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大力倡导科学技术创新的今天,回顾大陆漂移学说创立的曲折历程,缅怀为之奋斗和献身的一代伟人——魏格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物有机体由单细胞向多细胞转变经历了二十多次的独立进化过程。在动植物这样的复杂生物的起源问题上,这种转变能告诉我们什么?鉴于大多数有机体的复杂性——精密的胚胎发育、迥异的多组织类型、无数细胞间的错综协调  相似文献   

3.
米丘林和他的学生们的研究工作,在植物试验方面,用新的方式提出了并且解决了许多遗传及共变异的问题。大家知道,这些研究工作,对於整个生物科学,特别是对於生物科学里像生物界的进化和和物种形成、控制整个有机体以及有机体的个别特征的个体生长和发展、性过程和受精作用的本质等等重要的问题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农畜繁育学说方面,这首先是意味着必须批判性地来检查许多从魏斯曼—摩尔根主义那里抄袭来的,并且在良种繁育工作者之间已经传播得相当  相似文献   

4.
巴甫洛夫和他的同事们做了许多经典性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工作,他们确定了大脑皮层能够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调节有机体的任何一种机能。在天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门生和承继者——齐托维奇、奥尔贝利、特别是贝柯夫——所领导的实验室里,以及在许多其它苏联的和外国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金微素是由一种放線菌金微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产生的代谢物质。过去为了提高抗生素的产量,曾经利用强烈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菌种以引起变異,或以各种不同的营养物质去饲喂,并寻找抗生素的前体;一旦找到了有效的变种或营养物质或前体或刺激剂,就广泛利用,不问是不是属於同一个代谢类型的微生物,也不问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这类工作虽然曾获得了一些成绩,但像这样脱离了生物本身的规律去处理一个具有生命的个体,使它们服从於人类的利益,显然是没有前途的。米丘林学说告诉我们:从发育过程和外界环境条件统一性的观点上出发,要控制有机体的任何一切代谢物质的产生,必须首先瞭解有机体在  相似文献   

6.
五年来,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了苏联先进科学,思想上获得了解放并不断地得到提高,特别是学习了米丘林学说以後,在米丘林学说指导下。我们棉花选种工作——海岛棉陆地棉的无性杂交、中棉陆地棉种间杂种后代的选育、长绒德字棉的选育相继获得了一些成绩。其中中棉陆地棉种间杂种的选育工作,是在解放前开始的,但当时因受了摩尔根伪科学学说的指导,工作走了弯路,直到解放後以米丘林学说为指导,方始获得成绩。 (一)海岛棉陆地棉的嫁接教养: 为了克服海岛棉在高纬度地带种植的遲熟性,使引种於长江流域或更北地区成为可能,我们在1950年初步学习了米丘林学说後,把海岛棉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74,19(2):90-90
桑树萎缩病是我国桑树的重要病害,从症状上可分为黄化型、萎缩型和花叶型三种类型;其中黄化型在江苏省为害严重,后二者则以浙江省为多。关于桑树萎缩病病原体的问题,长期以来存在有生理障碍及病毒两种学说的争论,基于桑萎缩病可以通过传毒昆虫——菱纹叶蝉传染及嫁接法传染的事实,后一学说渐占优势。1967年,土居等在  相似文献   

8.
距今天约6千5百万年之前,小行星或巨型彗星与地球碰撞,成为恐龙灭绝的原因的学说——世界各地都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边界面(CT边界面),发现了铱异常多的地层,这种铱在地球表面本来是不多的,只有在宇宙中才是很多的。据此而提出的这一学说,现在仍受到很多人的支持。但是,关于这种碰撞是怎样使恐龙消灭的这一点,还没有定论,最近,K.L.Hsi等提出的分两个阶段灭绝的学说是富于说服力的一种学说。  相似文献   

