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基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芸  樊可清 《科技信息》2008,(2):209-210
小波分析用于信号去噪的过程中,关键的就是阈值的选取和阈值的处理方法。系统介绍了四种阈值处理函数和四种阈值选取形式,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研究,将去噪后的信号进行比较,得出阈值去噪方法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对变换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分类,提出了基于多阈值的去噪方法。该方法利用非抽样小波变换的冗余性来寻找小波系数之间的依赖关系,把变换后系数分成与图像细节特征相关的系数、平滑区域相关的系数以及噪声相关的系数,对不同的系数采用不同的阈值处理策略以改进去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去噪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较好的保留了图像特征,而且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峰值信噪比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波分析的改进软阈值去噪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Donoho等人提出的软阈值法和硬阈值法的缺点,并在二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阈值去噪方法--改进软阈值去噪法.该方法很好地结合了软、硬阈值法的优点,同时又可以有效去除低频段的噪声.讨论了改进软阈值法的原理,给出了其模型;通过实验将新方法与传统的软、硬阈值法的去噪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新方法的去噪效果在时域和频域上都优于传统方法,而且信噪比更高.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硬阈值、软阈值小波去噪算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阈值函数,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硬、软阈值去噪方法相比,基于新的阈值函数的小波阈值方法能够得到较小的均方误差,并提高了重建信号的信噪比,且去噪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近似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具有抗噪能力的图像阈值分割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图像阈值分割在图像分析和图像识别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Brink所提出利用一维相关系数对图像进行分割的方法推广到二维。该方法除了考虑系数的灰度信息外,还考虑了像素点与其领域的空间相关信息,理论与实践表明,该文方法在进行图像分割时有很强的抑制噪声性能,比一维相关系数法好。  相似文献   

6.
动态称量信号小波变换强制性阈值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离散小波变换阈值去噪仍保留较多的噪声或者产生不期望的震荡等问题,通过对离散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效果分析,提出适合动态称量信号特点的强制性阈值去噪方法,建立强制性阈值去噪分解重构算法,并应用MATLAB语言实现.试验表明:动态称量信号去噪后得到的质量值稳定性较好,相对误差在-1.5%~2.0%之间,且动态称量信号数据处理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种新型小波阈值函数的信号去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波硬阈值函数和软阈值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阈值函数.该函数综合了硬阈值函数和软阈值函数的特征,并且具有良好的数学特征.选择合适的参数,其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采用局部阈值规则选择阈值,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新阈值函数对去除高斯噪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D.L.Donoho和I.M.Johnstone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构造了一个新的阈值函数.与传统的硬、软阈值函数相比,该阈值函数克服了硬阈值函数不连续的缺点,且同软阈值函数一样具有连续性,便于进行各种数学处理;同时还克服了软阈值函数中估计小波系数与分解小波系数之间存在着恒定偏差的缺陷,它具有硬、软阈值函数不可比拟的灵活性.仿真结果表明,新的阈值函数的去噪效果有效抑制了在信号奇异点附近产生的Pseudo-Gibbs现象,无论是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在信噪比增益上均优于传统的硬、软阈值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昆  翟维 《科技信息》2009,(29):34-34
信号去噪是信号处理中的常见问题。本文介绍的基于收缩阂值的小波去噪法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途径。该方法采用小波分解、小波系数阈值修正及小波重构三步即可达到良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阈值的地震信号去噪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信号去噪处理是地震勘探所要解决的一项主要任务,提高地震信号信噪比也相应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由heursure选取阈值和软阈值函数对测试信号、合成地震信号及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二次小波分解分层量化处理,与常规小波阈值去噪相比,对含有高频分量的信号,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在基于图像的指纹识别系统中,图像二值化中的动态门限值的确定方法。通过对几种传统门限值确定法的分析,得出传统确定门限值方法在数学计算上的弊端,进而引出基于探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确定门限值的优点,并给出了基于概率与统计学上的推导过程。这种恒虚警概率条件下的动态门限值确定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完全适应于计算机求解。因此,将该种理论与现在的处理技术和手段相结合,能够很好地满足指纹识别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方向图的动态阈值指纹图像二值化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一种基于方向图的、具有动态阈值的指纹图像二值化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指纹图像本身方向和灰度变化的特点,在保持指纹特征基本不丢失的情况下,可直接从指纹源图像中得到二值化图像,一次性完成一般图像 处理中的平滑、增强、二值化的过程。实验表明,此方法对于不同质量的图像都有着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基于链的父亲结构树描述和存储网页信息,采用Htmlparse和基于正则表达式的描述方法,设计、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基于单元识别的网页信息抽取算法.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网页信息抽取方法能提高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利用电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选取6种电沉积溶液及各项试验参数,设计了利用电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试验装置,比较不同溶液中试件表面和裂缝的沉积效果,结果表明:在所选的6种电沉积溶液中,ZnSO04,MgSO4和MgCl2溶液可取得较好的沉积效果,试验采用的装置对于利用电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阈值图像分割的人脸识别方法.在灰度级别下,基于图像分割中的Fisher准则,利用Fisher函数的类间均值最大、总类内方差最小的原则,自动获取待检测图像所对应的最佳分类阈值,并根据所得的动态阈值进行肤色分割,然后再根据阈值解码器,实现肤色似然图的二值化,得到肤色分割后的二值化图像,从而检测到包含有人脸的肤色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肤色分割性能,能够在负载复杂背景下实现肤色区域的精确分割,提高人脸检测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能量原理对混凝土轴拉试件的稳定开裂条件进行了讨论.根据本文和其他研究者的试验,对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条件,轴拉、弯拉和劈裂三种拉伸试验方法对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已通过了试验验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和过盈装配的方式,建立了混凝土保护层非均匀锈胀开裂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首先在与钢筋接触的左右两侧10°~30°范围内形成包含数条微裂纹的裂纹带,对称于钢筋的中轴线背向发展,随着锈蚀程度的加深,在裂纹带形成一条斜向的主裂纹,从而导致保护层产生"楔形"破坏。通过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提取了锈胀裂纹长度,发现裂纹长度与钢筋锈蚀率之间呈指数关系,指出裂纹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萌生区、扩展区和平缓区),应以裂纹进入平缓区的钢筋锈蚀率对结构进行评估,并给出了界限判据。与广惠高速公路沿线桥梁保护层剥落病害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考虑裂缝比路面背景更暗的特点,采用结合赋时矩阵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路面图像分割和裂缝的粗提取;利用裂缝比杂质面积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形态学的连通区域提取算法,通过计算每个区域包含的像素数量,采用阈值方法剔除杂质,实现裂缝的精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裂缝粗提取方法的平均检测率和虚检率分别为92.43%和47.67%;综合方法平均检测率和虚检率分别为91.1%和7.68%,显著提高了路面裂缝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齿轮在啮合过程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会在齿面产生剥落等故障,严重影响齿轮啮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导了轮齿剥落故障时齿轮啮合刚度计算公式,研究了时变刚度计算方法,建立了轮齿剥落故障的齿轮啮合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同时研究了缺陷尺寸和输入转速对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引入包络谱信息熵的方法对缺陷时齿轮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齿轮故障分类等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0.
对非线性系统故障隔离的参数区间法进行了研究,将非线性系统故障隔离的参数区间法加以推广,并用以解决非线性系统执行器故障的隔离问题.采用单连接机械人作为仿真对象对参数区间法在非线性系统执行器故障隔离中的有效性仿真验证,通过在单连接机器人模型上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用于非线性系统执行器故障隔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