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开展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最能体现“预防为主”环保理念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机结合的直接体现。课题以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地区之一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为案例研究区域,开展以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发展规划环评,探索了针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规划从决策源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一整套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为我国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示范和指导,丰富了规划环评的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拓展方向.目前我国战略环评还处在规范和建设的阶段.本文通过介绍瑞典战略环评的模式,对比分析了瑞典和我国战略环评的不同之处.结合瑞典战略环评的经验,对我国战略环评发展,从法律支撑体系、规划环评内容和范围、政策层面的战略环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9-20,23
本项目立足于地震灾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广泛的药材种植基础,在地震灾区茂县、松潘、若尔盖、红原、阿坝等地实施大黄、瓦布贝母、厚朴道地药材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重点开展“大黄种植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瓦布贝母种植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厚朴种植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道地药材大黄、厚朴、川贝母产品开发研究与示范”、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4,(6):62-64
1项目来源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规划了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11个新城,这些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加强新城规划,确保11个规划新城的建设安全对全面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中,地震灾区公路结构物受损严重,表明我国公路结构物的抗震技术尚存在不足,特别是桥梁结构之外的公路结构物抗震设防技术非常薄弱;另一方面,汶川地震前,公路结构物的抗震侧重点在于震前的防御,汶川地震后,大量公路基础设施面临恢复重建,最缺乏的就是用于指导震后公路恢复重建的技术。有基于此,我们认为,针对以汶川地震灾区为重点的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结构物的抗震与恢复重建技术展开研究既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6.
基于4个案例和国家标准《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GB/T 10112—1999)探讨决策的定义,指出决策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决策规划是指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制定,后决策是指实施过程中对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评估或修正。  相似文献   

7.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是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大课题,所获成果备受国内外关注。本文简介了立项背景、研究思路与主要科技内容;重点概述了成果要点(创新点):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遗产保护理论与特种遗产资源理论架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准则,覆盖系列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世界自然遗产监测体系,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汶川8.0级地震灾害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指南。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航天遥感应急调查与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特大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等次生地质灾害导致地震灾区对外交通、通讯中断,灾情小明。为尽快给国家各部门救灾提供第一手资料,在国家相关部门直接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部门紧急组织了全国12家单位60余名科技工作者,在50多天的时间里不舍昼夜,及时提供了大量调查数据、专题报告和图件,为救灾工作、为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依据,实现了多类型遥感信息的多学科全方位应用,完成了科技救灾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灾后过渡安置点居民安全感受到了国家、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重庆大学可持续建筑环境与城市生态研究团队深入灾区安置点对居民安全感的调研活动,通过问卷和现场访谈,采集安置点居民对影响安全感的重要因素:社区防震、社区防疫、社区防火、生活保障和心理状况等方面的数据,了解了安置点居民安全感的整体状况,结合灾区安置点现状分析了政府和社会在安置点居民安全感的成功之处和建议,例如心理安抚可以深入日常生活的各方面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宝山北水道航道疏浚工程中底栖动物群落跟踪监测,主要分析了底栖动物种类区系组成,现存量(密度及生物量)及生物指数,以及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价尝试。底表动物施工期及运营初期种类数和处于环评期的波动范围内,主要优势类群一致。施工期及运营期的多样性指数(H')高于环评期;施工期密度生物量波动很大,特别是2011年5月生物密度都降到历史最低点。底内动物施工期和运营初期的种类较环评期有所增加,但施工期群落结构波动较大;运营初期的密度和生物量好于施工期及环评期。综上,运营初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环评期相比总体维持稳定,但在施工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波动较大,到运营初期群落结构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1.
研究工程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总体规划阶段需要机场建设工程方法论的指导。系统方法是机场规划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工程为例,以系统论为出发点研究机场建设工程方法论,主要阐述了机场建设工程系统目标、性质、功能、结构、要素及要素间关系,并讨论了机场建设工程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机场建设工程规划的系统方法论。最后从系统论角度,反思机场建设工程系统规划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研究、规划编制研究和政策法规保障研究三个层面对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通过回顾现有研究成果,认为在现有城市更新规划、“三旧”改造规划及规划编制、相关政策支撑的基础上,有效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农业产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在规划范围、目标、分区、用地分类标准、规划技术方法等方面的规定,对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进行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首份科技规划基础上,我国编制了第二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以适应我国当时农业、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需要。在这十几年中,虽历经了"文化大革命"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但科学发展在此之前并未受到阻碍,广大科技工作者干劲十足,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不同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4.
《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是在《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于1963年制定的第二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该规划的实施虽然被“文化大革命”打断,但是这个规划是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和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合同等曲折后中国科研工作的一个新的起点。规划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切实可行,执行措施有力,对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经过60年代初期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广大科技人员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勇敢地挑起重担,努力开展规划规定的研究工作。从总体来看,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执行的初期,进展顺利,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使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1966年6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冲击使规划的执行基本陷入停顿,但《十年科学规划》的一些指导思想和为实现《十年科学规划》所制定的一些措施,其发生作用的时间并不局限在执行规划的那三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十年科学规划》一直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十一五”全国基础研究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启动和部署《规划》的编制工作,落实基础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筹划“十一五”期间全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方略。下面,针对《规划》的编制工作谈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规划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7·21北京暴雨的房山受灾群众已经开始接受医疗专家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心理专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帮助受灾的人民稳定情绪、调整心态,从而投入到家园的重建工作中。心理疏导到底离我们有多近?心理疏导怎样进行?灾后心理干预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从9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说,对于居住小区项目,今后在项目立项之前都需要进行强制性的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8.
结合玉树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防雷工作的开展,对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防雷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通过研充认为《地震过渡安置房防雷技术规范》(DB63/870-2010)在玉树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防雷工程中起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1)过渡安置房防雷等级的划分需多方面多因素综合考虑;(2)对于大面积的过渡安置房在选择接闪器时,优先考虑避雷线;(5)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在防雷地网的施工中应采用换土、地网组合、接地体深埋等措施,以提高地网的防雷效果和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是重庆市2004年第十四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课题目的是为了满足重庆林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对3S技术在重庆林业中的应用研究,推动重庆林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为提高重庆林业科学研究水平提供现代化的平台;为林业制图、调查、规划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为林业资源管理与数据查询、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与效益评价、重大森林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后评估等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异龙湖湖滨带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的相关措施,结合异龙湖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应的规划目标及原则,对异龙湖退塘还湖区基底修复及景观重建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及研究,并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了相应的基底恢复方案。方案中对异龙湖的鱼塘区的基质改善和面源污染控制等都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