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和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甲酯为单体,通过“准一步法”合成三代超支化聚胺-酯(HBP-OH),再与羟烷基硅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烯酸-β-羟乙酯(HEA)反应,合成了三代水溶性超支化光敏有机硅聚氨脂丙烯酸酯低聚物(WHBPSUA)。研究了反应温度、DMPA用量等因素对合成反应和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通过IR、1H-NMR和GPC对超支化聚胺-酯及低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代超支化聚胺-酯(HBP-OH)最佳反应温度分别为120、130和135 ℃;DMPA和羟烷基硅油物质的量的比为1∶1时,所合成产物WHBPSUA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成像性。  相似文献   

2.
分散共聚体系中高分子纳米颗粒的合成与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自由基聚合及端基反应法合成了苯乙烯基封端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大分子单体 .核磁共振分析表明 ,基本上每一个大分子单体末端有一个双键 .将大分子单体与苯乙烯进行分散共聚反应 ,一步法制备得到了表面具有接枝链的高分子纳米级颗粒 .研究结果表明 :大分子单体浓度、苯乙烯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大分子单体末端官能团种类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形成微球的直径有明显的影响 ,高分子微球的直径和形态可通过改变上述反应条件加以控制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了高分子微球直径与各种反应因素间的定量关系式 ,对不同体系的成核机理进行了比较 ,得到的结果对其它相似共聚反应体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3.
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胺)及其室温固化涂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备漆膜性能良好的无溶剂室温固化涂料,利用超支化聚合物独特的结构及性能,通过丙烯酸甲酯与二异丙醇胺的M ichae l加成反应,合成了AB2型单体N,N-二-β-羟丙基-3-胺基丙酸甲酯(简称M B)。在核单体三羟甲基丙烷(TM P)与M B摩尔比为1¨9和1¨21的条件下,采用“准一步法”合成了两种不同摩尔质量的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通过其直接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 I)反应,得到凝胶质量分数超过0.90的室温固化涂层。涂层的抗冲击强度达到50 cm.kg。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新型离子液体载体1-(6-氯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简便、高产率的合成方法。先以氯取代醇和氮杂环化合物(N-甲基咪唑、吡啶)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羟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中间体,然后选择其中在室温下呈液态且对于空气和水稳定的1-(6-羟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与氯化亚砜发生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新型离子液体载体1-(6-氯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合成的4种中间体及目标产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1H 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对溴苯酚为原料,引进醋酸保护基,经四步反应合成一种新型取代苯乙炔单体(3,5-二(羟甲基)-4-羟基-1-(三甲基硅乙炔基)苯),最后经核磁氢谱表征确定了各步产物化学结构。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合成方法,其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产率高。  相似文献   

6.
超支化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共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和2,2一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反应单体,采用一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合物.然后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低粘度液体型超支化环氧树脂,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共混,固化成型后得超支化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共混材料.测试了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探讨了超支化环氧树脂加入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随超支化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有最大值;当超支化环氧树脂用量为15wt%左右时,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提高108%、83%、42%.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分别合成了包含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和亚十一基4种不同长度柔性间隔基的偶氮苯单体.利用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偏光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这些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间隔基长度的递增,偶氮苯单体的性质呈现明显的奇偶效应.具有亚辛基和亚癸基的单体没有液晶性,而具有亚壬基和亚十一基的单体呈现液晶性.此外,间隔基较长的单体与间隔基较短的单体相比,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更宽的液晶相范围.  相似文献   

8.
由三羟甲基丙烷合成了螺环原碳酸酯单体3、9-二羟甲基-3',9'-二乙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单体(体积膨胀率+3.04%)以及它的预聚物,并用其来改性环氧树脂B-63.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对螺环单体及预聚体进行了表征,依据DSC测试结果确定了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为115.9 ℃;利用万能材料实验机测试了固化改性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实验表明:预聚体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粘接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单巯基型单体2-巯基苯并噻唑与甲基丙烯酰氯反应,一步法合成了高折射率甲基烯丙基型含巯酯基单体,合成的单体2-甲基烯丙基苯并噻唑巯酯的折射率为1.661。研究了缚酸剂的种类、甲基丙烯酰氯与2-巯基苯并噻唑的摩尔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通过紫外光固化方法制备了聚(2-甲基烯丙基苯并噻唑巯酯)涂层,并进一步研究了涂层的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聚(2-甲基烯丙基苯并噻唑巯酯)涂层2μm处的折射率为1.642,具有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附着力,且在可见光区具有高的透过率。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多羟基含氟聚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由三羟甲基丙烷与顺丁烯二酸酐合成的含羧基半酯二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进行自由基共聚,经无皂乳化制备了多羟基含氟聚丙烯酸酯(HO-FPA)乳液.HO-FPA再与由2,4-二异氰酸甲苯酯、聚癸二酸一缩乙二醇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在水中分散得到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FPUA)乳液.采用FTIR测试技术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HO-FPA羟值含量对双组分涂膜性能的影响,含氟单体用量对制备FPUA乳液时产生凝胶率的影响以及含氟量对涂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HO-FPA的羟值含量达到6.5%时,FPUA中含氟量在5.1%时双组分涂膜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3,4,5,6-四氢-2-嘧啶硫醇、1,2-二溴乙烷和无水碳酸钠等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2,3,6,7-四氢-5氢-噻唑[3,2-a]嘧啶(ITU).以ITU为有机催化剂催化L-丙交酯(LLA)开环聚合反应,得到产物聚L-丙交酯(PLLA).反应的最佳条件:CH2Cl2作溶剂,cLLA=2.0 mol/L,n(LLA)/n(ITU)=20,n(LLA)/n(BnOH)=200,30℃下反应62 h,LLA单体转化率可达97.4%,数均分子质量为1.23×104 g/mol,分子质量分布为1.10.利用NMR和FTIR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确定合成产物为PLLA,热分析结果得出PLLA的熔融温度为173℃,XRD图谱显示PLLA为α晶型的聚合物.通过NMR和FTIR对聚合物端基进行分析,推测聚合反应为"单体-活化"机理.  相似文献   

