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挖掘中药治疗脑血栓的用药规律并分析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搜索维普、万方、知网等数据库,筛选脑血栓治疗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用药频次分析和因子分析,运用Clementine12.0挖掘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及核心药对,利用TCMSP、STRING、DAVID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等分析核心药对抗脑血栓的成分、靶点及通路;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和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靶点模块分析及对接验证.结果:纳入方剂181首,涉及的260味中药以温性、寒性以及苦味、甘味为主,多归肝经,因子分析中提取5个公因子.关联规则显示桃仁-红花的置信度最高,其19个活性成分对应127个靶基因,其中IL6、MAPK1、JUN、TP53等是关键靶点.关键靶点参与RNA聚合酶II启动子、DNA转录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调控Toll样受体、MAPK、ErbB等信号通路;与关键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的亲和力高.结论:中药治疗脑血栓多以甘温、苦寒且归肝经中药为主,组方常由补阳还五汤、六君子汤、芍药甘草汤等加减化裁而成,桃仁-红花是其核心药对.  相似文献   

2.
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乌梅清润茶防治咽喉疾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文献挖掘的方式筛选乌梅清润茶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与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咽喉疾病靶基因取交集获取潜在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3.7.1)软件建立"化合物-靶点网络"并...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机技术筛选当归芍药散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探讨当归芍药散对帕金森病的多成分群-多靶点群-疾病的有效的分子机制和通路.应用TCMSP数据库总结整理当归芍药散中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的成分和作用靶点,并以OB≥30%、DL≥0.18为标准筛选出有效成分,合并六种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去除重复项后获得当归芍药散的主要有效成分,去除非人源蛋白及重复项后,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蛋白对应的基因名.然后通过TTD、Genecards、OMIM数据库提取PD疾病的相关靶点基因,进行Venn分析选取两者交集的靶蛋白,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和cytoscape3.8.0软件建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进行拓朴异构分析,再采用DAVID在线分析数据工具和FunRich对筛选出的共同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得到当归芍药散的的54个活性成分及作用于帕金森病的靶点46个,主要与PTGS1、PTGS2、NR3C2、NCOA2、PGR、CHRM1等靶点有关;PPI网络涉及43个节点,184条边;以P<0.05进行筛选,得到GO生物过程...  相似文献   

4.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得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共131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靶点133个,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关键靶点包括IL-6、TNF、TP53、STAT3等。GO和KEGG分析显示生物过程2 250条,细胞成分89条,分子功能152条,富集通路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aseol和甘草酚与AKT1、PTGS2、MAPK1、MAPK8等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研究发现麻黄加术汤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方式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运用ADME/T预测进行首轮筛选中药数据库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中的化学成分,然后分别以(刺突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简称S蛋白)和ACE2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为靶点,采用YASARA和AutoDock VINA进行第二轮虚拟筛选,最后基于靶点与药物相互作用位点对候选药物分子进行相互作用分析.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425个候选中药成分,以S蛋白为靶点,筛选出中药成分有12个,包含在青蒿、丹参、黄芩、半夏、甘草、柴胡等;以ACE2为靶点,筛选出中药成分有77个,包含在丹参、甘草、黄芩、麻黄、杏仁、柴胡等,并最终找到潜在的抑制剂分子鼠尾草酚酮和二氢丹参内酯.  相似文献   

6.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香连片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TCMSP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找筛选其活性成分的对应靶点.收集有关细菌性痢疾相关疾病的靶点,映射至香连片活性成分靶点基因,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将共同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与K...  相似文献   

7.
通过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经验方中的中药化合物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TTD数据库查找骨髓炎疾病相关靶点,取疾病与中药化合物靶点的交集靶点预测清髓消炎汤治疗骨髓炎的潜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分析“中药-成分-成分作用靶点-疾病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平台分析作用靶点PPI网络;通过DAVID、微生信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及PYMOL软件对清髓消炎汤中核心靶点与疾病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与体外实验验证清髓消炎汤对骨髓炎常见耐药菌MRSA的抑制,探索清髓消炎汤治疗骨髓炎的作用机制.筛选得到清髓消炎汤中289个成分靶点,骨髓炎有944疾病靶点,得到交集靶点83个.通过网络拓扑学分析得到主要有效成分quercetin、luteolin、fisetin、kaempferol、baicalein、naringenin,主要作用靶点TNF、IL-6、IL-10、STAT3、IL-1β、MAPK14等.主要成分与靶点分子对接结果均为负数,均有很好的自由结合能力.清髓...  相似文献   

