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海湾战争到2月16日已进入第31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自开战以来已总共出动各型飞机7.6万架次,从海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280余枚,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伊军事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空袭。这半个月来,多国部队重点轰炸了伊军指挥控制中心、核生化设施、机场飞机掩体、防空设施、后勤补给线、桥梁、弹药库、通信设施、地地导弹发射装置和部队集结地等。  相似文献   

2.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为自己的第19个省。此后,联合国安理会共通过了12个相关决议表示谴责和强烈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美国立即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财产,禁止与伊拉克的金融交易和贸易往来,并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对伊拉克境内和伊军和其在科威特的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空袭,“沙漠风暴”行动开始。这次军事行动从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共历时42天,分为空袭和地面进攻两个阶段。2月26日,伊拉克宣布…  相似文献   

3.
美军屯兵伊拉克南部,既威慑周边国家不要趁虚而入,以虎视眈眈伊拉克内部举世关注海湾停战后美国与伊拉克军事代表团的旨次接触。3月3日海湾当地时间上午11:30,由盟军控制的伊拉克塞夫万空军基地内戒备森严,地面布满坦克,空中直升机在盘旋。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美军海湾部队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和阿拉伯海湾联合部队总司令哈立德·本·苏丹中将,代表多国部队同以一名中将为首的伊军代表团举行了停火后的第一次会晤。  相似文献   

4.
云集海湾的多国部队主要由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精锐之师组成,它目前在海湾已形成对伊拉克的包围态势,并进行了多次以提高协同作战能力为宗旨的联合作战演习。表面上看这支由20多国组成的大军就等一声令下便要隆隆出击了。然而事情比人们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多国部队在协调行动和发挥整体力  相似文献   

5.
7月上旬闭幕的北约首脑会议作出了一项颇有新意的决定:北约将放弃“前沿防御”战略,组建一支新的规模较小,但更为机动的多国部队。西方队”、“欧洲军”等。据报道,多国部队就其性质而言是北约范围内的多国部队。建立多国部队是改造北约组织和军事体制的重要一步。多国部队的组建规模将根据欧洲常规裁军谈判进程和苏联军事威胁下降的情况而定,设想第一步先组建由多国师一级部队参加的多国军级部队,第二步再组建多国师级部队。美国以核力量和后勤支援部队为主参加多国部队,英、法的核力量则作为特殊组成部份。后者不仅用于保护英、法本土,而且将其保卫范围扩大到整个欧洲。多国部队将主要部署在  相似文献   

6.
海湾开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空军几乎以每天7000多架次的频率大规模全面而猛烈地轰炸伊拉克,而伊拉克空军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抵抗,几乎未与多国部队空军进行正面交锋。这说明伊空军明显处于劣势和守势。  相似文献   

7.
美国用别人的钱打胜了海湾这一仗。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和西方世界的一员是一定要掏“腰包”的。海湾危机爆发不久,日本就答应拿20—30亿美元给多国部队,开战后,又承诺为多国部队及海湾战后的重建捐款9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海湾战争一开始,战俘问题就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1月21日,伊拉克方面宣布将20多名美国及其盟国的飞行员送往伊拉克城市居民区和经济设施等处关押,以阻止多国部队对这些地区的轰炸。多国部队方面则表示,伊拉克把战俘关押在军事和战略目标作为“人体盾牌”,  相似文献   

9.
为阻止多国部队的地面进攻,伊拉克不惜代价地在伊沙边境和科沙边境修建了两条人工障碍防御带,每条防御带纵深300多米,设有四五道防线. 多国部队如果在这一地区发动地面进攻的话,他们首先遇到的是一道三四米高的人造沙堤.人造沙堤既可阻挡步兵前进,又可迟滞坦克和装甲车的进攻.一旦坦克和装甲车费劲地爬上沙堤,底部易受攻击的部位便暴露出来,反坦克无火力便可集中攻击。  相似文献   

