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河流相地层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形成机制及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流相单砂层级别的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形成机制及河流相自旋回对异旋回的改造和影响,总结了单砂层级别高精度地层构型界的识别标志,及在异旋回控制下进行自旋回对比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对比方法。结果表明:一个单层主要由河道侵蚀前期沉积物掠夺可容空间并逐渐充填、洪水期形成洪泛泥岩后形成;共有5种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和对比模式,而且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受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供应速率比值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层序对比主要依靠各井岩性旋回来识别基准面旋回.对于复杂多变的陆相地层,在油藏范围内进行短期层序对比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类自旋回沉积、地层侵蚀和缺失、沉积微相空间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大了对比难度.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对比时要区分地层记录中的异旋回和自旋回沉积;充分利用各种关键界面及标志层信息进行约束;开展沉积微相研究,总结沉积微相与基准面旋回变化的关系;对密井网的砂泥岩薄互层区采用井信息进行粗化去除部分干扰信息;并借鉴其他资料,提高层序对比精度.  相似文献   

3.
以柳北油田Ⅳ2砂组为例,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以分级控制、模式指导、相控约束为对比方法,重建研究区扇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指出其对油田开发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中期旋回是受强烈构造活动产生的异旋回,其基准面的变化使得不同期次的沉积地层中微量元素、放射性等存在明显差异,造成Ⅳ2砂组顶界面上下自然伽马存在具有等时意义的拐点;短期旋回是自旋回或受自旋回干扰的异旋回,其基准面的变化造成不同期次间存在明显前积现象,前积角度为2°~5°,且层序地层自下而上倾角逐渐减小;超短期旋回是自旋回,其基准面的变化造成砂体叠置方式呈独立型、叠加型和切叠型,受水动力条件的控制,扇三角洲砂体往往以叠加型和切叠型2种叠置模式为主;短期旋回(小层)规模的注采关系不完善,导致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大煤沟侏罗系剖面高分辨率含煤层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柴达木盆地大煤沟侏罗系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并探讨了聚煤作用与高分辨率层序的关系 .在相类型、相组合和相序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将柴达木盆地大煤沟侏罗系剖面划分为 7个中期旋回 (准层序组 )和 1 0~ 1 2个短期旋回(准层序 ) .以基准面升降为驱动机制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可提高地层划分精度 .它是陆相层序地层、储层对比与预测的有效手段 .煤层多聚集于上升半旋回与下降半旋回的转折期附近  相似文献   

5.
川西坳陷中-南段须家河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以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的沉积相、基准面旋回与层序界面特征的综合分析为依据,将川西坳陷中-南段须家河组划分为2个超长期、4个长期和13个中期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旋回等时对比法则,运用二分时间单元分界线(层序界面和洪泛面)为优选时间-地层对比位置,以长期旋回层序为年代地层框架和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对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进行了等时地层对比和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对地层格架中的沉积充填作用和生、储、盖组合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依据地震、测井及岩心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三肇凹陷白垩系姚一段葡萄花油层浅水三角洲相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结果表明:姚一段葡萄花油层对应于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相当于1个完整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可进一步划分为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葡萄花油层的地层发育模式为自下而上逐层尖灭导致地层自北向南减薄;平行物源方向的等时对比应遵循"界面(冲刷面)-岩石-界面(沉积间断面)"的对比原则,而垂直物源方向的等时对比应遵循"岩石-界面"的地层对比原则.  相似文献   

7.
通过精细划分对比地层、深入分析层序结构、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综合分析了保山盆地的露头剖面、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在羊邑组二~三段内识别出了3类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根据划分出的各层序界面将羊邑组二~三段细分为9个中期、31个短期、66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及叠加样式等特征,重点讨论了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2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类型。进一步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地层格架构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苏里格气田召30区块河流相储层标志层缺乏、砂体叠置、掘蚀严重、难以精细等时对比的难点,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变化原理出发,在剖析关键取芯井的基础上,通过测井数据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分析和多曲线融合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单砂体级别的层序识别与对比。结果表明:测井数据最大熵谱分析及小波变换分析的综合运用能够实现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结构类型和叠加样式的识别与对比,据此,将研究区山_1段(S_1)—盒_1段(H_1)地层划分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其中,气层段(S_1-H_(8S)段)可识别出3个中期旋回和1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旋回识别与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多曲线融合技术提取标志层,实现了单砂体级别的地层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河流相储层砂体空间变换复杂、短期旋回对比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等时对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常规组合测井、地层倾角测井及成像测井资料的测井相序列特征以及利用神经网络岩相处理结果,对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相类型及有利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和古水流方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该区潮坪沉积划分为潮下带砂坪、潮间带砂泥坪和潮道、潮上带泥坪4个微相,与其他取心井段(或未取心井段)岩屑录井的对比符合率较高;该区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下砂岩段)主要物源来自西北方向,次要物源来自东北方向.利用常规测井解释的岩性剖面、岩心刻度测井处理解释的沉积学倾角结果(沉积构造和古水流)和神经网络岩相处理解释成果,建立了塔中地区志留系关键井的测井沉积亚、微相解释模型.该模型为工区关键井垂向旋回叠置关系和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提供了连续的、较准确的岩相剖面,对于海陆过渡相的层序划分对比和在塔里木盆地寻找隐蔽油气藏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新疆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砂体展布及勘探前景,结合野外露头、钻井资料、地震响应特征,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划分方法,划分上乌尔禾组层序。通过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明确砂体垂向叠置及平面展布特征,刻画上乌尔禾组有利砂体目标。井震结合、单井-连井分析、系统搭建地层格架大剖面,识别层序地层等时界面,划分出一个长期旋回和3个中期旋回,明确了上乌尔禾组三分模式。受三大古凸控制、物源及沉积特征影响,乌一段以填平补齐方式发育在凹槽区,规模砂体叠置连片发育。结合高密度三维资料,识别有利目标,近一步扩大阜康凹陷勘探规模。  相似文献   