8.
应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揭示“萆薢-菟丝子”药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萆薢-菟丝子”药对主要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数据库以及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数据库获取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物靶点,由GeneCards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数据库中获得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相关靶点,与先前获得的药物靶点进行交集,获得共有靶点.利用DAVID 2021在线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应用STRING11.5在线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最后通过Discovery Studio2019对靶点蛋白与关键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评价.共筛选出13个“萆薢-菟丝子”主要活性成分,包括Diosgenin薯蓣皂素、Sesamin芝麻素、NSC63551柱头甾醇、Isorhamnetin异鼠李素、beta-sitosterol β-谷甾醇等;药物靶点312个,与疾病...  相似文献   

9.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槐花丸治疗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TCMSP和ETCM数据库找到槐花丸的主要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对成分靶点进行预测;使用OMIM、GeneCards、TTD Database和MalaCards数据库以"colitis"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结肠炎相关的疾病靶点;将疾病靶点与主要成分靶点进行交集得出药物作用成分;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出药物的主要作用成分-靶点相互关系网络图;使用STRING平台导出药物的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应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GG相关通路分析,并对KEGG信号通路进行可视化.得到槐花丸共有54个主要作用成分,其中26个成分活性较好,可能作用于STAT3、TP53、MAPK3、AKT1、TNF、VEGFA等关键靶点,参与91条信号通路.通过绘制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药物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等多条途径,对槐花丸治疗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探和研究,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为其后续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筛选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白鲜皮发挥抑菌作用的物质基础.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白鲜皮中的化学成分,然后利用Molinspiration Property Calculator查看白鲜皮化学成分的成药性质,通过对比类药五规则筛选白鲜皮的活性化学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白鲜皮中活性成分作用的靶点,然后再通过Uniprot蛋白数据库进一步筛选与抑菌相关的靶点,建立靶点数据集;使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根据度值筛选出关键靶点.共收集到白鲜皮化学成分110个,作用于20个靶标,涉及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sphos-phat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delta isoform(PIK3 CA),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ALOX5),Arachidonate 15-lipoxygenase(ALOX15)和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PTGS2)等.本研究结果预测了白鲜皮发挥抑菌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白鲜皮以多成分和多靶点的协同作用发挥抑菌作用,为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金荞麦治疗糖尿病肺病的主要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金荞麦主要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基于OMIM和Gene Cards数据库找出与糖尿病肺病相关的作用靶点,求金荞麦主要成分的作用靶点与糖尿病肺病的相关靶点交集,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对该网络进行拓扑分析找出关键靶点;把关键靶点导入DAVID 6.8.0数据库,找出金荞麦治疗糖尿病肺病关键靶点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KEGG通路.结果显示,通过TCMSP数据库的口服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条件筛选出15个金荞麦主要化合物,相应作用靶点85个;与糖尿病肺病发病机制有关的作用靶点18个,经PPI网络分析得到9个关键靶点;GO分析富集得到生物过程72个,分子功能14个,细胞组分8个,65条KEGG信号通路.表明金荞麦治疗糖尿病肺病发挥药效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没食子酸酯、(+)-儿茶素、β-谷甾醇、异鼠李素和原花青素B1等化合物,作用机制可能跟MAPK1、AKT1、EGFR、EGF、JUN等靶点,以及Erb B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胆碱代谢、MAPK信号通路、局灶性粘连及TNF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葛根芩连汤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关键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探讨其作用机制.通过TCMSP平台收集葛根芩连汤中四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标,借助Genecards数据库获得肺动脉高压疾病基因,使用Cytoscape软件将药物靶点和疾病基因映射,并对交集靶标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葛仲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复方葛仲补骨汤中葛根、杜仲和黄精三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并筛选出主要活性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和Pharmmapper数据库获取主要活性成分的靶点蛋白质,并通过OMIN、GeneCards、Drugbank和TTD 4个数据库获取骨质疏松症的靶点蛋白质.取成分对应靶点和疾病对应靶点的交集,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疾病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PPI),最后进行药物-疾病的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三味中药材去除重复基因后共获得靶点基因275个.在药物-成分-靶点的网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有效成分主要有槲皮素、β-谷甾醇和山柰酚等,VEGFA、ALB等靶点基因为关键靶点,主要参与的生物进程有介导类固醇激素反应、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等,主要调节的通路有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结论 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是复方葛仲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物质基础,其通过作用于IL-6、VEGFA、ALB、MMP-9等靶点基因调控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进而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地榆-茜草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对筛选出成分的靶点进行预测,靶点不全者以Swiss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预测.在DrugBank、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异常子宫出血的疾病相关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提取出关键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EG分析.地榆-茜草药对共检出符合条件的候选化合物26个,289个作用靶点,并获得2 898个疾病靶点.药物相关靶点疾病相关靶点作交集获得194个潜在治疗靶点,最终筛选出30个靶点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共得到290个相关条目.其中生物途径(BP)条目231个,细胞组分(CC)条目18个,分子功能(MF)条目41个(均P<0.05).KEE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86个信号通路.结果可见,地榆-茜草药对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潜在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茜草素B及地榆皂苷Ⅰ.潜在关键靶点为ATK1、CASP3、STAT3、HIF1A、MMP9等.潜在关键的生物学进程及通路包括:癌症通路、TNF信号通路等.  相似文献   

