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焦磷酸根(P2O7^4-)为配体,二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TMABr)为鼓泡剂,对Cu(Ⅱ),Pb(Ⅱ),Cd(Ⅱ)等4种金属离子的浮选分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值,氮气流速、P2O7^4-的浓度、CTMABr的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对浮选率的。到了其最佳分离条件,对Cu(Ⅱ)-Cd(Ⅱ),Pb(Ⅱ)-Cd(Ⅱ),Zn(Ⅱ)-Cd(Ⅱ)等二元组分进行了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Pb(Ⅱ)、Zn(Ⅱ)与5-Br-PADAP络合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Pb(Ⅱ)-5-Br-PADAP及Zn(Ⅱ)-5-Br-PADAP络合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用基于Rosenbrock算法的最优化程序处理了光度测量数据,发现Pb(Ⅱ)与5-Br-PADAP形成1:1络合物,稳定常数lgβ_1=11.21,摩尔吸光系数ε_1=6.2×10 ̄4L·mol ̄(-1)·cm ̄(-1);Zn(Ⅱ)在c_L>c_M的条件下主要形成1:2络合物,lgβ_2=22.36,ε_2=1.28×10 ̄5L·mol ̄(-1)·cm ̄(-1)。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偶氮胂Ⅲ作萃取剂,深讨了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偶氮胂Ⅲw体系中Cu(Ⅱ)、Zn(Ⅱ)、Ni(Ⅱ)、Fe(Ⅲ)、Al(Ⅲ)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分离行为.在一定条件下,Fe(-Ⅱ)、Al(Ⅲ)几乎可被PEG相完全萃取,而Cu(Ⅱ)、Ni(Ⅱ)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Fe(Ⅱ)-Cu(Ⅱ)、Fe(Ⅲ)Ni(Ⅱ)、Fe(Ⅲ)-Zn(Ⅱ)、Al(Ⅲ)-Zn(Ⅱ)及Fe(Ⅲ)-Cu(Ⅱ)、Zn(Ⅱ)、Ni(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用ICP-AES法测定了东莞地区健康青年男女27例头发的Al、Ba、Cd、Co、Cr、Mg、Mn、Mo、Pb、Sr、Zn、fe、Cu、Ca等十四种生命微量元素;并与其它地区人体正常值进行比较,以期建立区域性生命微量元素的本底值数据库,并对本地区的微量元素营养水平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治岭头金矿矿体主要赋存在中元古界陈蔡群变质岩系和上侏罗统磨石山组火山岩中。成矿元素组合为Au,Ag,Sr,Ti,Co,Sn,Mn,Li,V,Cr,W,Ga,Mn,Ni,Cu,Pb,Zn,Ba,Nb,Fe,S,Si,O等。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显示Au与Ag,Cu,Pb,Zn,Sn,Mn异常有较好的相关性。矿床成矿元素侧向综合分带系列为:Au,Ag,Zn,Cu,Pb,Mo,Sn,Cr,Co,Ni,Mn;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为Si,Fe ̄(2+)→Fe ̄(2+),Pb,Zn,Cu,Au,Ag,Mn,Sn→Ca,Si,Cr,Co,Ni,Mn,Au是在约200~300℃时,由大量的黄铁矿和金属硫化物沉淀后络合物解离而停积成矿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聚环硫氯丙烷与咪唑进行高分子反应,合成了以聚硫醚为主链、侧链带有咪唑基团的螯合树脂(简称PSIM)。该树脂对Au(Ⅲ)、Pd(Ⅱ)、Pt(Ⅳ)、Ag(Ⅰ)等贵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mmol金属离子每克树脂)分别达6.01、5.53、3.43和4.73,对Hg(Ⅱ)的吸附次之,对Cu(Ⅱ)、Zn(Ⅱ)、Cd(Ⅱ)很弱,而对Pb(Ⅱ)不吸附,并考察了介质酸浓度对PSIM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蝮蛇短尾亚种体内含有大量的宏量元素Ca、Mg、P及微量元素Cu、Zn、Fe、Mn、Se、Sr、Al、Cr、Ba、Pb、Ge和Mo.