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海绵城市是中国近年来城市建设与更新中被大力倡导的新概念,能够提高生态建设水平、缓解城市洪涝灾害问题和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带来了人居环境的提升,提高了人们对住宅的支付意愿。该文以四川省遂宁市为例,定量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对住房市场价格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建设海绵设施会使小区房价上涨年均385.2元/m~2(即5.48%);溢价出现的时点与遂宁市雨季出现时间一致;遂宁市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在房地产市场溢价方面带来的总经济效益为39.85亿元,考虑各方面贡献后整体效益为63.02亿元,超过了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海绵工程实施较早、规模较大的池州市的典型海绵工程单项措施(雨水花园、植草沟)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监测已实施海绵工程改造和未实施改造的两个居民区内径流雨水水质,探究海绵工程改造对居民区径流污染的减排效应.结果表明:改造后小区出水污染物浓度显著低于未改造小区;雨水花园较植草沟出水污染物浓度更低,水质更稳定.最后对雨水花园和植草沟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彩色透水整体路面是海绵城市的主要设施之一,主要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建筑与小区道路等部位,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研究意义。本文主要依托西安小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对整体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做进一步梳理、总结和研究,为后续海绵城市透水混凝土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海绵城市水质在线监测指标单一、结果不稳定和可靠性低的问题,采用人工取样检测水质,并结合流量监测和SWMM模型模拟的方法,开展某市海绵城市道路的建设效果评价. 结果表明,该海绵城市道路对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和排水防涝效果十分显著. 在典型平水年海绵城市道路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4.2%,径流污染削减率分别为88.5%(以SS计)、88.3%(以COD计)、86.7%(以TP计)和88.5%(以NH3-N计),对20年一遇暴雨径流峰值削减率达到75.2%. 研究结果可为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效果的定量化考核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城市地下空间对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可达性的影响,以苏州市某建筑小区为研究对象,解析研究区内绿地有效性,并逐步构建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措施布设方案,采用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型模拟不同LID布置方案的径流削减效果.结果表明,地...  相似文献   

6.
城市供水是一个从供水水源地到水厂再到输配管网的系统工程,对水质参数进行快速、精确、连续的在线监测能更好地为城市供水提供保障。对城市供水水质在线监测中在线浊度仪清洗周期的确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的应对城市洪水和水资源短缺的现象,通过PPP的模式发展有效的解决了海绵城市建设所面对的资金缺口,促进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解决海绵城市PPP项目融资关键风险的相关研究留有空白的问题,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海绵城市PPP相关风险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得到了其中的关键风险因素,以期为地方政府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促进海绵城市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为私人资本减轻海绵城市PPP融资项目的风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选取郑州市高新区盛和苑小区为研究对象,创建HY-SWMM(鸿业海绵城市/暴雨模拟软件),通过重现郑州“7·20”暴雨的雨量,模拟居住小区的内涝时空演变,得到相应的径流与积水数据。经过对居住小区在暴雨事件下的HY-SWMM内涝模拟计算结果分析,结合城市内涝成因,提出居住小区在暴雨内涝下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居民在城市暴雨内涝时的防灾能力与承灾韧性,对城市暴雨内涝防灾策略进行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探究各国海绵城市建设异同与发展经验,继而以海绵城市建设最为典型的单项措施——雨水花园为例,从其结构组成、水力特性以及植物配置等方面分析其对径流污染的控制效应,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借鉴.最后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存在的堵塞和蚊虫孳生等潜在问题与风险,并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建议和展望:借鉴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体系发展历程的同时需要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因地制宜,注重区域差异性;加强现场试验,进一步探究海绵城市对径流污染的控制机制;与此同时,堵塞和蚊虫孳生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存在的潜在问题与风险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老旧小区宅旁绿地对空气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寒地城市老旧小区宅旁绿地不同植物配置结构对PM10浓度的影响,以长春市为例,在2020年夏季和冬季对围合式、行列式和混合式楼房布局的老旧小区宅旁绿地内PM10质量浓度及气象因子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不同楼房布局监测地之间的PM10质量浓度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理念对于推动沿线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问题,本文引入智慧城市思想,探索一种面向多元需求的城市智慧海绵空间.首先,本文依据城市智慧海绵空间理念,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西宁市为例,对多元需求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西宁市城市智慧海绵空间构建思路,设计了基本框架结构,确定了基于新信息技术手段的运行管理模式,从基础设施智慧化、信息融合智慧化、服务管理智慧化以及监测反馈智慧化四个方面探索了具体的规划举措,为下一步西宁市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19,(6):51-53
