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江工农军是在1924年国共合作革命方针的指引和工农运动的推动下,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国民党右派发动“4·15”反革命政变后,北江工农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北上武汉,并随国民革命军南下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通过黄道的同学、学生、同事等人的回忆和介绍,记述了黄道同志的革命活动。领导成立的"改造社"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成立的革命团体,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192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北京学生联合会主要负责人之一,1926年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于3月18日领导北京学生举行示威请愿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黄道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他领导和发动了1927年农历弋阳、横峰年关暴动,创建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1931年转入闽北,领导闽赣革命游击战争;1938年黄道调来南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  相似文献   

3.
八一南昌起义遗址是1927年在南昌发动的八一南昌起义遗留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南昌起义90周年前期通过实地走访和考察,在对八一南昌起义遗址利用和开发的现状做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遗址保护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通过比较借鉴其它革命遗址保护开发的经验,提出了几条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维护八一南昌起义遗址原貌,充分发挥其中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打造好南昌的名片——军旗升起的地方,助力南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南昌起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统一战线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八一南昌起义虽然距今已有84年了,但八一南昌起义的精神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5.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八一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又是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是两者的统一,其内涵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勇敢顽强,百折不挠.八一精神对于新的历史时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实现强军总目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八一精神源于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它上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启于中国共产党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发挥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传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安源工人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源工人运动是在毛泽东为首的湖南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兴起的。安源路矿工人在革命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精神品质,不仅促成了我党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尝试,而且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完备典型。安源工人运动是对中国产业工人的一次大检阅,它表明以安源路矿工人为代表的中国产业工人,不仅是中国历史前进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8.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南昌起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苹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统一战线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八一南昌起义虽然距今已有83年了,但八一南昌起义的精神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9.
人民军队从八一南昌起义一路走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成为声震海内外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正史之师,而记载它成长过程的文学。已成为享誉文坛的“红色经典”:它们形成了中国新文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独特的“美学规范”,体现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这样的“美学规范”彤成了中国当代战争文学的叙事特点:一是,忠贞坚定、献身革命的主题;二是,大智大勇、积极乐观的人物;悲壮豪迈、崇高伟大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论安源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源 ,近代中国最大的矿区之一 ,亦是中国现代革命的一大熔炉 ,在这里 ,不仅为中国革命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而且也铸造和孕育了中国革命一种新的历史精神 ,即安源精神。毫无疑问 ,安源精神是萍乡人民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尤其是在今天走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的时候 ,安源精神更应成为萍乡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哺育和激励。一、安源精神的基本内涵安源精神 ,是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的产物。在 2 0世纪 2 0 -3 0年代兴起的这场运动中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 ,选派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 ,进行了一系列影响全国的革命活…  相似文献   

11.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精神,有其深厚的历史基础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形成的,其形成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八一精神的总结要有自己的特点和权威的理论依据。八一精神的内容很丰富有其深刻的内涵: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勇于创新的高贵品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敌的统一战线思想。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道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激励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的爆发,是辛亥革命发展到最高峰的标志。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变。辛亥革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列宁所指出:在辛亥革命中,“数万万人民正在觉醒起来,追求生活,追求光明和自由”,“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文学厉史上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它使中国文学的各个领域诸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都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步入了历史的新阶段。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以早期共产主义知识份子为领导,以革命小资产阶级为巩固的同盟军,并结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了一条统一战线,共同向封建文学展开了猛烈的进攻、终于取得了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第三册讲述的是从“五·四”运动到党的“十三大”召开的历史。这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这一册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确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洪秀全(1814——1864年)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伟大领袖,是近代中国讨孔运动的先驱。他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的伟大革命运动,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讨孔运动。他把讨孔斗争同思想政治路线的斗争结合起来,同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使得这次革命运动对封建制度的基础与  相似文献   

16.
王云清 《科技信息》2013,(22):157-157
周恩来在南方局的革命历程,是其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篇章。他领导南方局坚守重庆红岩,为中国革命历史,也为重庆的历史发展熔铸了不朽的丰碑。群众工作是南方局的一项基本的工作,是在党中央领导下不断扩大国统区的革命阵地,率领国统区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日益显示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1):F0002-F0002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秋收起义的主要发生地。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组织、领导了历时十年之久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和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留下了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题材,探索真实的历史片段,对于继承安源工人优良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领导左右江革命斗争的历史贡献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领导的左右江革命斗争是他光辉革命历程中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广西和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文学领导的彝族农民起义是十九世纪中叶云南革命史上的一次典型农民革命运动,同时也是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影响下哀牢、无量山区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反清起义斗争。本文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的查对研究,以李文学起义的起因,结过,结果,影响和历史意义和简要分析和阐述,再出了李文学起义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积极活动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空前觉醒、斗争风起云涌的伟大时代。在这个大转变时期,他站在历史的前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领导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积极创建革命统一战线,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是革命先锋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幼年时期就注意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并在中国革命的各条战线上,进行过英勇的斗争,作出了卓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