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建设: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之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他认为:中国是个农业社会,80%以上的人是农民,农民中差不多又都是文盲,必须对农民进行教育以提高其素质。教育针对的是“愚、穷、弱、私”四大问题,需运用“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加以解决,并通过“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教育方式加以实现,最终达到在对民众进行教育的同时建设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斯大林同志在“论工人阶级同盟者农民”中也说过“我们要采取一切办法来提高农民的觉悟,教育他们靠近我国的革命领袖——工人阶级,这样我们就会使农民成为我国无产阶级更坚定更可靠的同盟者“因此对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来说,对自己的同盟者农民的教育工作无论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或者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甚至在最后消灭工农差别之前都应该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培训农民骨干,实施“绿色证书”制度是改革、发展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农民教育纳入正规化、法制化的必然趋势。为此,90年代初,农业部在全国范围试点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我县是1992年被列为省绿色证书工程试点县的,1995年又列入全国100个绿色证书工程试点县之一。在试点的实践中我们以发展“一优两高”农业为目标,以培训提高农业生产骨干队伍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把办教育分为“生利”与“消费”两大类,前者是要造就一批为社会创造财利的人才,后者是养成一群消耗社会财富的书呆子、蛀虫。只有坚持前者才叫活的教育,才会有生命力。他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要叫农民自主、自治、自卫。”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中的体制因素、资源与人口因素、农业投入与再生产因素、农民观念因素等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同时应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稳步地改革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关键将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统筹城乡经济,引导农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再生产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农民观念落后也是一种贫困,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农民观念可分为四个层次;转变农民观念,关键在教育,重视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转变农民观念是政府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应改善干群关系,建立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6.
"表现"——21世纪教育的基本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吸收”。但在信息时代由于知识总量剧增,知识的内涵、表现形态特别是储存方式以及传播方式的改变,并且为应对空前激烈的竞争,教育已不只是“吸收”。“表现”应是21世纪教育的基本主题。这里的“表现”,既是一种人本意义的概念,又是一种教育意义的概念,同时又是教学方式或操作层面的概念,从而使“表现”成为一种基本课型,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只有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实现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搞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真正摆脱落后,走向文明,这才是农业、农村、农民的根本和长远的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城里人会在脑海中把黧黑沧桑的脸庞、粗砺龟裂的手、木讷呆滞的表情与“农民”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在中国,里人甚至在相互调侃时常用一个词——农民,用以嘲笑对方的愚昧”、“呆傻”或不合时宜。 可是,你如果把脑海中的那些形象与联系“移植”到美国,受嘲笑的人就会是你了。美国农民也种地,但是他们运用高科技种,而且广泛收集信息适应市场,假借期货手段规避风险,把种地作人生的一大快乐与追求。 在美国是没有“农民意识”这一概念的,美国人不认为存在种由农民这一群体所专有、代表“落后”、值得批判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绿色证书”中的“绿色”原意是指绿色植物,现已引伸为整个大农业。绿色证书是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它标志从事某一专业岗位的农民已具备了从事该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农业技术部门的系统培训、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民持证从业将成为一种制度,而这一制度的建立则依赖于“绿证”工程的全面实施。 显然,“绿证”工程旨在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提高整个农村社会的科技文化素质。由于我国农村幅员广宽,人口众多,特别是直接从事种、养业的纯农户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和运用科技的能力薄弱,所以“绿证工程”建设也是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提出的重大决策。本文试对县级“绿证工程”建设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交错着各种复杂的内外关系, 并且是动态的, 只有把它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进行分析, 才能全面地准确地认识它的功能, 才能搞清: 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的关系;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才”, 还是“财”; 教育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 还是一种产业; “教育产业化”为什么是错误的; 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等等关系和问题。只有唯物辩证地解决了这些既是理论又是实际的问题, 才能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之表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学校化”与学校教育“家庭化”[1],反映的是家庭教育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功能“错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当读MBA“充电”成为企业界一大潮流时,沈阳市的优秀青年农民也走进了大学殿堂。他们一不要学历,二不要学位,三不要安排就业,在大学脱产学习一年后,回到本地区创业,成为新农村运用科技进行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星星之火”。这一沈阳市首创的以高等院校为依托,选拔优秀青年农民进入高校,开展一年制、非学历、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培训模式,引起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于7月19日作出重要批示:“沈阳市选送优秀农民科技示范户到农大接受非学历成人教育培训,成效显著,是一举多得的好做法。建议进一步总结推广并要求和鼓励各地教育、科技部门和农业院校积极探索,为培养留得住的农村新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发展教育,迅速、全面地提高农民素质,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广大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和生产劳动技能为目的,真正牢固地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促进农村各项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侯方元 《科技信息》2012,(1):338-338,378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获得身心的解放,最大限度地接近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境界。教育也应以人格完善、思想自由为其终极目的。现代教育的巨大失误是使教育成为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应包括:“爱”、“自由”、“交往”和“隐性”的原则。考核方式是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三万归一”是上海市闲行区梅陇中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三万归一”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万般 艺,占一席地”。读书是让人求善,行路是让人求真,学艺是让人求美,“三万归一”的教育是一种求善求真求荚的教育理 念,一种符合“三个面向”思想的教育理念,一种人性化的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一、六十余年之回顾 我国教育理论之发展,经历了一条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就近代教育理论之发展而言,早在二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捧着一颗心来”,全身心投入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建设上来,而且获得了辉煌的业绩。在中国,是陶先生第一个认识到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必须以知识和科学唤起农民觉醒,才能改造中国;第一个提出教育下乡,倡导以教育改造乡村落后的经济和落后的思想,第一个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第一个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和教育本身的规律,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第一个从穷国的现实出发,创立了“小先生制”,采用“即知即传人”的方法普及教育;第一个创办试验乡村师范,从实践中提出“教学做合一”、“手脑相长”等教学原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民信息素质培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应当具备“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技能”,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培育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成为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蕴含“五育融合”教育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活教育”思想的内在价值、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理念、育人实践、育人方法、育人思维。“活教育”思想中“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为当代教育改革发展中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应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发展经济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思想道德教育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自我教育与灌输教育的关系;道德约束与制度约束的关系;思想道德教育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农业高校应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科学筹划、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施等资源的优势,在农民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等方面发挥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一、构建农业专家系统,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高校可以发挥在教育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