11.
关于准同步CDMA系统的广义正交扩频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一种根据等距码构造具有零相关区或低相关区扩频序列的方法,这些扩频序列能应用于近似同步CDMA系统以删除系统的多址干扰.此外,这些序列相关函数的下界改善,对于那些不能达到下界的具有零相关区的序列,给出了一种新的下界.  相似文献   

12.
关于准同步CDMA系统的广义正交扩频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种根据等距码构造具有零相关区或低相关区扩频序列的方法,这些扩频序列能应用于近似同步CDMA系统以删除系统的多址干扰。此外,这些序列相关函数的下界改善。对于那些不能达到下界的具有零相关区的序列.给出了一种新的下界。  相似文献   

13.
龙门山地区泥盆纪海平面升降由三个准二级旋回叠加组成:第一个含S1~S3层序所对应的三个海平面升降旋回;第二个、第三个分别含S4~S10六个和S11~S18八个层序映射的三级海平面组合而成。海平面升降频幅样式可识别低频低幅、高频低幅、低频高幅、高频高幅四种类型,整个泥盆纪表现为早晚期低频低幅型,中期则以另外三种混合叠加为主。最高、最低海平面对比显示全球各大陆具不等时性,全球海平面升降规程则具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同一时期沉积的小层砂体,即单砂体,是油气开发的基本单元,也是储集层沉积旋回研究的主体.小层的划分和对比多以地层中出现的砂体为参照,而砂体在空间的分布通常是变化的,这就增加了小层划分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应用滑移窗频谱分析技术,通过鄯善油田多口井的对比分析,在三间房组S3砂层组识别出了6个旋回界面,5个高频旋回.旋回界面的出现与旋回波长的频谱峰特征突变界面相对应,而旋回波长受沉积物沉积速率的控制,与地层中岩性的变化以及砂体的发育没有直接关系,这解决了以岩性为标志划分油层的诸多问题.旋回的厚度在几米至十几米之间,与小层的沉积旋回级别十分接近,而且由沉积速率突变识别出的旋回界面在区域内具有等时性,划分出的高频旋回也可进行横向上的对比,可作为油田小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地质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斯白噪声条件下大样本点单一正弦波信号的频率估计方法.首先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确定频率粗估计,然后以该值为参考频率构造本地信号,将原信号下变频至基带,对基带信号分段求和,能得到一个新的正弦波信号,该信号的频率为真实频率与参考频率之差,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新信号的载频,修正粗估计值就能得到原信号频率的最优估计.推导了算法的渐近方差与克拉美-罗限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能适用于整个频段范围,频率估计的精度接近正弦波频率估计的克拉美-罗限.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已有的电抗测量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电抗-相位转换、通过测量相位差来获取高频工作条件下的电抗值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多周错位采样法实现对高频信号的低速采样,并通过相关运算计算相位差进而求解电抗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各种实验参数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商用锁相放大器或虚拟锁相放大器体积较大、 价格昂贵, 无法集成在便携式设备中的问题, 利用信号相干检测原理,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ARM7的便携式正交锁相放大器, 包括两路参考信号相互正交的相敏检波器。为验证各电路功能, 详细测量了各模块的输出信号波形。利用信号发生器模拟产生待测信号, 对两路相敏检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做了标定, 并重点对所研制锁相放大器的性能做了测试和表征, 包括量程、 均值误差、 选频特性和检测下限等。实验结果显示, 系统测量下限小于等于5 mV, 检测范围为5~3 000 mV, 均值误差绝对值小于等于10 mV, 满度测量误差小于等于1%, 待测信号允许带宽0~50 kHz, 3 dB频带宽度小于1 Hz, 达到了便携式仪器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ime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 width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frequency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 of detecting pulses, several methods are introduced to control random or periodic noise whose width is narrower than 1 ms or wider than 3 ms in Frequency Selection Detecting Radar System. The software flow chart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are also given.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863 High Technology Project of China (863-81802) Biography: Shi Xin-zhi(1977-), female, Master candidate, research interest: signal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9.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cholocation sound and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18 species of bats, which are subordinated to 3 families including rhinolophidae, hipposideridae and vespertilionidae is studied. Pearson's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noseleaf width (NW) and forearm length (FAL), NW and dominant frequency (DF), FAL and DF. The results show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W and FAL 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W and DF in Rhinolophidae. In each family,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L and DF. Some species have a higher or lower frequency than predicted one according to their body siz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FAL and DF among the three families. For the bats with the same body size, the order in frequency is: hipposiderid bats> rhinolophid bats> vespertilionid bats. The mechanism of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FAL and DF of bats, the reason why these deviations occur in correlativity of the three familie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以密码子适应性指数(CAI)作为描述基因表达水平特征的参数,运用信息论的方法研究了大肠杆菌不同表达水平的双基因间的关联强度;统计分析了各种3基因模式、4基因模式和6基因模式出现的相对使用频率.结果发现:同等表达水平的基因组成的模式不仅关联性很强,而且其相对使用频率也很高,而相反表达水平的基因组成的模式虽然基因问关联性也较强,但其对应的相对使用频率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