15.
将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相结合,旨在探析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邪热壅肺证的潜在药效物质,并预测其作用机制.首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麻杏石甘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分析.借助Uniprot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分别获取靶蛋白基因名和疾病相关靶点,将二者的共同靶点上传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核心网络,筛选出核心靶标.通过DAVID 6.8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软件将关键活性成分与潜在治疗COVID-19的作用靶点进行对接筛选.结果表明,麻杏石甘汤采用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通过炎症通路、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免疫调节等多条途径,从而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三七-白及药对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潜在的药理作用机制.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三七-白及药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并用Uniprot数据库校正靶点信息得到靶点基因,利用CTD数据库获得靶点基因相关的疾病类型,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到核心蛋白,运用DAVID数据库富集分析靶点基因参与的基因本体论(GO)生物学过程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共筛选得到17个活性成分,涉及193个作用靶点.结果表明:槲皮素、β-谷甾醇和豆甾醇的作用靶点数目最多;靶点基因与35类疾病相关,主要包括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到核心蛋白AKT1,MAPK1,c-Jun,P53,TNF等;靶点基因主要涉及药物反应,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91条GO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显著富集到癌症通路、乙型肝炎等66条通路,与前述疾病分析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7.
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地瓜藤的活性成分,并构建地瓜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涉及的生物功能和通路进行分析,探讨地瓜藤抗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整理文献报道,并结合BATMAN数据库及TCMSP数据库获取地瓜藤的活性化合物,再通过TTD数据库筛选地瓜藤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建立靶点数据集,OMIM数据库筛选糖尿病相关的靶标,PPI数据库构建地瓜藤和糖尿病的交互靶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交互网络图,并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富集分析涉及的靶点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筛选得到地瓜藤10个活性成分,网络分析表明地瓜藤活性成分涉及细胞肿瘤抗原p53、雌激素受体、Caspase-3、胰岛素受体、转录因子E2F1等靶点39个,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TNF信号通路、2型糖尿病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抗糖尿病的作用。研究结果体现了地瓜藤抗糖尿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地瓜藤抗糖尿病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目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醒神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分子作用机制,并通过细胞实验进 行相关生物学事件验证。通过TCMSP、化源网、Chemistry Database等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收集醒神 解郁汤中单味药的化学成分,结合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及Swiss数据库筛选出 活性成分并预测其靶点,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筛选活性成分与疾病交集核心靶点,构建 蛋白互作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分析。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基 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通路及核心靶点,建立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模型,并检测细 胞存活率。筛选出醒神解郁汤共有成分有 128 个,共有靶点 460 个,交集核心靶点 57 个。其中 AKT1与32个靶点发生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醒神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关键作 用信号通路。MTT实验结果显示醒神解郁汤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缺氧 条件下的存活率。醒神解郁汤能通过核心靶点治疗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乳增宁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并对核心靶蛋白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检索乳增宁胶囊所有药物的化学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数据库检索乳腺增生的相关靶基因;后采用Perl语言软件筛选药物与疾病共同的靶点及药物的有效成分,并将药物与疾病共同靶蛋白...  相似文献   

20.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来探讨卷柏活血通经作用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查阅文献及在TCMSP数据库中获取卷柏可能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筛选,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预测活血通经疾病(痛经、经闭、抗血栓、抗凝血)相关基因,构建卷柏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相互关系网络,对靶点进行GO及KEGG分析,结果显示,卷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