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 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可见,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梦”的内涵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具体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从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三大历史性事件”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件大事”,论述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建立中国共产党”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切实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时代之问,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才能实现这一转向。从“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之问,正是因为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优势才能实现这一转向。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系列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伟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现在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期盼,是新中国70多年探索奋进的价值选择。从照搬苏联经验到立足本国国情,从不成熟到成熟再到愈发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过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并在实践中走过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阶段,迈进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步入新发展阶段,成为人类现代化的新飞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引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提振社会主义话语权,推动生命与共、命运与共,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等方面,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要旨和世界意义,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突出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众所周知,“中国梦”包含着千万个梦,人民期盼“有更好的医疗服务”的健康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实现人民的健康梦,是各级党政机关和医药卫生单位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研究背景2014年,随着《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出台,掀起了厦门特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作为改革开放"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厦门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厦门正致力于实现"两个百年"的美好愿景——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到建国100年时,建成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为贯彻十六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和“努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要求,制定了“新三步走”的战略和“新北京、新奥运”的构想。“新三步走”要求北京到本世纪中叶,即建国100周年时,成为当代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北京”要求北京市在2008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000美元,基本形成国际大都市的框架。“新奥运”(着重北京奥运经济)要求以奥运促发展,加速实现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基本形成国际大都市框架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杰出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两半”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并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现化代的问题,并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经济文化仍不很发达的中国如何实现跨世纪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问题,并开辟了一条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保障和必然要求。辨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粮食安全的内在联系,即中国粮食安全是14亿多人吃饱吃好的重要基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组成部分、满足物质文明进而追求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以及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回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粮食安全的实践历程,中国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从“压产区”到“一盘棋”、从“粮食足”到“精神富”、从“重产出”到“强绿色”、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建设”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提出了未来应从推进粮食安全由数量安全向质量和能力安全转变、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动乡村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基于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积极参与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及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等方面努力,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0.
日前在北京公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预计,如果按照中国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需要8年。“也就是说,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研究员说。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人自近代以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中国梦”在内涵上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一致性,也是对两个百年主题的最新概括,即第一个百年,1840年——1949年,其贯穿的主题是,通过革命,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个百年,1949年——2049年,其贯穿的主题是,通过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他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和领导干部科学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将在新中国成立100年、中科院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65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称,中国的科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将在新中国成立100年、中科院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数据表明,中科院累计有20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占总数的61%。先后有22位出自中科院的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全国共23位)、18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全国共24位)。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建设》2013,(5):10-12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五个基本要求之一,要求“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已然成为各地政府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的总体格局是“话剧——戏曲二元结构”共生互补,话剧的突出特点是日益政治化和正剧化,戏曲则基本上是“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和悲剧、喜剧与正剧同步发展.如果说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是由话剧的诞生与发展来代表的,那么,在十七年,戏曲的“推陈出新”及其文学成就对于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意义则在话剧之上.  相似文献   

16.
当前,信息化不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也必然会受到信息化浪潮的洗礼,从而使农业信息化成为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方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发展新动力,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本战略纲要是根据新形势对《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由此可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领导的重视及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MIS(信息管理系统)常被称为“一把手”工程,领导的重视及管理观念的更新是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现阶段,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9.
朱执信主张中国要“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行,认为革命的主力是普通百姓,“有主义”和“有希望”的现代化军队是革命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他还指出了经济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并具体阐述了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体西用”与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清末以降百年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中国的现代化思想是以先进知识分子对现代化问题的认知、选择和规划为基底的。而“中体西用”也正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化之最早的反应模式。这两者的关系形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文化难题。超越西方现代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裂的困局 ,寻求一条“科技”与“道德”协调、“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健全的现代化道路 ,无疑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孜孜探索和努力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