但这些元素在各器官间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Zn、Fe、Al、Cr在蛇体内含量较高;Cu、Mn含量中等;Se、Sr、Ba、Pb含量较少,而Ge、Mo含量甚微.结果提示蝮蛇短尾亚种体内各器官的微量元素分布特点是与其生理生化功能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配体N,N’-双(8-喹啉基)丙二酰胺(qmaH_2),N,N’-双(2-羟基苯基)丙二酰胺(hpmaH_4)及其金属配合物[M=Cu(Ⅱ)、Ni(Ⅱ)、Co(Ⅲ)、Pd(Ⅱ)、Zn(Ⅱ)]。并采用元素分析,’HNMR、UV-vis、IR、MS、摩尔电导、熔点测定进行了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对配体qmaH_2的金属配合物作了荧光测定。结果表明:配体hpmaH_4与Cu(Ⅱ)和Co(Ⅱ)配位时,酰胺分别非去质子化和去质子化;配体qmaH_2与金属离子生成类芳香性配合物。由于金属d电子参与芳环π电子的共轭,表现出芳环紫外吸收峰蓝移和荧光性质,尤以Zn(Ⅱ)配合物最佳;配体qmaH_2与Co(Ⅱ)配位时表现出吸氧特性,生成μ-过氧键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固—固相变贮热的研究:四氯合金属(Ⅱ)酸正十烷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四氯合金属(Ⅱ)酸正十烷铵(C10H21NH3)2MCl4(C10M,M=Cu,Zn,Cd,Hg,Mn,Co,Ni),对它们进行了IR和DSC分析,C10Mn,C10Co,C10Zn和C10Cu的固-固转变温度在32℃-80℃之间,固-固转变为55-83J/g。可逆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是一类有希望的固-固相变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由二溴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与Cu(Ⅱ),Ni(Ⅱ),Zn(Ⅱ)合成了3种新型固体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MLB·nH2O〔M=Cu(Ⅱ),Ni(Ⅱ),Zn(Ⅱ);B=Cl-·OAc-;n=2,1,0;L=3,5-二溴水杨醛缩氨基硫脲负离子〕,并推断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lide)组织匀浆抽提液经硫酸铵盐析、透析浓缩后,用大柱制备电泳纯化得到两个过氧化氢酶,均为糖蛋白,Mr分别为390000、400000。用氧电极法测得后者的表观Km值为143mM,最适pH值8.0左右。NaN3、KCN及某些金属离子如Cu(Ⅱ)、Cd(Ⅱ)、Zn(Ⅱ)、Ni(Ⅱ)等抑制酶活性;Pb(Ⅱ)、Fe(Ⅲ)有激活作用。在直隶环毛蚓(Pheretimatschiliensis)体内实验中,Zn(Ⅱ)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总活力;Cd(Ⅱ)、Ni(Ⅱ)先是降低、随后提高酶总活力。  相似文献   

12.
九龙江流域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九龙江下游地区7种重金属元素(Zn,Cd,Cr,Mn,Pb,Ni,Cu)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分布,积累规律,土壤污染指数,土壤和蔬菜的Cd/Zn比值,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富集率,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Cu,Zn,Cd三种不元素污染较严重,多个样点的土壤污染指数大于1,而元素Pb仅两个样品的污染指数接近于1,区内样点的Cd/Zn值均小于1%,Cd在蔬菜体内积累未达到危害程度,蔬菜对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13.
