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钻孔冲击试验方法的介绍,以及对钻孔冲击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存在一个临界压力,可作为发生冲击地压的应力条件的判据.用RFPA软件对煤样钻孔冲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钻孔冲击试验得出的临界压力.随着施加在煤样上的载荷增加,钻孔冲击次数显著增多,冲击强度增大.在临界压力附近,钻孔冲击前后的应力降及声发射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2.
廖育武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1)
对直升机旋翼刹车过程的研究是飞机试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针对传统机械惯量式试验系统的诸多不足,在旋翼刹车系统电模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旋翼刹车试验电模拟控制系统.该系统选用直流电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源,用小飞轮代替旋翼,通过调节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来模拟旋翼的工作,对旋翼刹车过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直升机旋翼刹车试验要求,并可缩短试验周期,降低试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似材料试验方法对大安山矿房山区采区的冲击地压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得出以顶板岩断裂位置位移和方向及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时间和地点,为工作面后续开采提供预测和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地震工况下的抗冲击性能是保证结构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抗冲击分析及模拟试验来检验结构的抗震性能.本研究通过建立结构抗冲击模拟跌落试验平台,设计了一款力传感器,具体采用"静标动用"法对某装置冲击力进行测量.为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在试验的基础上使用动量定理对其进行理论验证,同时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冲击过程进行模拟.对比试验、理论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发现,"静标动用"法在本研究问题上测量精度较高,满足工程实际要求,具有一定的测试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对HXD3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牵引传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V/v接线牵引变压器的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这种典型牵引供电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交流传动牵引负荷的特点,并且指出了牵引负荷对电网造成功率冲击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总体测辨法的建模思路,运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回归原理,建立交流传动牵引负荷的非机理模型。仿真建模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交流传动牵引负荷的冲击特性和负荷特性。 相似文献
6.
等强度梁动应变冲击试验测试仪的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等强度梁动应变冲击试验测试仪器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其中一些关键技术。动态和静态信号分别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于动态信号,经仪表放大器、低通滤波器以及12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转换器输入中央处理单元,软件上采用平滑滤波算法来消除干扰信号;对于静态信号,经仪表放大器、直接输入12位双积分型12位A/D转换器,软件上采用平均滤波算法来消除干扰。另外还采用了最新电源监控芯片X5045既可以监控程序防止程序跑飞,又可以在掉电时保存重要参数和数据。 相似文献
7.
防雷座椅台架试验是通过跌落试验台模拟防雷座椅在受到爆轰波冲击的过程的一种试验方法,对防雷座椅动态性能测试与缓冲性能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爆轰波的波形特点,提出一种用于防雷座椅台架试验的冲击波形模拟方法,并建立了波形发生装置的设计与调试方法。本文基于具体试验过程,给出波形的设计原理、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法,通过具体试验数据,提出波形的调试与修正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多项试验当中进行验证。最后,结合具体试验过程,给出波形发生器的调试过程,并给出试验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处理方法。结果证明,该冲击波形模拟技术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可用于防雷座椅台架试验。 相似文献
8.
9.
