之下,东方人的服饰更为内敛,而阿拉伯人的服饰只能说保守;又如,医生、教师、律师、服务员等不同的行业着装也不同。当然,直销从业人员,甚至同为直销从业人员而不同的直销企业成员,服饰也可以独具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蒋苏苓 《科技信息》2009,(14):136-137
本文从服饰文化这个角度,思考《红楼梦》中服饰与时代风尚、人物社会地位、人物个性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作者生活背景与小说中服饰描写的关联,进而探讨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与人物服饰的关系,品读《红楼梦》中服饰与人物个性的契合,多角度地研究了《红楼梦》中服饰文化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服饰文化对宗教文化有折射功能,宗教中的祈求、希望、祝愿等情感通过服饰体现。宗教文化对服饰文化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宗教服饰因其特殊身份而与众不同。通过对唐代服饰文化的深入研究,透过服饰的色彩、图案、款式等,阐明宗教文化对服饰发展的多种影响,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厚凝重的文化韵味和宗教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木柄瑶是瑶族的一个较小支系,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浪平镇平山村的五个自然屯.平山木柄瑶服饰是木柄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濒临消失.本文综合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法及文献分析法,以平山木柄瑶服饰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服饰文化的现状,探讨木柄瑶民族服饰文化保护的价值,以期引起社会对濒临消失的木柄瑶服饰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服饰文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服饰文化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大学生的服饰文化理念和着装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高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校园服饰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服饰文化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秦汉、唐时期的服饰制度,通过文献梳理、实物考证等方法,从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经济发展、文化理念等方面对秦汉、唐时期服饰文化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论述秦汉、唐时期社会发展与衣冠服饰及服饰制度的关系.研究表明,衣冠服饰是当时统治的需要和政治的产物.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道德约束,都在服饰制度的制定下表现出和谐,并在封建统治的条件下,维系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富足使服饰制度在唐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儒家礼仪制度和开放的文化理念有力地冲击着封建统治下男尊女卑的服饰制度.  相似文献   

14.
秦丽娜 《科技信息》2010,(21):I0313-I0313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分支,同时也是人类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双重产物。无论何时,人们只要一想到不同的历史时期就不得不关注那个时期的服装,人类的发展与服装的潮流是不可分离的。各种各样的服装潮流不仅反映那个时代的品味,更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经济情况、意识形态、文化潮流和政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玲珑》杂志作为民国时期中西服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统服饰与西方服饰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充分起到了“传播者”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玲珑》杂志所刊载的有关服饰与化妆的内容,概括阐述了在中西服饰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北迁至皖南地区的畲族,其服饰艺术的民族主体性日益衰退.通过田野考察,分析出安徽畲族传统服饰艺术的生存现状呈现出传统服饰销声匿迹、新制服饰粗制滥造和传习功能缺失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畲族传统服饰有形化、服饰文化艺术项目化和服饰研究成果普及化方针.同时,当地素质教育校本课程也应融入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的教学科目,旅游发展规划的主题需一改以往的山水风景游为包括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体验在内的畲族文化风情游.旨在引发世人对于安徽境内畲族传统服饰艺术的关注,为其传承保护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生理因素 ,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中老年人的着装心理和消费需求 ,认为中老年服装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应深入研究中老年消费者的着装需求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 ,培育和开拓中老年服装市场 .  相似文献   

18.
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另类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另类服饰文化作为一种不遵循原有着装规范的表现,一种对传统高雅艺术的反叛,给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服装设计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就另类服装的表现及其本质进行分析,探讨了另类服饰如何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成为当代服饰设计思想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服饰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一个社会和时代进化的晴雨表。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明朝中后期的服饰从生产、供销到消费诸环节都发生了与传统生活方式迥乎不同的异动倾向,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本文试就此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藏族各地区服饰特点(款式、图案、面料、佩饰),展示藏族服饰文化悠久历史、厚重底蕴、斑斓色彩,引起社会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视,使这一文化瑰宝闪烁出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