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当时处在世界一流科技水平的美国大为震惊。危机感和力争继续保持科技领先地位,促使美国加紧发展航天技术。30年来美国在发展航天技术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很多贡献:50年代,美国发射卫星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60年代(1969年)美国首先把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1972年发射“先驱者”-10号,经过14年飞行,于1986年越过冥王星的轨道,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航天器;1975年发射“海盗”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1978年发射“旅行者”行星际探测器,其中“旅行者”-2号已于今年8月24日在距海王星4827公里处掠过,之后将飞出太阳系去探测恒星(关于“旅行者”号探测行星的一些成果请参阅本刊1987年第1期《“旅行  相似文献   

2.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6月8日报道 :自2002年3月以来 ,有大量消息报道 ,说美国NASA的火星探测器“奥德赛”几乎已肯定探测出火星上存在水冰 ,并指出水冰处于距火星表面仅几厘米的地下 ;有人问 ,NASA在1976年曾发射“海盗2号”在火星着陆 ,那时并没有听说探测到火星上有水 ,现在却这么肯定火星上有水冰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弄清究竟 ,于是有许多研究人员开始日以继夜地设计新的火星着陆器 ,都想成为第一个钻穿火星地表并挖出地下水冰的探测器的设计者。其实 ,尽管火星上有水的消息令人振奋 ,但并没有任何证实火星…  相似文献   

3.
最近太阳系里可真是热闹,太阳系里到处是来自地球的“客人”。这不,随着“德尔塔”火箭“呼哧——”一声巨吼,出访水星的“信使号”探测器乐颠颠地出发了! 1974年,美国向水星发射了“水手10”号探测器。“水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4日,格林威治时间17时07分(北京时间5日1时07分),美国航天局发射的一艘“火星探路者”号飞船,在火星的阿瑞斯平原顺利着陆。这艘飞船是1996年12月4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经过长达4.94亿公里的长途飞行,历时7个月到达火星的。这是继1976年美国“海盗”飞船降落火星考察以来,时隔21年,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再次在火星登陆。消息公布后,引起世界科技界的极大关注,亿万群众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时事概览     
美“勇气”号登陆火星经历近7个月约5亿公里的太空飞行,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穿越火星大气层后,于北京时间1月4日12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这是在日本“希望”号探测器登陆失败、欧洲“猎兔犬2”号登陆器登上火星至今下落不明的背景下完成的,因而意义尤为重大,也再次点燃起人类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激情。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或许存在支持生命的条件。探索火星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长远看,对寻找地球之外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家园也不无裨益。但火星探测以难度大、失败率高而…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顺利进入飞往火星的轨道.并于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2年的火星探测之旅.2012年9月27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好奇”号火星车日前发回的图像显示,一些火星岩石中含有火星古老河床碎石,表明火星表面确曾有水流淌过,这表明火星也曾有过生命存在的某些条件.这一发现对科学与宗教这两种不同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火星,我来啦     
正当当当,好消息!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升空,向遥远的火星进发。7月28日晚间,它传回一张地月合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已经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踏上新的征程,意义非凡,鼓舞人心。今年7月,同期发射的还有美国"毅力"号火星车、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3个国家之所以都选择这段时间,并非凑热闹,而是为了抓住最佳发射时机。  相似文献   

8.
艰难的历程     
火星是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地球很近的行星,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征途上前赴后继。火星探测器"凤凰"号作为首个在火星极区着陆的探测器,再一次向寻找火星生命发起冲击。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9,(3)
每隔两年有一次拜访火星的机会。19916年12月,美国发射了"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两艘探漏飞船,它们于1997年飞抵火星,给人类带来火星表面图像和新的信息,在全世界掀起空前的火星热。两年之后的1998年又掀起探访火星的高潮。从1998年7月到1999年1月美国和日本相继发射了3艘探测飞船,竞相拜访火星。如今,火星就像它的名字那样,真的"火"起来了。火星有水吗?飞船上天找答案关于火星上有水的说法,可以追溯到早期天文学家观测火星表面时发现的纵横交错的"运河",人们甚至据此猜测火星上有人居住。后来的天文观测证实,所谓的"运河"是一种错觉。"水手9号"等探测飞船进一步发现,火星上气候恶劣,氧气极少,由此火星有水的说法也就沉寂下去了。但是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飞船在火星的阿瑞斯平原着陆,发回的  相似文献   