10.
对战争作了充分准备,设计了多种方案海湾开战后,多国部队方面曾大肆对轰炸伊拉克的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当时从新闻媒介中得到的印象是多国部队的初战大捷:伊拉克的空军几乎被全歼,通讯联络系统瘫痪了,导弹基地和生物、化学武器库被摧毁了,精锐的共和国卫队也大部分被消灭了。然而,军事分析家们现在普遍认为多国部队方面过于乐观了。18日,当伊拉克连续向以色列和沙特  相似文献   

11.
美国MI主战坦克参加了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地区部署了数千辆坦克,其中MI坦克就占了1/3,成为坦克作战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机器人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大显身手后,美军越来越重视其在战场上的应用。据美军新闻媒体报道,在伊拉克战争中,一种名叫“派克博特”(Packbot)的机器人在建筑物中搜寻隐藏的伊军士兵、清除地雷和诱饵,完成了许多无法用人工替代的任务。  据美国陆军快速装备部队特别项目处的陆军上士提姆·索斯透露,在一次攻打纳杰夫的战斗中,在美军的遥控下,一台“派克博特”进入纳杰夫的伊拉克农业中心大楼,搜寻认为藏在里面的伊军士兵。为了尽快让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空运到伊拉克,美军第101空降师的工兵们又遥控这种机器人检查伊军遗留在纳杰夫机…  相似文献   

13.
常言道:“一山不能容二虎。”自从第一次海湾危机爆发后,全世界都关注着海湾,关注着多国部队两司令——一个是沙特任命的联军司令哈立德,另一个是美军司令施瓦茨科普夫。集结沙特的多国部队实际上有两个司令,几十万大军究竟由谁来指挥成为了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在海湾,多国部队正对伊拉克进行急风暴雨般的空袭,双方导弹穿梭往来,这个战场吸引了世人的极大注意。与此同时,被称为有别于陆、空、海战的第四种作战形式,即心理战也在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事实上,美国的心理战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实施,并贯穿于战略指导和战役战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郑达庸 《世界知识》2013,(17):50-52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2月,多国部队逐渐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消灭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驻军.2月28日,多国部队和巴格达宣布停火,海湾战争宣告结束.3月1日,国内给我指示:客居开罗的中国驻伊拉克使馆的“五人留守小组”返回巴格达.指令一到,刻不容缓.我和中国驻约旦大使张德良通电话,得知伊拉克驻约旦大使已经约见他,提出希望中国大使尽快返回巴格达.伊方表示,将协助中国大使一行返回巴格达.  相似文献   

16.
2月24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格林尼治时间凌晨1时,海湾地面战爆发。海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地面部队在海空军火力支援下,对伊拉克军队发动了自二次大战以来规模最大之一的地面战争。当时交战双方的军事规模基本是这样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76万(?)(其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情况看,多国部队仅靠空袭是不能把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的,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已必不可免。为准备发动地面攻势,多国部队仍在继续向海湾地区增兵。至1月29日,美国集结的地面部队已达37万人,其中包括海军陆战队9万人。  相似文献   

18.
美军在海湾战场部署的50多万大军,80%是靠空中力量运送的。在42天的作战中,美军共出动飞机近11万架次。美军巨大的运输机群和大型运输舰,迅速完成了800多万吨作战物资器材和武器弹药的运输任务,保障了多国部队的作战和生活用品的供应。对此西方军事评论家指出:“如果没有‘西班牙航空母舰’(指美在西的军事基地)的有力支援,多国部队制定的海湾战争战略,不可能会于1月17日顺利实施,并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相似文献   

19.
4月22—24日,伊朗在濒临霍尔木兹海峡的阿巴斯岛海域附近进行了代号为“圣地之路”(或“耶路撒冷之路”)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据报道,伊军共出动了20多万人(包括革命卫队及志愿人员)、180—200艘各式战舰(包括最新式的导弹驱逐舰)以及大批战斗机和直升机参加演习,演习的内容包括试射各种新型地对空、地对海和地对地导弹。海上演习  相似文献   

20.
海湾战争前后共进行了42天,其中多国部队的空袭持续了38天,地面战仅进行了100个小时就出现了美胜伊败的结局。美军战斗死亡人数仅为63人(非战斗死亡52人)。战争以这样一种状况告终,武器决定论的观点便流行起来,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