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鲁迅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个独具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的人物家族——“狂人”家族。我们之所以把他们归为一类,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特别是命运都有相同之点,即:不满现状,要求改变现实,他们都有一颗不安的心灵。这个“狂人”家族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初期的生活图景,成为历史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品成功地描绘了在封建统治压迫下辗转哀鸣的农村妇女形象,对愚昧守旧的落后者则尽情暴露;对贪婪、冷酷的自私者无情批判;对封建礼教者的牺牲者无限同情;对初步觉醒的反抗者热烈赞颂。  相似文献   

3.
鲁迅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浓重的色彩,塑造出风格迥异的众多妇女形象:可怜的女人、抗争的女人、幼稚的子君和恣睢的女人。作者给予了这些受旧的社会制度和传统习惯所凌辱歧视的妇女以极大的同情,并唤起读者对社会对女性的深沉思索。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鲁迅的小说有着重要的地位,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同时,鲁迅也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创始人。虽然《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不是中国家族小说的典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所反映的鲁迅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弊端的批判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5.
小说《孔乙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在很短的篇幅中融入了鲁迅对人性、文化人自我定位以及生存本质的美学思考。论文论析了该小说在思想方面所具有的三重意蕴,体现为社会结构下的人性反思、人与文化关系的两难悖论、对生命"原初痛苦"的悲剧性揭示。  相似文献   

6.
在蘩漪身上,既有资产阶级新女性的反抗个性,又兼具“旧式女人”忍让屈从的封建意识。痛恨旧的婚姻,又无法摆脱它;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又迷失了自我,这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  相似文献   

7.
加缪认为,"荒诞"是人与世界唯一本质的联系。在荒诞的世界中,人存在的意义变得虚无。当人们清醒地认识荒诞时,荒诞就开始了。人与世界、社会以及自身的对立和冲突,使人处于绝望和荒诞之中。他主张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困境,面对荒诞通过反抗去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给世界和人生赋予意义,在强烈的悲剧情景中实现对荒诞的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创作思想、取材角度、艺术风格等三方面,对鲁迅与茅盾的农村题材小说进行了比较,从而探讨这两位现实主义大师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两种风格各异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过客》中的“过客”“少女”“老翁”三个人物的形象内涵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是鲁迅内心三个“自我”的象征。而鲁迅小说中那些主体感情色彩极浓的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无疑和鲁迅的精神内涵一脐相连,他们身上大致体现了鲁迅的思想发展变迁历程,折射了鲁迅在不同时期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甚至人生经历。这里将鲁迅笔下主体性极强的人物分为过客型、过客——老翁型、少女——过客——老翁型三类。紧扣过客的精神内涵,重点论述前两类人物类型,阐释他们的“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的生存方式和“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高度浓缩的创造形象、表达感情的立体语言。“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礼记、学记》)在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比喻在修辞学领域中始终放射着奇异的光彩。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更是运用比喻来加强艺术表达效果的巨匠。一提起鲁迅先生笔下的比喻,人们往往想到他的杂文。的确,先生杂文中的比喻运用,可谓妙语联珠。以狗喻人,既有貌似公正、笑容可掬、独自得了中庸之道、不偏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西方文化与哲学角度探讨了时间与空间(场景)的关系,认为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充分利用意象的功能,建构了自足自慰的审美时空,在繁复的空间(场景)意象中表现曾在的时间。她常使用一些空幻易逝的声音意象来比拟时间,铜香炉、镜子、家具等古旧的器物也成为其小说中独特的时间场景,人物似乎也可以成为富有时问性的场景。家族公馆包括楼上、卧室、后花园等封闭感很强的传统意义上的“内室”也融入了时问的凝滞感,成为消耗、吞噬生命的黑洞。照片作为一种时间性的空问场景意象记录的是过去。  相似文献   

12.
祥林嫂、子君、刘和珍是鲁迅笔下颇具代表的女性形象。这三位女性所处的时代、生活状况、斗争方式不同。笔者对以上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是逐步发展的,鲁迅的"女性观"是不断进步的。  相似文献   

13.
《行人》和家庭小说都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家庭小说的女主人公多为"贤妻良母"的理想形象,《行人》中的阿直则处于贤妻良母和"新女性"之间。家庭小说中的家庭风波多起因于外部的破坏,丈夫多注重妻子肉体上的"贞操";《行人》中的一郎则因不能把握阿直的内心和灵魂而苦恼,家族制度的重压酿成夫妻双方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人日记》所产生的精神境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是站在五四新文学立场上揭露这个吃人的社会、吃人的历史以及礼教下的中国人心之黑暗;但反过来,他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张扬的人道主义、人性至上、现代文明,也表示了深刻的怀疑。读《狂人日记》我们能够举一反三地来看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达到的一个最高的精神水平。  相似文献   

15.
言志与缘情是中国古典文艺本质的双重规定.金庸武侠小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武侠刻画人生.以人性人情融合凸显作品生命意识,处处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学言志与缘情的哲理思想,从而使他的武侠小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底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问题,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关键性论题之一。该论题在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主要论说有:黄帝说、稗官说、史传说、唐宋说、诸子说、神话说、休息说、方士说。20世纪末学术界又提出“多源说”。此说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和萌芽提出新的见解,在当今学术界中,引起较大反响。本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进一步阐述“多源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艳情小说的发展,在明代达到了高潮。它真实地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并从多方面多角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文章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了明代艳情小说发展兴盛的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原因,肯定其存在的文化与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晓声对鲁迅小说的承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鲁迅《阿Q正传》和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在对农民历史命运的思考方面,可以窥见高晓声在创作思想和方法上与鲁迅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19.
郭福平小说深受其青少年时代人生经历的影响,即在创作中总体上是用一种“乡下人”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和人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