10.
从地形图看火星激荡变化的过去 “火星快车号”是欧洲空间局(ESA)于2003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装有高分辨率立体相机,现在仍继续在轨道上拍摄火星表面的照片。巨大洪水的痕迹、偶然重合的环形山、地下岩浆形成的不可思议的隧道等等,本文将介绍火星上趣味十足的景观。  相似文献   

11.
1996年,科学家们继续向自然界深度和广度进军,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1、在航天领域,美国航天局在30天之内连续两次向火星成功发射了“火星环球勘测者”号和“探路者”号探测器,揭开了人类向火星进军的新篇章。2、美国科学家发现地球固体内核比地球旋转速度快,这可能有助于理解地球磁杨形成的机理。科学家们还认遗传学上证实了生活在太平洋底近沸点水中的微生物扬氏产甲烷球菌是地球上第三种生命形式。这一发现可能会填补生命诞生和进化过程中的研究空白。3、在医学研究方面,英国科学家终于确认食用患有疯牛病的牛肉是感染克一雅氏病的…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5,(2):61-61
1月12日,美国宇航局按计划将“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7月4日,“深度撞击”探测器将发射一发探测“炮弹”与“坦普尔1号(TEMPELI)”彗星在距地球1.32亿公里处相撞。此次撞击将首次获取大量彗核碎片,为人类探究太阳系起源提供新的线索,也为地球遭遇小天体撞击时“转守为攻”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13.
美国:今后一段时间,每隔26个月,美国将发射一个火星探测器。其中,2005年将发射一个名叫“火星侦察者”的轨道探测器,它能够拍摄到火星上相当于一个足球大小物体的图像;2007年,美国一共将开展四项针对火星的探测行动。其第四  相似文献   

14.
去年4月发射上天的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今天3月1日发回的照片,让科学家们看到了水的曙光——火星表面和浅表面层中可能存在丰富的水。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03,(7):12-12
2003年6月2日.欧洲宇航局研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陕车”空间探测器由俄罗斯“联盟-FG”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价值3.5亿美元的“火星陕车”无  相似文献   

16.
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1996年适逢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100周年。这一年,科学家们继续向自然界深度和广度进军。航天领域:美国航空航天局在30天之内连续两次向火星成功发射了“火星环球勘测者”和“火星探路者”探测器,揭开了人类向火星进军的新篇章。进军地下:大有收获。美国科学家发现地球固体内核比地球旋转速度快,这可能有助于理解地球磁场形成的机理(爱因斯坦认为解释地球磁场是物理学领域难题之一);科学家们还从遗传学角度证实生活在太平洋底近沸点水中的微生物杨氏产甲烷球菌是地球上第三种生命形式。这一发现可能会填补生命诞生和进化过程中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7.
欧洲空间局于2003年6月发射的“火星快车”(Mars Express)是它首次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携带有一台“高分辨率立体照相机”(HRSC),拍摄到了火星非常清晰的三维图像。在这些图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火星上过去的水流和火山活动留下的痕迹。本文就来介绍火星快车获得的这些图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根据美国未来学家、科幻小说大师克拉克的小说《2001:太空奥德塞》命名的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去年4月7日发射升空后,经过4.6亿千米、200多天的长途跋涉,于去年10月24日进入火星轨道,开始了为期两年半的火星探测。“奥德赛”此次拜访火星有四项任务:  相似文献   

19.
引言30年来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创造了一系列的世界第一。例如:1957年首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加加林首次驾“东方号”飞船上天,人类进入了空间时代;1962年发射了世界第一个火星探测器;1963年捷列什科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空间的妇女;1965年利昂诺夫乘“上升”2号飞船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空间行走活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知     
美国发射最新火星探测器8月4日,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由一枚德尔塔2型火箭发射升空,开始飞往火星。"凤凰"号长5.5米,宽1.5米,共有三条腿支撑。它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携带了一整套专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