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区域规划是为指导区域开发而指定的规划,目的是为了明确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利用资源,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是政府对区域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土规划则是从整个国家的宏观层面上考虑规划问题的,因此城市总体规划也是要同国土与区域规划相协调的,而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不可获缺的风景园林学与国土、区域规划就必然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对影响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基础上,选取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关系,构造阶层结构,采用模糊理论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向量;通过专家调查和理论分析等方式确定各因素得分,采用逻辑运算确定相对优属度矩阵,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判备选支护方案的优劣。利用该模型对上海陆家嘴地区某深基坑3个备选支护方案进行比选,得出备选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分别为0.596,0.283和0.619,从而确定第三方案最优,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物流节点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物流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借此从物流发展区域的经济水平、社会消费能力、物流产业的发展基础、物流人才水平及信息技术水平5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模型获取指标权重,并采用熵技术对权系数予以修正,对西部地区12个省会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基于综合得分,将各城市分为4类,结果表明:重庆市物流业最具竞争力;成都市物流竞争力较强;西安、昆明、南宁这3个城市物流竞争力一般;兰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贵阳、银川、西宁、拉萨这7个城市物流竞争力较弱.在西部地区形成"一主副多中心"的区域物流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
对湖南省部分地区农村住宅安全性进行了调查,在分析影响安全等级的各个指标基础上,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获得了层次单排序及层次总排序结果.采用二级模糊评判方法对调研地区的住宅安全等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区域住宅安全等级,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某地区住宅的综合安全等级,而且可以根据各指标权重的不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综合评判模型在城市滨河绿带景观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建立沈阳市南运河滨河绿带景观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由权重集和模糊评判矩阵构建AHP-Fuzzy评判模型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HP-Fuzzy综合评判方法在南运河滨河绿带景观综合评价中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滨河绿带景观综合评价得分为3.1843,综合评价为良,影响差异的关键因素是水体和文化表达.该成果能够客观评价城市滨河绿带景观,并有效指导城市滨河绿带景观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6.
城市作为集聚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主要区域,其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地区比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山东省特点建立了山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实力、创新潜力和创新综合实力三个方面对2016年山东省17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依旧处于领先水平,中部地区发展平稳,西部创新基础薄弱但发展潜力巨大。最后,针对各市创新能力提升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合适的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建立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基本理论建立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优选的AHP-TOPSIS综合评判模型.从经济、技术、安全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的评判指标体系,通过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模型,利用TOPSIS原理计算各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以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优选为例,得到各拟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67.39% 、46.45%、52.14%,从而确定方案Ⅰ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对评价体系的影响,并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8.
区域规划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出包括规划描述、影响识别、尺度确定、因果分析、评价基准、情景构建、累积评价与预警、减缓措施以及适应调控等主要步骤在内的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框架。同时, 考虑到累积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征,采用情景分析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模拟、分析和评价区域规划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累积环境影响。基于该方法框架,以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为例,开展了评价区域环境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和预警实证研究。设计了基准情景、零方案情景、规划方案情景以及改善型情景 4 种情景模式, 分别对规划方案实施的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的累积影响做出评价;并提出包括生态空间格局调控优化、产业结构调控与布局优化以及污染防治等在内的减缓措施,以及跟踪监测评估与适应性反馈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程偲  张旺锋  宋雪婷 《甘肃科技》2021,37(20):49-54,32
城市竞争力是一项对城市发展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指标.以成渝城市群为例,从经济竞争力、开放性竞争力、科技人才竞争力和社会环境综合竞争力四个方面科学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计算2008-2017年16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各方面竞争力得分,并利用ArcGIS绘制成渝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1)绵阳、德阳、宜宾、南充和达州有潜力发展成为成渝城市群的次级城市,带动所在区域发展;(2)资阳、内江和遂宁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亟待加强,以填充中部凹陷地区,提高成渝城市群整体实力;(3)加强成都对西部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提高成渝城市群西部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盛大铁矿低效开采的难题,运用改进的AHP-TOPSI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5个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3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的评判指标,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客观地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改进的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基于评判指标计算出5种采矿方案的综合优越度。结果表明,5种采矿方案优越度依次为29%、28%、21%、22%、20%,其中分段接力退采分段充填采矿法为最优。  相似文献   

11.
区域规划方案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区域环境背景的系统分析,这是制定合理规划方案的基础;应注意区域的地方性特色和对外经济联系,以增强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最后,区域规划方案的确定还要符合效益费用最优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小城镇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方法采用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省小城镇规划为例,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基于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提出依托青藏铁路、以生态建设为先导、以旅游和盐化产业为支柱等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和建议。结论在编制小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以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为依据,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支撑的规划方法,从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安全格局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方法.确定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区域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齐齐哈尔市辖区县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划分出相对安全等级,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市域空间格局概念规划.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等方法,确立了有利于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评价标准,并运用这一评价标准,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活动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现有的优势部门与可持续工业发展要求的产业标准不一致。因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该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以促使西部工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韶关市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战略成就。但面对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形势,韶关市扶贫开发出现了贫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特点,产业扶贫缺乏战略性规划、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收的战略能力不强、战略性发展乏力等新的问题需要科学应对。因此,应规划好韶关市扶贫连片开发战略,构建起韶关市扶贫连片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叶传娣 《中国西部科技》2012,11(8):89-90,76
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图书馆发展的目标。发展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实现规划的基础。本文就什么是图书馆发展规划,为什么要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怎样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的理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背景下,各地区高校都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竞争力,对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的科研竞争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精准实施。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发展力、科研创新力4个维度对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对学科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竞争力相对落后,仅论文引用百分比、热点论文百分比指标略高于东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科研竞争力综合排名最高的是甘肃省,其次是重庆市和陕西省,四川省的科研影响力有待提高。为提高科研竞争力,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进程,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加强校际合作,吸引高端人才,制定激励政策,激发教师潜力,发掘潜在学科,促进均衡发展,加大内涵建设力度,提升“双一流”学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腹地在错过多轮发展机遇后,迎来了十分宝贵的历史时期.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历史机遇,用好用活上级政策,在库区大移民、西部大开发等有利因素驱动下,加快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是摆在库区腹地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借助区域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通过分析城市化建设滞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构建开放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产业调整和所有制改革步伐、规范政府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等有关加速库区城市化进程道路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物流需求状况 ,从而说明了西部地区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通过论述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详尽说明建设和规划西部物流中心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从地理位置、综合交通状况、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情况、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等方面论述了成都市发展为西部物流中心城市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个重要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中心城市作为增长极在产业引领和区域扩散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在主观上,区域决策主体对其中的规律并不十分清楚,结果造成产业定位方面的诸多矛盾。本文在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揭示区域增长极和整体区域产业演化关系的科学规律,提出更加具有科学依据的“产业政策区域化,区域政策产业化”的实践建议,指导城市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等经济发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