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调查了阜阳师院大学生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我院部分大学生人体蠕形螨感染率较低,感染大多为毛囊蠕形螨,少数为耳螨及两者混合感染,两种螨体的感染度都属轻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65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同时对面部皮肤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在较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18.11%,男性(21.00%)女性(15.38%)男生与女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囊蠕形螨为71.42%,感染皮脂蠕形螨为26.89%,两者混合感染为1.68%;鼻部,额部和下颌部螨虫感染率分别为77.31%(92/119),30.25%(36/119).35.29%(42/119);结论:本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较为普遍,感染多为毛囊蠕形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玉林师专1991年和1998年两次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校人体蠕形螨感染率由1991年的21.94%上升到1998年的34.35%,差异非常显著(X~2=24.06,P<0.01)。感染者的面部皮肤多以痤疮样、鼻部潮红、皮疹和痒感等症状出现,提示蠕形螨的感染呈上升趋势,并与某些人体皮肤病的发病具有密切联系,应引起对蠕形螨防治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吉首大学学生当中取样调查152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蠕形螨感染与性别的关系、不同部位感染蠕形螨的情况及两种蠕形螨在人体的感染率.结果表明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各为40.4%和37%,面部以鼻部感染率最高为65.1%,其次为额部60.4%,颊部44.8%.  相似文献   

5.
人体面部蠕形螨感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154人进行了人体面部蠕形螨感染检查.检查结果.总感染率为45.45%;其中男性感染率为45.83%,女性感染率为44.1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酒渣鼻感染率为100%,痤疮感染率为81.25%,健康人感染率为27.28%,酒渣鼻和痤疮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皮肤健康人(P<0.01).初步检查结果表明酒渣鼻和痤疮与蠕形螨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部队学兵各类螨虫感染情况,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某部学兵2456人检查蠕形螨和疥螨感染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学兵蠕形螨感染率迭50.6%,以毛囊蠕形螨为主,疥螨感染率1.3%,以南部地区来源为著。结论:学兵训练时要宣讲相关皮肤科知识。注意个人卫生、改善行为习惯,做到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大理州永平县龙门乡中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并分析感染的原因。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211名中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观察其面部皮肤状况。结果:蠕形螨总感染率为6.16%;男生感染率(7.34%)高于女生(4.9%);感染虫种多为毛囊蠕形螨,少数为皮脂蠕形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8,P<0.05);采用清水、香皂、洗面奶、药皂四种洗脸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6,P<0.05);学生住校与住家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2,P<0.05);面额部的检出率高于其他部位,且油性与中性皮肤较干性皮肤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P<0.05)。结论:永平县龙门乡中学生面部存在蠕形螨感染的情况,应加强对学生面部蠕形螨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蒙药中筛选杀灭人体蠕形螨的有效药物.方法:选用荆芥、苦参等8种蒙药煎剂,制成100%浓度进行体外杀螨实验,并与已知有效杀螨药物甲硝唑作对比.结果:天南星、湿大蒜及苦参将螨全部杀死时间为15h,荆芥及辣椒为22h,藁本为24h,花椒及蔓荆子为28h;甲硝唑对照组为22h,空白对照组存活时间为42h以上.结论:天南星、湿大蒜及苦参煎剂具有较好的杀螨作用,天南星的杀螨效果优于2%甲硝唑水剂.  相似文献   

9.
酒渣鼻病皮肤组织病理改变与蠕形螨寄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三种类型酒渣鼻病皮肤组织病理改变,研究人体蠕形螨与其所寄生的皮肤组织病变的关系,为有效治疗酒渣鼻病提供可靠依据。在酒渣鼻病患者面部皮损处扩大的毛囊和增生的皮脂腺中检查出大量蠕形螨成虫、若虫和虫卵,皮肤组织病理改变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结果表明,蠕形螨寄生与皮肤组织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是酒渣鼻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提示,治疗酒渣鼻病应采取杀灭螨虫和抑制炎症反应等综合治疗措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蠕形螨的感染状况,以山西长治医学院2012级69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透明胶纸法对学生面部蠕形螨进行取样,同时就居住环境、皮肤类型、面部疾病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蠕形螨总感染率为28.0%;同宿舍(69.7%)与不同宿舍(30.4%)间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皮肤类型中,油性、混合性皮肤蠕形螨的感染率最高,干性皮肤最低;面部皮肤有疾病的感染率(35.5%)比面部皮肤健康者的感染率(23.0%)高;男女之间、是否公用洁具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居住环境、皮肤类型和皮肤疾病与蠕形螨的感染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