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采用反应挤出法,实现了小本体聚丙烯(PP)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共聚合反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P-IR)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发生,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接枝物的接技率。研究发现在反映挤出过程中,小本体PP-MAH可以发生官能化反应,也可以是接枝上一定长度的MAH支链的反应,以及MAH的均聚合反应及小本体PP的降解反应,只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反应起主要作用,接技共聚物的接枝率强烈地依赖于所加单体MAH.引发剂的用量及挤出反应温度,确定了最佳共聚合工艺条件:单体MAH用量5-9g/100gpp。引发剂用量0.5—1.0g/100gpp,反应温度215—230℃。  相似文献   

2.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固相合成以及酸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增加聚丙烯 (PP)极性的方法很多 ,最常用的是熔体接枝法 ,但是它的最大缺点是无法得到高接枝率的极性 PP。该文研究了马来酸酐 (MAH )固相接枝 PP的方法 ,通过对反应方法的优化得到了接枝率较高的 MAH接枝 PP。与通常采用的熔体接枝法进行对比 ,固相接枝法是一种有效的得到高接枝率 MAH功能化 PP的方法。分析了 MAH固相接枝PP产品中酸酐含量 ,将滴定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结合 ,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定量分析测定酸酐含量的工作曲线与公式 ,可用于快捷表征酸酐功能化聚丙烯中的酸酐含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和熔融接枝技术制备了可反应性相容剂HDPE-g-ITA和HDPE-g-(ITA co-St),借助气相色谱和热重分析技术,确定了熔融接枝工艺和工艺参数。应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接枝物的化学结构,证明熔融接枝过程中部分羧基脱水生成酸酐;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结果表明,衣康酸(ITA)的接枝能力较马来酸酐(MAH)强,引入第二单体苯乙烯(St)对提高ITA的接枝率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尼龙合金的发展及研究讨论了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过程中研究接枝物对PA6/UHMWPE合金的增容作用PA6/UHMWPE的配比为90:8、增容剂UHMWPE-g-MAH用量为15份时,PA6/UHMWPE合金的冲击韧性及综合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蜡在溶剂中的溶解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聚乙烯蜡(PEW)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解时间和残留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PEW分级精制体系,并应用该体系对HDPE(5000S)副产物进行了分级精制。通过对分级精制样的红外吸收光谱、酸值、熔点(熔融范围)、平均分子量和白度测定结果表明,该体系是完全能够达到分级精制目的的。  相似文献   

6.
光接枝表面改性聚丙烯膜固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表面光接枝改性,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在聚丙烯膜表面分别接枝一层聚丙烯酸(PAA)、聚丙烯酰胺(PAM)和马来酸酐(MAH),然后分别在上述接枝层表面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固定。采用称重法、付立叶红外光谱仪、水接触角测试仪、紫外 可见光谱等测试手段对表面改性效果和固定的蛋白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经MAH、AA和AM接枝改性过的聚丙烯膜表面可以固定BSA。而且固定效果率比较为:MAH>AA>AM。  相似文献   

7.
以醋酸纤维素(CA)为基体树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为接枝单体,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75~200℃进行熔融接枝.以红外光谱表征法确定了接枝反应的发生,研究了引发剂、接枝单体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接枝单体及其用量对接枝CA材料热稳定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DCP添加量为0.4%时接枝率最高;随着MAH添加量的增加,接枝率随之增加;CA-g-MAH较纯CA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熔体黏度下降,熔体流动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 HB-co-4HB)]和顺丁烯二酸酐(MAH)为原料,通过微波辐照制备P(3 HB-co-4 HB)-g-MAH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仅(DSC)和热物台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辐照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接枝率对P(3 HB-co-4 HB)结晶形态、亲水性以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MAH可与P(3 HB-co-4 HB)发生接枝反应,实验所得接枝率达0.30% ~0.78%:且接枝率越高,P(3 HB-co-4 HB)-g-MAH的球晶尺寸越小,亲水性越好,熔融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相接枝技术,以马来酸酐(MAH)为单体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接枝功能改性,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本文研究了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对改性HDPE/PTFE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光纤保护套管的配比。  相似文献   

