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分子设计原理,对苯丙(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配方工艺进行优化,重点考察了引发剂、乳化剂及功能性单体的用量对苯丙胶乳的粒子形貌、储存稳定性、粘度及粘结强度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苯乙烯)∶m(丙烯酸丁酯)≈1∶1,引发剂和功能性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单体总量的0.3%和2%,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使用,并采用引发剂滴加工艺,制备的胶乳具有较好的纸塑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2.
涂料用丙烯酸酯-苯乙烯超微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一次加料法、两段滴加法、单体预乳化法等操作方式,论述了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酸酰胺等单体及单体量等组分因素和氨化反应对丙烯酸酯-苯乙烯超微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降凝剂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作为柴油降凝剂.以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丙烯酸酯):n(苯乙烯):n(马来酸酐)=9:1:1、引发剂质量分数0.8%、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8 h为最佳条件,降凝剂收率为64.15%,降凝剂质量分数为0.1%时,研究的3种柴油组分油的凝点分别降低了10,5,7℃,具有良好的降凝效果.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酯-苯乙烯核壳结构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段乳液共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苯乙烯复合乳液。研究了聚合配方和工艺条件,如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加料方式及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DSC)等方法初步探讨了该共聚物具有核壳结构,并对该共聚物乳液进行了化学、机械、冻融、稀释等稳定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由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所组成的三元共聚物(ASA)在高温条件下易变形、低温条件下的耐冲击能力差的缺欠,以ASA为主原料,选择不同种类的相容剂、填料、抗氧剂、润滑剂,探讨了不同组分和配比的助剂对ASA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种相容剂POE-g-MAH与RPS以比例7∶3进行复配,同时添加按照如下特定加工工艺制备的自制填料:将凹凸棒土和叶蜡石按比例5∶2进行混合,在440℃煅烧3 h,冷却至室温后在球磨机中研磨2 h,过筛(筛孔尺寸6.5μm),再经过体积分数为0.09的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进行表面处理,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ASA树脂,能够显著提升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 由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水性乳胶漆已成为涂料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国内外的情况,认为苯乙烯——丙烯酸酯乳胶漆光泽高,耐候性好,耐水耐碱性强,可做防锈漆的基料;漆膜硬度高,也可做工业用漆。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原料来源广阔,因此苯——丙有光乳胶漆的发展很有希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水为溶剂,以苯乙烯、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共聚制备了合成树脂乳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苯-丙乳液内墙涂料及外墙涂料。对所制得的乳液及内外墙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对比。并通过大量对比实验研究,给出了乳液及内外墙涂料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铁(Ⅲ)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环己烷羟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铁(Ⅲ)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并以UV-V IS,IR,ICP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聚物模拟细胞色素P450催化环己烷羟化作用,发现该共聚物具有比未以高分子负载的铁(Ⅲ)卟啉高很多的催化活性,循环使用多次后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以铁(Ⅲ)卟啉周围微环境的观点讨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改性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掺量、基础油环烷油掺量以及加工温度对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性能的影响,分别以SBS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长纤维聚酯毡、聚乙烯膜作为浸涂材料、胎基和隔离材料,采用高温溶胀、剪切工艺,制备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结果表明,当改性剂SBS的质量分数为15%,基础油环烷油的质量分数为20%,加工温度为180℃时,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SBS)共聚物改性沥青在严寒地区的低温性能,以SBS改性沥青为基础,掺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octyl phthalate, DOP)和己二酸二辛酯(dioctyl adipate, DOA)2种增塑剂,采用弯曲梁流变(bending beam rheometer, BBR)试验对未老化与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olling thin film oven test, RTFOT)条件下各沥青低温性能进行测定,并通过低温连续分级温度、松弛时间等指标评价沥青的低温性能,结合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探究增塑剂对于沥青性能变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增塑剂可明显降低SBS改性沥青的劲度模量,提高蠕变速率,改善效果随增塑剂掺量增大而提高。对比老化前后沥青指标发现,增塑剂可降低S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性能差异。在相同增塑剂掺量条件下,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DOA对沥青低温性能改善效果最佳,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DOP抗老化效果最好。低温...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水溶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自由基型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二元、三元和四元系列丙烯酸酯共聚物,对它们的水溶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分子量、亲水性基团含量及反应条件对共聚物水溶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共辐射接枝法改善聚四氟乙烯车削板的粘接性能。论述了聚四氟乙烯·苯乙烯·丙烯酸体系辐射接枝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包括单体混合物组成及某些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掺量是决定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抵制市场上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掺假现象,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SBS改性剂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整理总结,其中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即红外光谱法、荧光显微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热重分析法、提取分离法、双键滴定法以及电位滴定法。系统梳理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化学检测方法比传统的物理方法精确度高。由于SBS含量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采用单一的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出改性剂的含量,因此结合各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叉检测方法理念:红外光谱法作为基础的定性判断,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改性剂含量测定,最终通过其他物理手段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4)
一、引言ABS是一种具有抗冲强度高,加工性能好,原料丰富等优点的通用工程塑料。乳液接枝共混法是目前生产上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便于调节ABS橡胶含量、易于控制所混入丙烯腈一苯乙烯(AS)性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合成对一苯乙烯磺酸盐的方法.用β-苯乙醇为起始原料,先制成β-溴乙苯,经过氯磺化、水解和消除,制成对-苯乙烯磺酸盐.我们将对-β-溴乙苯磺酰氯的水解和消除合并成一步进行,可以提高产率及质量.用气体三氧化硫在有机酸存在下直接磺化β-溴乙苯,经过消除,得到对-苯乙烯磺酸盐,产率和质量也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粘合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研究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胶乳粒子的制备工艺及影响乳液性能的因素,成功地合成了以聚氨酯(PU)为壳、丙烯酸类单体(PA)为核的核-壳结构乳液。胶乳平均粒径为 100nm,且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聚乙烯与己烯-醋酸乙烯醋共聚物共混,用正交设计研究二者聚合物的比例及添加剂松香和石腊等因素对粘接性能的影响,获得一种对金属及塑料等粘接力强的热熔胶粘剂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9.
磷酸二氢钠催化合成α-呋喃丙烯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糠醛为原料合成中间体α-呋喃丙烯酸,然后在NaH2PO4.2H2O催化下分别和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α-呋喃丙烯酸甲酯、α-呋喃丙烯酸乙酯、α-呋喃丙烯酸丙酯、α-呋喃丙烯酸丁酯、α-呋喃丙烯酸戊酯.研究了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因素对收率的影响,产物结构经IR,1HNMR,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以1,6-己二醇、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与亚磷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CuSO4/NaHSO4为复合阻聚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酸值测定和FT-IR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带水剂、阻聚剂、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酸醇比(丙烯酸/1,6-己二醇,物质的量之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丙烯酸/1,6-己二醇为2.5,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1.5%,阻聚剂用量(占丙烯酸用量,%)为8.5%,带水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65%,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80~90℃.在此条件下,产物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收率可达93.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