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合成一些新的有机磷化物,组成为(ArO)PhP(s)Y(Y=Cl、NCS)。测定了mp、IR、HNMR并进行了元素分析。Ia的除草活性尚好。  相似文献   

2.
3.
该文用PH电位一滴定法研究七种稀土离子(La^3+、Ce^3+、Pr^3+、Nd^3+、Sm^3+、Gd^3+、Y^3+)与硫代脯氨酸的配位作用。在I=0.15(NaClO4)的条件下,在25℃、30℃下分别测定了稀土硫代脯氨酸配合物物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4.
七种稀土硫代脯氨酸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文合成了七种未见文献报道的稀土与硫代脯氨酸的配合物,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测定、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确证配合物的组成为RE(tcH)3(NO3)3.nCH3OH(RE=La、Ce、Pr、Nd、Sm、Gd、Y;n=1、2),并对其成键部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干燥的氮气氛保护下,首次合成了9种稀土与3-苯基-5-(呋喃-2)吡唑啉二硫代甲酸配合物RE(S2CNC13H11NO)Cl2)(RE=Gd-Lu,Y)。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u(Ⅱ)与新试剂乙二醛双缩-4-烯丙基-3-硫代氨基脲的显色反应,该反应生成1:2的红色配合物。Cu(Ⅱ)在0-4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4×10 ̄4L.mol ̄(-1).cm ̄(-1)。该法用于测定水中微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YANEX272,HA)从硫酸介质中萃取锌(Ⅱ)的热力学,考察了磷酸三丁酯(TBP)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CYANEX272与锌形成ZnA2,ZnA2·HA和ZnA2·2HA三种配合物,相应萃取热焓△H°分别为-75.53、-52.71和-29.87kJ.mol-1,依次相差约一个氢键的能量与反应中断裂氢键数目有关。TBP与CYANEX272萃取锌时生成协同配合物ZnA2·2HA·TBP,系由分子缔合物2HA·TBP与Zn(Ⅱ)直接配位产生,协同萃取反应平衡常数15.8。同时还计算得到ZHA·TBP的生成常数31.7(303K)。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YANEX272.HA)从硫酸介质中革取锌(11)的动力学,提出界面区域内化学反应控制机理;考察了磷酸三丁酯(TBP)对萃取的影响,观察到TBP对CYANEX272萃取锌有明显的动力学加速作用.认为TBP与CYANEX272的分子缔合物2HA·TBP直接参与动力学过程,使萃取传质受一个活化能低的相内反应控制,导致萃取过程加速,这一动力学协同过程必然伴随热力学协同萃取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干燥的氮气氛保护下,首次合成了9种稀士与3苯基5(呋喃2)吡唑啉二硫代甲酸配合物RE(S2CNC13H11NO)Cl2(RE=Gd-Lu,Y).通过元素分析、电导测定、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是通过二个硫原子和呋喃环上的一个氧原子与稀土配位的  相似文献   

10.
用乙酸、硫氰化铵与氨基酸反应,得到4个2-硫代乙内酰脲配体S=CNHC(O)CH(R)N↓H,它们分别与Co2(CO)8反应,合成出两类4个三核钴羰基硫簇合衍生物:Co3(CO)7(μ3-S)〔μ-η2-SC=NC(O)CH(R)N↓H(Ia,Ib)和Co3(CO)6(μ3-S)(μ-η2-SC=NC(O)CH(R)N↓H)(:CNHC(O)CH(R)N↓H)(Ⅱc,Ⅱd).对4个族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谱、1HNMR和MS表征,并推测出它们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的磁测量方法研究了Y(Fe0.8Mn0.2)12(R=Y和Nd)及其氮化物的结构和磁性,实验发现Y(Fe0.8Mn0.2)12和Nd(Fe0.8Mn0.2)12在室温下均为铁磁性,其易磁化方向分别沿C轴与锥面,氮化后,晶格常数,居里温度和磁强度显著增加,此外,氮化物的磁晶各向异性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铁次晶格的易磁化方向转向基面,钕次晶格的易磁化方向则转到C轴。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重稀土离子(RE3+)同乙酰水杨酸(Asal)和邻菲罗啉(Phen)的固态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RE(Asal)3·Phen;考察了三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热稳定性、紫外光谱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首次合成钇三元配合物,经过元素与化学分析,确定配合物组成为:YP_3(phen)(P为吲哚—3—丙酸根,phen为邻菲啰啉)。通过化学分析、红外光谱。热谱,~1HNMR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对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中研究了二氯二茂钛与多种化合物在水相中生成的配合物,并就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Y,Y+C和Y+Cr注入H13钢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用MEVVA源引出的强束流Y,Cr,C注入H13钢改善了注入层抗氧化、耐腐蚀和抗磨损特性,探索了表面改性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单注入和Y+C,Y+Cr双注入均能得到表面改性的良好效果,双注入效果略好。表面改性的原因是注入样品氧化前后的结构和合金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上述特性的改善和注入层结构变化、钇铁化物析出相的生成以及铁钇氧化物形成密切相关。这些氧化物经短时氧化(10min)即可形成。由于这些氧化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a_2Na_2Sr_6(PO_4)_6Br_2和Y_2Na_2Ca_6(PO_4)_6F_2。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它们都为单一物相。用Sr_(10)(PO_4)_6Br_2和Ca_(10)(PO_4)_6F_2同晶指标化法进行指标化,结果表明:它们都属六方晶系的磷灰石结构,空间群为P6_3/m。计算了它们的晶胞参数。以Eu~(3+)做结构探针,研究了Eu~(3+)所处晶格的点对称性。研究表明:在La_2Na_2Sr_6(PO_4)_6Br_2中Eu~(3+)占据4f格位,为C_3点群,而在Y_2Na_2Ca_6(PO_4)_6F_2中Eu~(3+)处于6h格位,为C_6点群。  相似文献   

17.
稀土与甘氨酸作用形成固体配合物的研究工作已有许多。但用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作用生成固体配合物的工作尚未见文献报道,而红外光谱的研究也未开展,本工作在水相中制得了La、Ce、Pr、Nd、Sm、Eu、Gd、Tb、Y共9种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固体配合物,测量了配合物的FT-IR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同时也对配合物配位键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pH电位滴定技术,结合两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地测定了298K和310K及0.1(NaC1O4)离子强度条件下,十五种稀土元素(钜除外的镧系元素及钇)与缬氨酸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目的旨在为稀土──氨基酸数据库建立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9.
用脉冲强磁场测量法和奇点探测法 (SPD) ,研究了电弧炉熔炼方法制备的 1∶12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Y(Fe1 -xCox) 1 1 .3Nb0 .7(x =0 .0 0 ,0 .0 5,0 .10 ,0 .15,0 .2 0 )多晶样品的室温磁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Y(Fe1 -xCox) 1 1 .3Nb0 .7系列化合物的室温 (30 0K)各向异性场Ba 和饱和磁化强度Ms,随Co含量的增加 ,都先增加后降低 .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 Y、La、Ce、Pr、Nd、Sm、Eu、Gd、Dy、Ho 十种丙酮酸稀土化合物的 FT-IR 光谱,对400-2000cm~(-1)的主要红外吸收谱峰进行了归属.400-200cm~(-1)有三个随稀土原子序数递增峰位向高频率位移的谱带,指认为M-O 伸缩振动吸收峰。它们的红外光谱表明,丙酮酸以酸根形式采用螯合桥式三齿方式配位,并且某些谱峰有裂分或拓宽现象。配位键以离子键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