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Diabetic Keratopathy,DK),是由Schultz^[1]在20年前提出并命名的。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可分为两种:原发性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和继发性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原发性是指糖尿病本身引起的角膜病变,继发性是指糖尿病患行眼部手术后引起的角膜并发症。重新认识糖尿病性角膜病变有重要意义。糖尿病对角膜的每一层结构均有重要影响。目前临床上,已发现糖尿病患会出现许多角膜功能不良,如反复发作的角膜溃疡,持续性上皮缺损,角膜水肿,角膜敏感度下降,内皮荧光渗透增加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我院临床应用195例311眼配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情况。矫正近视271眼中,198眼(73.06%)视力达1.0以上,明显高于普通框架眼镜。此外还应用于矫正单眼无晶体眼、屈光参差及美容等,经二年多临床观察,虽然出现过5例角膜点状浸润,经治疗都恢复正常,并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治疗由眼表疾病所致的角膜缘干细胞缺陷,观察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12例31眼眼表疾病引起的角膜浅层血管翳性混浊和结膜源性组织侵入,术后随访1-15个月。结果 12例中,10例(1眼)上皮愈合稳定,角膜恢复透明或半透明,无结膜源性组织及浅层血管侵入;8例(9眼)视力明显提高(2行以上)。结论 自体角膜上皮移植可为病变的角缘膜提供新的干细胞来源,是治疗眼表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未治疗组(6只)、正常治疗组(6只)、糖尿病未治疗组(8只)、糖尿病治疗组(8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5mg/kg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4周后,将大鼠全麻后制作右眼角膜上皮损伤模型,损伤后0h,12h,18h,24h分别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显示损伤的区域,眼前节分析系统照相并分析损伤区域的面积。结果:角膜上皮损伤修复速度糖尿病组比正常组慢,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角膜上皮损伤修复速度比未治疗组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使大鼠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延迟,但因角膜上皮修复较快,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损伤修复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保存人羊膜用于角膜缘缺陷兔眼表面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羊膜移植术在角膜缘缺陷兔眼表面的作用,建立兔全角膜缘缺陷的动物模型,移植眼早期应用保存的人羊膜移植于受损区域,对照眼常规保守治疗,观察其角膜新生管及上皮层愈合情况。愈合后1个月,取角膜,做普通病理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眼角膜上皮层愈合较慢,新生血管粗大丰富,愈合后上皮层不稳定,含有杯状细胞。羊膜移植的眼表面上皮层愈合快,新生血管细小,愈合后的上皮层光滑,稳定, 杯状细胞主要分布于周边角膜。表明羊膜移植能促进上皮细胞移行、增殖、获管稳定的眼表层。羊膜移植后,上皮仍为结膜型上皮。  相似文献   

6.
用纯甘油脱水保存15~120天的人、猴角膜片进行了3例人给猴,5例猴给猴表面角膜镜片术,结果2例人给猴,4例猴给猴的表面角膜镜片术后获得透明愈合;2例因层间上皮植入而失败,观察时间3~24个月。于术后3、6和24个月对实验动物角膜作了光镜观察、证实表面角膜镜片的上皮及基质内的角膜细胞被受主所替代,其结构与正常角膜相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减少复发率。方法: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均在局麻及手术显微镜下完成。按常规方法行翼状胬肉切除后将患者术眼角膜上缘干细胞移植至病变之角巩缘,即翼状胬肉附着处,为病变区角膜、结膜及巩膜组织提供正常的上皮干细胞,使角膜恢复透明性。结果:我们对50例(61只眼)初发性及复发性翼状胬肉,均为住院病人,采用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通过术后10日内连续观察,一月内每周随诊一次,之后定期复查,发现该手术不但能为病变区角膜提供健康的上皮干细胞来源,而且还可为病变区的结膜和巩膜组织提供正常的上皮干细胞,从而有效地阻止异常结膜源性组织增生,防止翼状胬肉复发,达到治疗的目的。术后随诊6个月,48例(59只眼)患者术后干细胞移植片愈合稳定,翼状胬肉无复发,治愈率达96.72%。仅2例(2只眼)术后复发,复发率为3.28%,大大低于传统的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的复发率(30%~50%)。  相似文献   

8.
屈光不正和无晶体眼患者视功能的康复历来是临床工作者们注目的问题。光学眼镜、软性和硬性接触镜以及人工晶体植入为相当一部分患者解除了视力的困扰。但是,还有一部分患者却不能从中受益,例如婴幼儿术后无晶体眼,特殊的成人单侧无晶体眼和高度屈光参差等,屈光性角膜成形术则为部分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屈光性角膜成形术是一类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状态来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此类手术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板层角膜成形术,角膜切开术,角膜切除术,穿透性角膜成形术,热角膜成形术和环形角膜缝线术。不少屈光不正可以通过屈光性角膜成形术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素高捷疗眼膏是一种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强氧的利用的新型眼膏。它不但能促进角膜上皮的再生,且可促进角膜内皮的修复。近一年来,笔者曾用该制剂治疗各种角膜病变,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机选择28份病例,其中病毒性角膜炎10例,角膜溃疡7例,角膜穿通伤9例,角膜...  相似文献   