输电线路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特性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面系统地分析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特性对于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可靠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相似理论采用模拟试验系统地模拟了各种因素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冲击接地电阻随冲击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减小,随几何尺寸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壤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加。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律均与火花区的形成与发展有关,具有非线性特征。本次试验研究的土壤电阻率从100Ωm到5103Ωm,变化范围大,在国内外文献中没有报导。试验采用的接地装置包括了各种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常用的结构,使研究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惠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
我院研制的“中小型水田机械室内复合负荷模拟试验系统”为我国水田机械国家级试验检测,新产品开发及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可靠的室内模拟试验装备.该试验装备采用机电液一体化高新技术,结合我国农机行业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负荷模拟试验,不仅代替了受季节、耕田限制的漫长的田间耐久试验,而且在室内可以快速进行水田机械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大大缩短新产品试验周期,节约了大量田间试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在小尺度范围内揭示磨料水射流的作用机理,对工作压力为250 MPa时磨料射流在靶距为3.0 mm处的断面上的射流中心、射流外缘以及两者平均速度进行计算.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厚度的钢板在上述3个速度下进行冲击计算.结果表明:边缘处由于磨料速度较小,对钢板的冲击产生较小的形变,钢板表面出现微小的破坏,磨料被反弹;磨料速度在平均速度附近时对钢板的冲击使钢板出现较大的形变,且表面的破坏较明显,此时磨料颗粒嵌入到钢板内;在射流中心处由于磨料的速度较高,直接将钢板穿透,钢板的形变量比边缘处磨料作用时的更小.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试验,利用光学轮廓仪对实际切割断面的粗糙度进行显示以验证模拟结果,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级气体炮和锰铜压力计测试技术,对C100级混凝土试件在一维应变条件下的冲击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混凝土的高压状态方程参数,研究了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由于冲击过程非常短暂,层裂往往发生在试件内部,导致层裂现象很难观测到,通过数值模拟,文章展现了试验没有观测到的层裂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以三峡库区的滑坡规模和典型河道为原型,以1:200为正态相似比进行滑坡涌浪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在对比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考虑滑坡涌浪的产生过程中发生在近源区以内的水舌和首浪2种水体雍高,并分别阐述两者的特征和区别,完善冲击涌浪的概念。将水舌的最大高度和水舌长度作为2个特征量,分别运用方差分析法和逻辑回归分析法,得出其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并拟合经验公式;以抛物线型作为水舌运动的轨迹方程,在已知水舌高度和水舌长度的情况下,预测水舌拍打到一定宽度河道对岸的高度。以大堰塘滑坡和千将坪滑坡涌浪分析为例,对比本文冲击涌浪公式和潘家铮公式。计算结果表明:潘家铮公式计算结果较首浪高度偏大,较水舌高度偏小;而本文公式计算的冲击涌浪高度以及抵达至对岸的爬坡浪高度与实际情况较一致,充分验证了应用本文公式进行三峡库区库岸滑坡涌浪预测分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真实反映混凝土材料劈裂拉伸力学性能,基于应变片法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混凝土平台巴西圆盘试件进行了劈裂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加载角对试件起裂方式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并对试件破坏过程进行了扩展有限元模拟,同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用于测试混凝土拉伸力学性能的最优加载角.基于此得到动态劈拉下3种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劈裂拉伸应力-径向应变曲线及抗拉强度、极限应变、拉伸敏感系数等参数的应变率效应.结果表明:20°加载角可以保证圆盘在中心起裂,用于测试混凝土劈裂拉伸性能最为可靠.在高应变率下,混凝土动态力学参数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裂纹沿试件受力方向扩展、贯通直至试件沿加载直径方向劈裂为两半,破坏面表现为骨料破坏,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微机及单片机组同,进行分层控制的电力负荷无线控制系统,详述了其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及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7.
负荷车电涡流缓速器加载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更真实反映被试拖拉机牵引特性,对负荷车加载系统进行了改进,建立了负荷车加载系统传递函数模型。以牵引力载荷谱随机信号为输入,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加载系统进行动态加载控制,以输出不同类型的作业载荷。对系统响应特性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道路试验验证,证明加载系统的有效性。在该控制模式下系统仿真载荷输出延迟0.12s,最大超调量为3.1%;路试载荷输出延迟0.22s,最大超调量为4.2%。试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的系统输出载荷对输入载荷具有更好的跟随效果,比传统PID控制响应性好,开发的负荷车加载系统输出载荷能够较好再现拖拉机实际牵引载荷。 相似文献
19.
对接地体在不同含水率土体中进行雷电压冲击特性模拟试验,分析不同含水率土体对应的冲击电压响应波形特征,得到了不同含水率下的冲击电压降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单一含水率的土体中,电压降呈现出两端多、中部少的分布规律,其中输入端电压降最大;随着土体含水率的增加,输入端电压降比值减小.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通过提高土体局部含水率以改善接地体冲击电压降分布规律的措施.改善后的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电压下输入端土层含水率的提高能够明显改善电压降的分布,主要表现在输入端电压降比值显著降低,且输入端土层含水率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7050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的试验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激光冲击强化7050铝合金的试验,建立激光冲击强化的有限元模型,实现激光冲击强化的数值模拟,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取得较好的一致.在不考虑各冲击参数之间交互作用的前提下,模拟研究冲击参数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密度小于一定阀值条件下,表面残余压应力最大值随激光功率密度增加而增加,超过阀值之后,表面残余压应力最大值减小;表面残余应力最大值和残余压应力层深度随着脉宽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增加光斑半径对残余压应力场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对深度方向残余应力场的改善;多次连续冲击强化对残余应力场的改善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