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溯小城镇的形成,多由路边聚落发展而来.过境公路承担着多重任务,具有多重功能:首先小城镇过境公路,是更大区域交通线的组成部分,其等级较高,多为国家级或省级交通干线,沟通诸区域间的联系,这些交通线是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小城镇的空间及经济的发展多依赖这些公路.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建筑的趋同化也越来越严重。小城镇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旅游、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而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建筑会提升地区品牌效应,为地区旅游、建筑旅游、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笔者从民俗文化建筑的概念出发,对民俗旅游建筑的特征与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目前在民俗文化建筑中应遵循的设计和规划方向,以期对从事民俗文化建筑的设计和规划的同业人员有所帮助。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目前在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的趋同化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中国的小城镇已成为乡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小城镇空间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盲目扩张,导致一些小城镇整体形象缺乏特色。本文结合目前小城  相似文献   

4.
方维慰 《高师理科学刊》1998,18(4):71-74,78
十月革命后,前苏联实施以缩小地区差异为目标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均衡布局生产力为原则,对东部、北部广大地域进行大规模开发。这一政策实施代价高昂、效果不佳,产生了许多俄罗斯学术界普遍认为的负面影响。新的区域政策的构思是将生产力“收缩”,把区域发展重点从东部移向西部,这些城市化程度高的老工业区,挖掘其潜力,实现高速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我国小城镇全面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小城镇在规划和发展中暴露问题的时期。这些规划和发展中出现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或者正在影响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在我国小城镇进入了一个战略机遇和战略转型期,如何认清在小城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成为小城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剖析小城镇在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尽量提出自己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17,(1):24-30
小城镇建设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漳州市地理位置独特,资源禀赋条件好,小城镇数量多,文化丰富且多元化,因此小城镇建设成为漳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剖析当前漳州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小城镇的发展动力,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提出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是交通运输业的传送带,要使传送带运作顺畅就必须做好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因此,公路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笔者依据个人工作经验,对公路监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一、我国公路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中的问题1.公路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普遍存在行为不规范现象。由于公路建设工程规模庞大,区域的跨度大且施工周期长,还受周围的环境影响,所以在公路监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工程转包多  相似文献   

8.
林波 《河南科技》2012,(4):83-84
<正>灰土挤密桩是一种软基处理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加固工程中。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该处理方法可以消除黄土的湿陷性,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压缩性。本文,笔者以丹拉国道主干线西宁过境公路西段6-1标K20+103~K22+100段工程为例,介绍灰土挤密桩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保形映照的一些常用方法,并把一些简单的区域按其边界状况划分为一边形,一个顶点的二边形,二个顶点的二边形,带形区域,半带区域和多角形,并用这些常用方法把这些区域映照为典型区域即上半平面或单位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的小城镇已成为乡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小城镇空间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盲目扩张,导致一些小城镇整体形象缺乏特色.本文结合目前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对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如何突出产业特色、形象特色、人文特色、自然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在城乡统筹观念下,对如何保护小城镇的特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区域创新能力是促进一个地区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经济竞争力,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12.
技术转移本质上是技术信息在组织之间的扩散与流动,通过技术转移活动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间协同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由此,本文主要探讨技术转移对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并根据河南省区域技术转移和区域创新发展近况,从体制建设、强化主体、地域策略、完善环境等方面提出技术转移视角下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南省公路客运站的发展状况,指出其已不能适应现代公路客运站建设需求;然后探讨客运站发展形式,得出未来的模式主要为"一主多辅""多主多辅""平行发展",并对这三种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南省公路客运站的发展状况,指出其已不能适应现代公路客运站建设需求;然后探讨客运站发展形式,得出未来的模式主要为"一主多辅""多主多辅""平行发展",并对这三种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研究探讨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推进城镇化进程,探索切实可行的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经达到60%~80%,世界经济正在向着知识经济的方向发展,技术进步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区域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是区域创新能力,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之间技  相似文献   

17.
公路文化建设的作用地位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突出,文化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形态。本文以传承性、代表性、可视化等为原则,针对公路服务、区域特色、标志标牌以及传播途径方面,对重庆南滨路的公路文化物化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系统,离开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大环境而实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考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必须找出影响产业发展的主动因素,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保证主动因素的可持续性,但不可忽视辅助因素的可持续性,广东旅游发展是以经济驱动型的城市旅游为主体,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活力是主动力,景点建设是有效补充,旅游开发与区域发展和城市整体建设的一体化是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连续化因子的方法研究了系数为分段 Ho¨ lder连续函数的多连通区域的 Hilbert边值问题 .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衡量河南省各城市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水平,本文通过构建囊括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和线性加权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区域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发现,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城市集聚现象,中原城市群各地市的协调度明显高于河南省其他区域;郑州市发展水平及协调度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地市;平顶山、漯河等地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协调度在全省排名中较落后于综合发展水平排名;漯河、南阳、濮阳、驻马店、信阳等地综合发展处于低水平,使得协调度在全省排名比较靠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