10.
在转矩流变仪中用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双单体熔融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制备POE-g-(MAH/St),作为聚丙烯/甘蔗渣木塑复合材料的相容剂,探讨了POE-g-(MAH/St)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能的影响.接枝率测试和红外分析表明,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已经成功接枝到POE上.SEM分析表明,POE-g-(MAH/St)改善了甘蔗渣颗粒在PP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和界面相容性.当复合材料的投料质量比为m(PP)∶m(甘蔗渣)∶m(POE-g-(MAH/St))=100∶30∶1.8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方法制备改性材料,通过FTIR确定了EAA-g-MAH的生成,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助剂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偏光显微镜(PLM)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研究聚合物结晶行为,发现形成晶粒减小,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进行了热性能分析,发现接枝后熔融温度几乎不变,结晶能力降低,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按ASTM标准测定聚丙烯(PP)以及PP接枝马来酸酐(MAH)的产物(PP-g-MAH)、PP接枝丙烯酸丁酯(BA)的产物(PP-g-BA)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失重分析(TGA)等方法测试它们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MAH或BA接枝后都不仅能保持PP主链的α晶型,而且都带进极性基团C=O基,促使MAH接枝产物(PP-g-MAH)或BA接枝产物(PP-g-BA)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从而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都大于PP,并且当温度高于442℃时热稳定性也都大于PP.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用5DXC付里叶变换二工外光谱仪研究测定聚丙烯中马来酸酐接枝量的方法.对峰面积和峰高宏指令法及定量数据包法进行了评估.我们认为峰面积宏指令法对聚丙烯中马来酸酐接枝量的測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马来酸酐作为反应单体,用熔融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蜡(PPW)上接枝马来酸酐,以其接枝产物为原料接枝聚乙二醇(PEG)合成PPW-g-PEG接枝共聚物.采用IR, DSC,TG对所得的聚合物进行表征,红外谱图分析证明聚丙烯蜡与马来酸酐发生了接枝反应,该中间体也成功与PEG发生了缩聚反应,TG检测表明该产物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酸值测试表明分子量为1000的PEG聚合物反应最完全,且该分子量的改性接枝物的熔点降低最多.  相似文献   

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ft yield and the effect of hexafiuorobutyl methacrylate graft treatment on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silk fibers wa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photographs (SEM),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Raman spectrum, 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WAX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nd amion aci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line regions of grafted fibers were hardly affected and the fiber fission occurred on the cross sections of grafted fibers. The surface of fibers was covered with a high polymer film. The Raman spectrum showed there was little change in the conformation of grafted fibers which mainly remained β-sheet conformation. The IR of the grafted silk fibers showed new absorption of bands occurred which belonged to the stretching-vibrationabsorption-peak bands of Vo-o and VC-F of aliphatic ester species. The CF3-, -CF2- and -CFH- grafted silk macromodecul were verified in the NMR spectrum. The amion acid analysis indicated fluoride monomers were inclined to graft with TYR, ARG and CLU silk fibers.  相似文献   

16.
纳米AlN润滑油抗磨添加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聚合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低分子量的无规聚丙烯链(a-PP)上,制备a-PP-g-MAH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并应用其对纳米AlN粉体进行表面修饰改性.对合成的改性剂、改性前后的纳米AlN运用FT-IR、TGA、接触角、沉降实验等方法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当接枝率为2.69%的大分子改性剂用量为9%时,对纳米AlN粉体表面处理效果最好,有效提高了它在润滑油中的悬浮分散性.当改性的纳米AlN粉体以0.3%质量分数分散于润滑油中时,可以3个月不沉降,润滑油的极压值由1000N提高到1300N;电镜照片显示,其对摩擦副表面起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