城市水网生态系统是海绵城市体系的重要载体,海绵城市体系的规划结果又对城市水网生态系统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城市水网生态系与海绵城市体系之间耦合关系统的基础上,以城市水网生态系统为指导,结合山东省潍坊市的地理气候条件,提出可从"大海绵系统"和"小海绵系统"两个层面构建海绵城市的建设思路,以期为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agMDrain系统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和地理信息技术(GIS),集成了雨洪管理模型(SWMM),可模拟小区的地表水力模型。通过向模型输入如建筑面积、不透水地表面积、降雨强度、频率等参数,可以分析和计算该小区范围内地表径流量、汇流时间、水污染负荷等指标。agMDrain系统可以判断上述指标是否达到国家及地方法规的要求,能有效地提高政府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规划方面的审批效率。  相似文献   

14.
屋面雨水利用是雨水利用工程的一个部分。该文介绍了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工艺流程、原理及特点,阐述了屋面雨水利用对于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该文通过重庆市大秦环保治理工程有限公司对锦嘉国际大厦雨水回用系统工程的具体案例介绍,认识屋面雨水处理系统及回用于小区绿化用水的设计过程。该案例对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屋面雨水利用工程具有借鉴价值,特发表于此,供同行们借鉴改进,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5.
程磊  许新亚 《甘肃科技》2016,(22):107-109
海绵城市是21世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理念。论文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首先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解读,继而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现状,然后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挑战,最后做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合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应用的拓展深化,物联网成为海绵城市智能化建设的有效手段。物联网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结合为海绵城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风险。本文重点研究物联网在海绵城市运营阶段的风险评估问题,对物联网—海绵城市运营安全的系统构建层级进行了划分,并对每一层级的风险点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基于肯特指数法,结合物联网—海绵城市风险点,提出了基于改进肯特指数法的物联网—海绵城市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某物联网—海绵城市管理系统的风险评估案例中,进行效果验证。案例分析表明,该物联网—海绵城市的系统运营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来自系统外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物联网病毒及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7.
以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海绵城市绩效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物元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模型应用,并对鹤壁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鹤壁市海绵城市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绵城市绩效评价、建设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海绵城市的理念更好地付诸实践,本文根据海绵试点城市建设情况,归纳总结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和问题,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系统性、管网改造、排水分区、竖向控制、指标选取等问题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必须体现系统性、综合性,以问题为导向,从源头、过程、末端统筹布局;要以流域为单元分级划分排水分区,合理组织径流路径;海绵城市建设要和黑臭水体整治相结合,坚持厂网河湖一体,处理系统与收集系统并重;规划建设中要注重竖向控制,使各项海绵设施有效收集径流,发挥处理功能;对问题分析逐步从定性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参考国外经验,逐步形成适合我国的设计指标;从源头到末端系统控制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为了解决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规划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海绵城市概念及其规划原则的简介,分析了目前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雨水储蓄系统的应用、绿地微循环的应用,为海绵城市在园林规划应用指出具体方向,从而提高我国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城市洪涝灾害的概述和对海绵城市政策的回顾和解读,提出了城市的建设应从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基础设施转变的新概念;同时结合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剖析了美国纽约市绿色基础建设规划的具体5项内容,最后提出了适用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