9.
在50余年地质科研的实践中,张文佑教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览广采,推陈出新,创立了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学说(简称断块学说或断块构造). 一、断块学说的组成概略地说,断块学说由下列六部分内容组成: 1.地质构造的力学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断块学说的思想基础地质构造的研究本质上包括了建造与改造、形成和形变这样两个方面.断块学说继承和发展了槽台学说  相似文献   

10.
据科学家们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可高达160岁。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能享年其半呢?究其原因,除了坎坷劳累之外,折寿的主要因素当首推感情损伤。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一种新的医学理论——感情应力学说正崭露头角。这种学说提倡人们不要积累"感情势能",不要一概从药理上去做文章,而应多从心理方面来防病治病。  相似文献   

11.
<正>在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的进化军备竞赛中,被称为转座子的遗传因素常常发挥着细胞防御的攻击性武器之功效。研究人员现在意识到,遗传物质一旦简化为整齐的有机体包,就不仅限于个体,甚至物种——当包内的遗传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感染性病毒微粒后,可以将部分或全部基因导入宿主基因组,即使病毒本身已经离开,但残留物依然存在。在较小范围内,裸露的遗传因子如转座子(transposon)、细菌质粒或跳跃基因,经常穿梭般地往返于基因组之间,似乎  相似文献   

12.
动物的这种"高尚"境界究竟来自哪里?是本能,还是进化?真让我,我们之中某些忘恩负义的家伙们脸红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按照这种学说,动物之间应该是一种自私、冷漠的竞争关系——常常为了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如食物、栖息地)而  相似文献   

13.
乍看起来,量子效应和生物有机体似乎各占一方,有着大壤之别。量子效应通常在纳米条件下才能够观察到,其产生的环境为超高真空、极度低温,以及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环境。而生物有机体处在宏观世界中,温暖、纷杂、无拘无束。量子现象,比如“量子相十”,表现在其系统各部分的波型都保持同步,不会在细胞的变幻莫测中停留百万分之一秒。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洛夫洛克提出了其著名理论--"盖亚理论".在这一理论中,洛夫洛克把地球假设为一个复杂精致的、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超级有机体,并称之为"盖亚"(盖亚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神).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开辟了人们认识自然的道路,促进了许多自然科学新理论的创立。板块构造学说即是随着古地磁、地震及海洋地质等学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地壳运动假说。它综合了大陆漂移、地幔对流和洋底扩张假说,并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大地构造理论体系。由于板块构造学说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文只是从板块构造与大陆漂移的联系上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木村资生是本世纪生物学界较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创立的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不仅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关注,也引起了哲学家的极大兴趣。《第二种进化理论的创立者——木村资生》一文,可使我国学术界对木村资生其人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对地球大冰期成因的新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懋苍  董文杰 《科学通报》1997,42(7):723-725
地球在其4.6Ga的演化史中,共出现过7次大冰期.关于其成因,李四光曾提出过解释,文献对各种学说进行过概括,其共同点是:大冰期形成的最终原因乃地球上得到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之故.这些学说均无法解释距今2.2~1.0Ga间无大冰期出现的事实.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看法,认为大冰期的成因不是太阳辐射的减少,而是银河系旋臂磁场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绿色植物和其他具有光合作用的生物有机体,正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把太阳能转变成生命运动的资本——碳水化合物。由于光合作用而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其数量大得惊人。在全世界的钢铁厂平均每年生产5亿吨钢的同时,绿色植物能产生2000亿吨的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新的有机体是逐渐从一个种向另一个种进化而来,抑或是通过突如其来的变化而进化的?P.谢尔顿博士对于威尔斯地区化石的详尽研究向人们表明,达尔文主义的渐变论仍具生命力,仍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中性突变进化学说,是由日本木村资生和美国的托玛斯·朱克斯等提出的。该学说问世之后,一直处在激烈的争论之中。这里发表的《关于中性突变进化学说及其评论》,也是我国学者对此学说的一种见解,可作为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