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QCD求和规则研究D+→K-0l+lν衰变过程,计算D→K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精确.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实验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2.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 →π0lv~l衰变过程,在计算D →π0跃迁形状因子过程中,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tw 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最后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最近的实验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Kl(v)l衰变过程,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由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最近的实验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文章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Kl■珓衰变过程,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由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最近的实验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通过QCD求和规则研究D+→K0l+νl衰变过程, 计算D→K跃迁形状因子, 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 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使计算结果更精确. 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实验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6.
首先引出目前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在众多的实用计算方法中主要介绍了弦线模量法;同时,介绍了有限差分法计算软件FLAC 3D以及该软件在计算地基沉降时的步骤,得到直观的沉降云图.通过对一个实际工程的计算对比,发现FLAC 3D和弦线模量法这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地基沉降量结果之间的误差不到1mm,满足地基设计的要求,且FLAC3D有限差分法计算地基沉降量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直观性和简便性.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交通量计算方法适用范围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多车道高速公路在不同交通组织条件下的行车状态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提出对该方法进行改进的计算模型Q'AADT=(CD1N1/K1D1 CD2N2/K2D2)·fx,并对模型的各个参数取值进行了探讨.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沪宁高速公路拓建工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了智能大厦系统建设中的多目标投资决策分析问题.通过对智能大厦建设中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的全面综合的叙述和分析,对于A、B、C3个设计方案,选取了6个评价准则,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指标体系,通过对用户和专家的调查和评分,将分目标在相对总目标的前提下两两比较,得到比较矩阵.通过权重计算得到准则层的权重为(D1,D2,D3,D4,D5,D6)=(0.168,0.189,0.187,0.05,0.15,0.256)T,方案层相对总目标的权重排序为(A,B,C)=(0.381,0.404,0.215)T.由计算结果知,方案B权重最重,其次是方案A,再次是C.所得判断矩阵都满足一致性要求,误差均小于0.1.  相似文献   

9.
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了智能大厦系统建设中的多目标投资决策分析问题.通过对智能大厦建设中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的全面综合的叙述和分析,对于A、B、C3个设计方案,选取了6个评价准则,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指标体系,通过对用户和专家的调查和评分,将分目标在相对总目标的前提下两两比较,得到比较矩阵.通过权重计算得到准则层的权重为(D1,D2,D3,D4,D5,D6)=(0.168,0.189,0.187,0.05,0.15,0.256)T,方案层相对总目标的权重排序为(A,B,C)=(0.381,0.404,0.215)T.由计算结果知,方案B权重最重,其次是方案A,再次是C.所得判断矩阵都满足一致性要求,误差均小于0.1.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采他函数正则化方法计算D+1维时空中平行板内电磁场的有限温度Casimir效应,得到自由能、熵和Casimir压力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高温和低温情形的极限结果.在D=3情况下,通过数学变换,可回到文献中利用格林函数正则化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色散介质的移位算子时域有限差分方法(SO-FDTD).通过将色散介质的介电常数写成有理分式函数形式,推导出时域中电位移矢量D和电场强度E之间的关系,将此方法应用于计算电磁波在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与ZT-FDTD方法计算的结果相比, SO-FDTD方法的计算精度得到了证实,数值结果进一步显示出这一算法计算效率高,消耗的计算机资源少.  相似文献   

12.
依据FLAC3D所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结合软土弹粘塑性流变模型,给出了具体实施的程序框图及编写概要.通过对侧向卸荷蠕变试验的数值模拟,并与FLAC3D内置的修正剑桥模型的计算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弹粘塑性流变模型所得到的结果更能反映软土的蠕变规律,从而验证了二次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使用三维离散余弦变换 ( 3D DCT)对运动图像进行压缩解压的新算法 .在此算法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 80位 3D DCT硬件核 ,通过并行连乘连加运算加快计算速度、三维转置存储体消除矩阵转置耗时、中间寄存器消除中间计算结果的存取时间等综合手段 ,达到高速处理目的 .FPGA实现的时序模拟表明 ,采用这种算法可以对现有制式的电视图像进行实时压解处理 .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非线性程度的简化土层剖面和日本KiK-net台网的台站场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FLAC3D和DEEPSOIL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通过对比地表反应谱和地震动峰值,验证运用FLAC3D软件进行一维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计算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简化土层剖面计算中,FLAC3D与DEEPSOIL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虚假共振现象导致DEEPSOIL非线性频域分析的地表反应谱峰值大于FLAC3D与DEEPSOIL时域分析的。在台站场地土层剖面的计算中,非线性场地的计算结果较黏弹性场地更为接近实测值。刚性基岩模型的计算结果在短周期范围较为准确,而采用露头运动参考点的柔性基岩计算结果在长周期范围内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Klu^~l衰变过程,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由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最近的实验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化合物Ce_3Rh_2Ga_2和Ce_3Rh_3Si_2的晶场效应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D.Kaczorowski等人磁化率倒数—温度曲线的模拟,得到了稀土化合物Ce3Rh2Ga2和Ce3Rh3Si2的晶场系数、分裂能和相应波函数,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计算表明:Kramers离子Ce3+基态简并部分消除得到了双基态.  相似文献   

17.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D →(K-)0π 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αs修正的硬胶子和软胶子交换部分.计算结果表明,在D →(K-)0π 衰变中,软胶子交换部分不能忽略.并计算了该衰变过程的分支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洽迭代求解Hartree方程得到各组态下的轨道波函数。以此构造组态波函数为基矢,对氦Rydberg态1snd组态的^1D—^3D谱项分裂值进行了多体微扰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对于由同科电子构成的组态,由于没有相应的^3D谱项,所以由此计算得到的二级以上单态、三重态的能级修正值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的全息AdS/QCDρ介子分布振幅,利用完整QCD光锥求和规则计算了D→ρ半轻跃迁形状因子A1、A2、A3、V,并与以前基于传统分布振幅的光锥求和规则、格点计算及最新CLEO实验给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所给出的跃迁形状因子整体上与CLEO实验给出的结果符合的更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对D→ρlν半轻衰变进行了研究,计算了D+→ρ0l+ν、D0→ρ-l+ν的衰变宽度并结合分值比的最新实验测量值抽取了CKM矩阵元Vcd.利用D0→ρ-l+ν过程抽取的CKM矩阵元与当前世界平均值符合的很好,D+→ρ0l+ν对应的结果也在误差范围内与世界平均值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定子无铁芯轴向磁场永磁(AFPM)电机中绕组涡流损耗计算的准确性,首先推导了该电机的3D磁场解析模型,并利用3D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其次,结合3D解析磁场分析结果,对样机的无铁芯绕组涡流损耗进行了分析计算,不仅考虑了磁密3个方向分量及各方向谐波分量,还对绕组进行了轴向分层,考虑了轴向位置对损耗的影响;最后,对样机进行了实验测定,将基于3D解析磁场计算的无铁芯绕组涡流损耗结果同经验公式及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3D磁场特性、谐波成分及轴向分层的涡流损耗计算方法大大减少了计算误差,在所研究转速范围内比经验公式计算值均高出34%左右,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