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风格即人"这一命题,见于布封<论风格>,与<文心雕龙.体性篇>亦颇多暗合.二者均为反对文坛时风而发.在风格形成诸因素中,尤为推许"才性(天才)"的功用,同时也注意到风格的演化与变动.在此基础上,分别异同,考见流脉.  相似文献   

2.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童心"是他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根源.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文化均有对"童心"的推崇与追求,丰子恺作为传统型的现代文人,他的"童心"正是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贺铸在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问范式"、柳永的"屯田家法"、苏轼的"东坡范式"之间寻找自我的主体风格.贺铸有趋向于"诗化之词"的一面.在"东坡范式"成为一种词学风格形态的北宋,贺铸是一位接受者.只在贺铸的接受视野中也是否呈现出"士大夫化"的自我表现方式.他本身又具有英雄气质,经历不同就必然会将自己的一面融入进来,形成新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4.
诗论家论杜诗风格,多以"沉郁顿挫"来概括,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最能体现这一风格的代表作.情感深厚真实,大我之情一线贯穿,时而含蓄,时而直露,千回百转,意境悲郁,表现手法多姿多彩,这些特征使得该诗极尽"沉郁顿挫"之妙.  相似文献   

5.
"译者风格"是文学翻译风格研究中比较年轻的一个名词,其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界定,同时它与"作者风格"的关系也亟待明确。文章借鉴其他领域的风格解释来探讨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各自的定义,并通过两者之间的关联提出"传译作者风格"这一概念,尝试通过这一途径来进行译者风格的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6.
语言风格的翻译是否成功是决定一部文学译著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对于风格翻译的二元争论有必要对文学翻译的译者"本色"和翻译活动的性质重新从哲学层次上获得新认识。译者只有从哲学思辨充分认识到"自我"风格发挥的有度性,通过风格调整的翻译策略,"动态忠信"于原作语言风格,而不是肆意"对抗"或"反叛"原作的语言风格,才能在两者之间达到语言风格的"和谐翻译"。  相似文献   

7.
"意境"与"心境"是当今中国画创作孜孜追求的至高境界,这充分反映出文人画在我国绘画中渐占主流的发展地位,更反映了画家审美观念的变化.我们研究工笔画在当代的发展就必然要面对文人画这一传统风格,立意为象,因心造境是工笔画现代风格追求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莎翁传奇剧是莎士比亚的晚期创作.这些剧作的主题与风格与其前期和中期之作都有明显不同,作者往往用离奇和意外的情节,使各种矛盾化解,呈现出"团圆"的结局,表现出宽恕、和解的思想.这一创作主题及风格的变化,既是时代与社会生活所使然,同时又是作者人文主义和基督教"仁爱"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淳化阁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信而有征的法书丛帖,其优长与缺失并存.明代草书大家王铎对<淳化阁帖>有着独到的见解.王铎经长期书法生涯淬砺而形成的独到的"如灯取影"、"不规规摹拟"和"拓而为大"的临摹创作方法,是他草书不断汲取<淳化阁帖>菁华和形成审美个性风格的高明手段.<淳化阁帖>中张芝、二王等法帖是王铎草书个性风格之源.  相似文献   

10.
"宋四家"代表着宋代书法的最高成就,而苏轼更被黄庭坚推为"当朝第一".苏轼的书法风格雄浑自然、藏巧于拙、朴实无华而深厚质直,既擒纵有度又恣意挥洒.他对于书法风格的追求是多面的,但前提必须是自然和率真.对于书法创作他主张"自出新意,意造无法",这种观念是由他寓书于乐的书法功能观直接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浅谈现代包装设计的简约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代包装设计的作用和包装设计"简约风格"三重内涵的论述,结合中国包装设计现状提出包装设计的简约风格并不等同于简单,而是设计创意的高度提炼,是设计思想更加人性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翻译腔"的问题由来已久,且十分普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应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以及特点探究其根源.处理好常见的"准确"与"流畅""神似"与"形似""洋化"与"归化",以及"高雅"与"通俗"等问题,有助于克服"翻译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海洋风格"、"演讲风格"和"歌剧风格"三个维度比较了美国近代杰出的民主诗人惠特曼和中国当代杰出的民主诗人蔡其矫的诗歌风格及其异同,同时探讨了他们的诗风形成的社会、文化和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饶舌的哑巴"是理解李洱小说文体风格的关键,在他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中,故事主人公、叙事人及文本风格都显现出这一特质.这是作家对现实荒谬、人生虚无的体验式把握,也是他深深包藏在怀疑精神之中的悲悯情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台湾漫画风格发展脉络的深入研究,注重分析以"言情风格"为代表的台湾本土漫画风格的形成过程。了解台湾漫画"言情风格"形成的原因,并从台湾的历史背景、"琼瑶热"、"金庸现象"等方面去探求。为适应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在风格上进行挖掘和提炼,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域漫画市场的需求。优秀的漫画作品为成功的动画片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白纻舞"起源吴国,盛兴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其舞蹈风格轻盈、飘逸,以翘袖折腰为基本动律.  相似文献   

17.
一次,出席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的河南代表团的20多位商界精英在省工商联会议室参加预备会议.会前,主持人逐一介绍代表团成员并互致名片,人们注意到张武星的名片前赫然印着"河南五一油漆集团船长"的头衔.在座的副省长同其他人一样迷惑不解,问道:"你为什么叫船长呢?"张武星解释说"我20年前辞职下海,创办了五一油漆集团.它就像一艘在商海中搏浪前进的轮船,我始终没有离开驾驶舱,至今仍未上岸,故称船长."好,这个船长叫得好,很形象、很生动!"副省长赞许道.张武星在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天机:"我的船长称呼具有新鲜感的优势,仅此就为提高五一集团的知名度占了一线先机."由此可见"张船长"的精明之处和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8.
大生纱厂是张謇"实业救国"思想实践的产物.张謇苦心经营,以其独到的经营管理,直接促进了大生纱厂的发展.但由于张謇晚年的经营失误,更由于外部环境的极为不利,大生纱厂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上半叶,在"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口号引导下,长安画派走向生活、走向西北,创作了一大批风格鲜明、雄浑厚重,反映人民新生活,具有浓郁西部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经典之作.紧随其后的陕西画坛,沿着长安画派开创的艺术道路.立足西北黄土地,追求厚重、苍浑和艰生的笔墨感觉,呈现出强烈的"西北风格".  相似文献   

20.
张脩小考     
传统认为,中国的自主宗教——道教,起源于东汉灵帝之时。其最初的表现形式就是张陵在巴蜀地区创立的"五斗米道"。而关于道教的宗法传承,传统的观点认为是由张陵、张衡和张鲁祖孙三代父子相传,所以才有"三张"的说法。而在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发现,除了传统所谓的"三张"之外,还有一个人对于道教的创立和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人就是张脩。但是历来对于张脩这个人物却有着诸多相互矛盾的认识,这里我们就来对张修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希望能从中得出对于这个人物的相对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探究一下张脩与"三张"以及五斗米道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