党参中无机元素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了常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中Fe,Cu,Zn,Mn,Cr,Mg,Ca,Se,Al,P,B,Sr,Hg,Pb,Ba,As,Ce,Be,Ni,Nb,V,Ti,Co,Ge,Mo,Cd,Li,Te,W,Ag,Si,Bi,Sn等33种无机元素的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中异而醚对Ga(Ⅲ),Zn(Ⅱ),Cu(Ⅱ)和Fe(Ⅲ)的萃取效率及加入不同浓度的Zn(Ⅱ)和Cu(Ⅱ)对异丙醚萃取Ga(Ⅲ)的影响及Ga(Ⅲ)的平均回收率。Ca(Ⅲ)的平均化学产额为97.4%。在1mL的枸橼酸镓注射液中杂质元素Zn,Cu,Fe和Ti的含量分别为:0.64μg,0.65μg,0.40μg和0.74μg。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新配体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在25±0.1℃及I=0.1mol·L ̄(-1)KNO_3存在下,在80%(V/V)二甲亚砜混合溶剂中,用pH法测定了联苯乙酮缩氢基硫脲的酸离解常数以及它与Cu(Ⅱ),Ni(Ⅱ),Zn(Ⅱ),Co(Ⅱ)四种金属离子形成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这四种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均符合一般规律,与金属离子的Irving-Williams次序一致。  相似文献   

16.
云南17种菊科植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云南17种菊科植物9个元素含量的特征.元素含量顺序有10种植物遵守Fe,Al>Zn>Mn>Cu>Pb>Cr>Ni>Mo的规律,有5种植物遵守Fe,Al>Mn>Zn>Cr>Ni>Mo的规律.元素含量的相对离散度为:Al>Fe>Mo>Ni>Mn>Pb>Cu>Zn>Cr.反映元素含量顺序与相对离散度顺序不完全匹配.元素Cu,Mn,Pb,Cr,Mo,Zn含量的频数分布总体为正态.Fe,Ni,Al含量的频数分布为正偏态型,并呈现高狭峰.元素Al,Fe,Mn,Ni含量间呈明显正相关;Fe与Cu,Zn,Mo,Cr间呈负相关.根据统计分级聚类分析,17种植物分5组,1,2组共11种植物,显示了植物对Cu,Fe,Pb,Ni,Cr吸收积累的聚类特征.第5组的小一支箭和臭灵丹,显示出对Fe,Al或Ni,Cu,Pb吸收积累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九龙江流域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九龙江下游地区7种重金属元素(Zn、Cd、Cr、Mn、Pb、Ni、Cu)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分布、积累规律,土壤污染指数,土壤和蔬菜的Cd/Zn比值,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富集率.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Cu、Zn、Cd三种元素污染较严重,多个样点的土壤污染指数大于1,而元素Pb仅两个样点的污染指数接近于1,区内样点的Cd/Zn值均小于1%,Cd在蔬菜体内积累未达到危害程度,蔬菜对重金属元素吸收率、富集率随不同样点而异.  相似文献   

18.
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钼酸铵中微量金属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铜试剂-甲基异丁基酮(即DDTC-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高纯钼酸铵,氧化钼中微量Cu、Pb、Zn、Co、Ni、Cd的方法。探讨了较佳仪器测量条件及萃取条件。  相似文献   

19.
D—氨基葡萄糖β—萘酚醛席夫碱及其Cu(Ⅱ),Zn(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导了D-氨基葡萄糖与β-萘酚醛形成的席夫碱(NG)及其铜(Ⅱ)「Cu(Ⅱ)NG」、锌(Ⅱ)「Zn(Ⅱ)NG」配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元素分析、IR、UV-Vis、^1HNMR、^13CNMR等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初步推配合物具有准四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长时期荔枝果实中微量元素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ICP-AES法测定了东莞地区不同生长时期三月红品种荔枝中Al、Ba、Cr、Mg、Mn、Sr、Mo、Pb、Se、Zn、Fe、Cu、Ca等十三种元素以及各元素在果皮、果核、果肉中的分布,并同其它地区荔枝进行比较,为合理施肥和充分利用土壤肥力提供植株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