12.
系列聚氨酯偶氮发色团的合成、表征及合成路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4种含氧偶氮发色团化合物,2-[4'-N,N-二(2-羟乙基)氨基-苯偶氮基]-6-硝基苯并噻唑(BT),4-N,N-二(2-羟乙基)氨基-4'-硝基偶氮苯(DR-19),分散红(DO-3)及双偶氮染料(3R);探讨了最佳的合成路线.用DSC,FT-IR对所合成的发色团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1,4-二(4-羧基苯氧基)苯进行研究,对氟苯甲腈和对苯二酚反应制备了1,4-二(4-腈基苯氧基)苯,并采用1,4-二(4-腈基苯氧基)苯水解法制备了新型二酸单体1,4-二(4-羧基苯氧基)苯.通过考察反应温度、摩尔比对1,4-二(4-腈基苯氧基)苯以及1,4-二(4-羧基苯氧基)苯产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熔点测定、红外以及核磁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二腈为1,4-二(4-腈基苯氧基)苯,合成的二酸为1,4-二(4-羧基苯氧基)苯.  相似文献   

14.
以莰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过醚化和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光固化涂料用活性稀释剂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氧乙基酯(IBOEMA),采用GC-MS、I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在莰烯与乙二醇的醚化过程中,以A-15作醚化催化剂,探讨了A-15用量、乙二醇与莰烯的物质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异冰片基羟乙基醚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异冰片基羟乙基醚的适宜合成条件:催化剂A-15的用量为6.0%,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9h,乙二醇与莰烯的物质量之比为3.5∶1.0.在此条件下,莰烯转化率、反应选择性及产物得率分别达79%、93%和74%以上.在异冰片基羟乙基醚酯交换合成IBOEMA过程中,以环己烷为溶剂,反应在回流状态下进行,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异冰片基羟乙基醚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时间、阻聚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对IBOEMA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异冰片基羟乙基醚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酯交换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以环己烷为溶剂进行回流反应,环己烷与异冰片基羟乙基醚物质的量之比为37∶1,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异冰片基羟乙基醚的物质量之比为1.25∶1.00,催化剂KOH的用量为3%,反应时间8h,吩噻嗪用量为1%.在此条件下,异冰片基羟乙基醚的转化率、反应选择性及产物得率分别达91%、93%和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水为溶剂,次亚磷酸钠-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合成了集膦酸基、羧酸基和磺酸基于一体的水溶性共聚物.讨论了单体配比、NaH2PO2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较好的阻碳酸钙垢、磷酸钙垢和稳定锌盐沉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质子导电离子交换膜由于其高导电率和优异的化学性质而广泛应用于H2/O2燃料电池,但是全氟化膜的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的市场应用,为此,研究者尝试生产廉价的代替品,磺化聚酰亚胺就是被人们看好的代替品之一.用3,3′-二磺酸钠基-4,4′-二氟二苯酮和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芳香族二胺,再将新型芳香族二胺和二酐以间甲酚为溶剂一步法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磺化度的聚酰亚胺,从而避免了由聚合物磺化改性引起的聚合物链的交联与降解.用红外吸收光谱和H NMR核磁共振光谱对新型芳香族二胺单体进行了表征,并用红外吸收光谱表征了聚合物.研究了共聚物的组成结构,溶解性,及磺化度对共聚物的影响.结果表明DMF,DMAc,NMP等均是该磺化聚酰亚胺的良溶剂,聚合物粘度随着磺酸基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以2,2-双二茂铁基丙烷为原料,经两步酰化合成6-丙酰基-6'-丁酰基(2,2-双二茂铁基丙烷),酰化产物分别以LiAlH4和Zn-Hg作为还原剂进行还原,得到相应的6,6'-不同α-羟烷基和6,6'-不同烷基取代的衍生物,利用元素分析、IR及1H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聚磷嗪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六氯环三磷嗪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还原等反应合成了2.2-二苯胺基-4.4.6.6-四对羟甲基酚氧基三聚磷嗪,探索了各步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方法,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该化合物加入到低压聚乙烯中对其进行阻燃改性,进一步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先季铵化再酯化的合成路线,合成了酯基季铵盐N-甲基-N-乙基-N,N-二(2-硬脂酰氧)乙基溴化铵.考察了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中间体N-甲基-N-乙基-N,N-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影响,所得中间体与硬脂酰氯酯化得到酯基季铵盐产品,产物活性物质含量质量分数达98%以上,采用IR、MS和1H-NMR对合成酯基季铵盐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合成的酯基季铵盐的柔软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D1821)相近.  相似文献   

20.
为制备新型聚氨酯脲微胶囊合成了单体2,2-二羟甲基辛酸。在碱性催化剂下,甲醛和辛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得到2,2-二羟甲基辛醛,再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2,2-二羟甲基辛醛氧化成2,2-二羟甲基辛酸。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对羟醛缩合反应的影响,探讨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用13C和1H核磁共振谱表征了2,2-二羟甲基辛酸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