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企业在原有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化生产方式。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核心,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能减排,改造传统技术工艺,实现企业的生态化转型,需要技术、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本文通过探讨构建生态型企业的法律体系的立法目的与价值,以促进企业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生态化生产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我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思考与行动。经济发展方面。国家提出要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循环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纳入到我国可持续发展体系中来的。循环经济思想落实到工业领域自然就要求工业生态化发展.工业生态化的关键体现应该是资源节约化和污染趋小化。  相似文献   

3.
张吉松  刘晓 《科技资讯》2009,(6):126-127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找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实现形式和技术措施。本文探讨了我国现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要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并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相关技术研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在国家经济体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循环经济政策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的法律保障体系层次丰富、高度重视财税政策作用、加强环保技术引进研发、注重循环经济宣传教育等基本经验之基础上,针对福建省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经济支持、科技教育环境待优化等主要问题,从完善法律保障结构体系、充分发挥经济手段作用、重视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注重民间组织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福建省循环经济政策的优化措施,由此指导、推进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兰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述就发展循环经济这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兰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制约条件,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政策,探讨建立兰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撑体系,以促进兰州市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循环经济模式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物流产业体系的发展为实现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支撑,是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面向循环经济范式的高科技产业必须是循环经济与高科技产业的有机结合,循环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共同发展、互相支撑的两大科技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慧  赵延德  潘保田 《甘肃科技》2006,22(8):4-6,96
以节约和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为前提,本文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析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清洁生产为主的企业模式;以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生态工业、绿色服务业等为主的产业模式;在企业模式和产业模式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建立甘肃省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最终实现循环社会模式。最后笔者从政策体制、技术支撑、生产消费观念等方面,提出对策来保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不同层面的顺利运行,以便促进甘肃省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和循环经济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我国目前还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及其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以具体分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为前提,结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进一步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石兆 《山西科技》2010,25(4):2-3
现代物流指在"传统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行于现代科技条件下和现代市场环境中的新型物流,绿色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的主要发展方向;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现代物流的绿色化及闭环化趋势完全顺应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体系已成为国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依靠技术进步实现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指出钢铁企业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切实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完善产业(企业)发展战略,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条件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大中型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钢铁企业的经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强劲的增长板块。集聚优势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开始得到政府及企业的重视。基于循环经济对产业集聚区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梳理我国产业集聚区内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循环经济视角下产业集聚区发展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制度构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优质经济的有力工具,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制度的支撑。结合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政府制度构建与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在联系,研究我国政府制度构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几点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政府制度构建的政策建议,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国内外环境的需要,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立法和制度体系,形成社会合力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循环型社会的建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 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上有扩大趋势,旅游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格局特征明显.2) 整体上贵州省东南部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优于西北部地区,空间结构实现了从“贵阳-黔东南”双核结构向“贵阳”单核结构的转变,贵阳市“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3) Moran's I为正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局部自相关随着时间的变化,H-H型的市州数量变少,L-L型市州数量先增后减,L-H型数量从无到有,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离散型发展趋势.4)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和经济水平对山地省区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空间回归模型SLM检验发现,政府投入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控力表现最为强劲,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水平等动力因素保持持续正向驱动,科技创新助推智慧旅游建设由负转正,交通条件因区域协作不充分转为负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区域差异及据此进行区域划分是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客观需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经济模式,也与具体区域的基本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区域差异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区域分类,确立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技术模式,对于顺利推进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及合作博弈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倡导资源、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区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效率。为实现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从交易性因素和非交易性因素两个方面对影响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合作博弈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判定;最后,给出了促进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几点对策:这对于煤矿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至为关键,科技经济融合成为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选择.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科普化配置在政策支持、主体动力、转化渠道、产业融合等领域存在的困境,探讨其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沟通科学与公众、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  相似文献   

20.
生态足迹法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方法是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指标定量分析城市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可以为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确凿可信的依据。通过生态足迹指标,分析了传统线性经济的不足,阐明了循环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并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法进行了分析,反映了该市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重点。对我国其它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