10.
用纯甘油脱水保存15-120天的人,猴角膜片进行了3例人级猴,5例猴给猴表面角膜镜片术,结果2例人给猴,4例猴给猴的表面角膜镜片术后获得秀明愈合;2例因层间上皮植入而失败,观察时间3-24个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1例(34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分别于术前、术后首日、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检测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曲率,观察Toric人工晶体轴向位置和转动度数.结果术前患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1~0.5,术后3个月时31例患眼裸眼视力0.5;26例患眼裸眼视力≥0.8;32例患眼最佳矫正视力≥0.8.术前角膜散光度值、预期残余散光度值、术后3个月时残余散光均值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251,P0.05).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均值明显低于术前角膜散光值,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7.264,P0.01);术后残余散光值与预期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7,P0.05).术后首日9眼偏离了预定轴位,平均偏差为4.02°±0.65°,其中4眼偏差大于10°.术后3个月时与术后首日相比,人工晶体旋转均值为2.48°±1.96°,其中仅1眼旋转幅度10°,余下的33眼旋转幅度均5°.结论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可有效提升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矫正术前角膜散光,且稳定性较佳.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方法处理的角膜脱细胞基质组织学生物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的角膜脱细胞基质方法,旨在选择最适合的脱细胞基质方法,制备成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和角膜替代物的脱细胞基质.方法:分别用胰酶-曲拉通法、SDS-戊二醛法、胰酶-冷冻法等方法对角膜进行脱细胞处理,并对脱细胞彻底的基质进行力学特性、透光率的分析.结果:用胰酶-冷冻法获得的兔角膜全层和分层基质脱细胞最彻底,基质的结构未见明显破坏,脱细胞基质在生物力学特性上与正常角膜接近,透光率低于新鲜角膜.结论:用胰酶-冷冻法获得的脱细胞基质与自然角膜接近,可作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和角膜替代物.  相似文献   

14.
小白鼠眼的形态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白发产胚胎第8d形成视泡开始到发育为成体的眼为止,详细观察和描述了其眼的形态发育变化,实验以视网膜、晶体和角膜的发育为主。结果表明:视网膜的发育从胚胎第8d视泡出现开始,在胚胎第9.5d分化为2层,第11.5d分化为4层,刚出生时分化为6层,成年已分化完全,具完整的10层结构;晶体的形态发生经历了晶体板(第9.5d)、晶体凹(第10d)、晶体囊(第10.5d)、初级晶体纤维(第11.5d)及次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临床选取确诊为角膜疾患但眼压正常的犬、猫共28 例,运用雾化熏蒸给药法,结合中医疗法的优势,根据病 症分型,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犬、猫角膜疾病总有效率达85% ,此结合疗法可为眼压正常的犬、猫角膜疾病的治疗 提供一个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眼压和眼压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71例行LASIK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近视眼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性别、眼别、年龄、裸眼视力、术前眼压、近视度、散光度、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和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对LASIK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LASIK术后眼压与性别、术前眼压、角膜切削厚度、裸眼视力和近视度呈显著性相关,而多因素分析仅发现前4项与其显著相关,其中术前眼压是最重要的相关因子。而单因素分析发现LASIK手术前后眼压差与性别、角膜切削厚度、术前视力、近视度和中央角膜厚度呈显著性相关,多因素分析则仅前2项和中央角膜厚度与其显著相关,其中角膜切削厚度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结论:术前眼压,而不是中央角膜厚度是预测LASIK术后眼压最重要的因素。而性别和角膜切削厚度是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晶体半脱位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因外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36例(36只眼).患者首先做常规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同时切除溢出到前房的玻璃体,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36例(36只眼)患者均顺利摘除浑浊的晶状体,成功地保留了后囊膜,并在囊袋内植入了人工晶体,28例患者人工晶体位置较正,8例略向下移位.术后视力0.1~0.5者24例;0.5~1.0者11例;1例失明(均随访半年).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Cornea is the most important optical surface in the eye dioptric system. Three kinds of methods in measuring corneal astigmatism were used.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eyes suffered ametropia were selected on a random basis. Computer_assisted corneal topographic system was compared with keratometer and cycloplegic retinoscopy in measuring corneal curvatur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axes of astigmatism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t is thought that ΔSim \%K\% could show the corneal regular astigmatism. As for diopters of astitigmatism,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groups of corneal topography and keratometer,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 of cycloplegic retinoscopy and the other two group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keratometer could function similarly as the corneal topography. However, it measured only four points from a small region of the cornea and was limited in measuring slight changes in corneal curvature. Some discussion was also made about the graphic patterns and ΔSim \%K\% in corneal topography.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体外重建出可用于角膜移植的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TE-HCE),本文从业已建立的非转染人角膜内皮(HCE)细胞系中筛选出单克隆细胞株(mcHCE),并以其为种子细胞对TE-HCE的体外重建进行了研究。经有限稀释法从非转染HCE细胞系筛选出了mcHCE细胞株,形态结构、染色体分析以及细胞连接蛋白和膜运输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mcHCE2401单克隆细胞株细胞具有正常而稳定的形态、结构和二倍染色体核型,并能表达细胞连接蛋白和膜运输蛋白,具有TE-HCE种子细胞的理想特征。以mcHCE2401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去上皮层修饰羊膜(mdAM)为载体支架体外重建出了TE-HCE,形态结构鉴定结果显示,多角形mcHCE2401种子细胞在mdAM 上形成了连续、完整的细胞单层,在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mdAM之间均形成了广泛的细胞连接,单层细胞密度高达3602.22±45.22个/mm2(相当于0~3岁孩童HCE的细胞密度),所重建单层角膜内皮的形态结构与在体HCE高度近似。可见,本文成功建立了形态结构、核型以及功能蛋白表达正常的单克隆细胞株,并利用mcHCE2401细胞和mdAM在体外成功重建出了形态结构与与在体HCE高度近似的最“年轻”的TE-HCE,有望作为捐献角膜内皮的等效替代物用于角膜内皮异常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住的小粗隆平面粗隆下骨折35例(36个肢体)用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5~32个月),除1例骨折不愈合外其余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周(7~21周)。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针是治疗高位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