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当今社会正处于制度建设、呼唤公民意识提高的大背景着眼,结合传媒公共空间理论,以及美国公共新闻的探索,从受众角度分析了公共新闻理念对民生新闻可资借鉴之处。具体表现为:受众群体由市民向公民转变;报道中受众主动性增强;报道形式更强调公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周榕  李伦 《科技咨询导报》2014,(12):188-18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不和谐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常态事件。政府只有通过媒体报道实现信息公开,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才能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但目前,一方面,公众缺乏要求信息公开的权利意识,从某种程度上纵容了政府对媒体隐瞒危机信息的消极行为;另一方面,公众由于不懂如何向媒体提供相关信息源,不利于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的具备对于我国公共领域的在建立十分重要,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缺乏公民意识成长的丰厚土壤.新闻舆论作为公共领域的主要建构者,能够在建立和提高公民意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要求和现实需要两个层面探讨和谐社会构建活动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我国当前还存在公民与政府之间缺乏互信、公众参与机制短缺、公众制度化参与意识薄弱等问题,制约了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必须从转变传统决策观念、完善法律体系、建立有效机制等方面,促进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公民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心理基础。在当代信息社会中,互联网媒体的出现对公民人格的培育有巨大促进作用。它依靠巨量的政治信息资源和独特的政治交往方式对政治环境和政治行为产生影响,使得公众的政治参与更加广泛,政治素质普遍提高,政治生活日益世俗化、祛魅化,极大的促成了公众包容意识和宽容精神、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独立主体意识和契约精神的养成,从而促进了我国公众中公民人格的培育与形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全民消防意识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得出要提高消防意识,必须通过国家对消防事业的管理,社会教育培训、社会宣传、公众舆论等,增加公民消防意识,提高遵守消防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社会范围内防御火灾,提高公共消防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简单,信息渠道狭窄封闭,公民无法自由流动,社会心理趋于稳定和保守。改革开放后,中国公民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大大拓展,社会结构出现了显著分化,公民的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提高。面对公众社会心理出现的重要变化,各级政府应该深入把握公众的维权规律,加快行政改革的步伐,引进民间智慧参与公共管理。只有让所有的公民生活的幸福、有尊严,政府才能凝聚全社会力量,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9,(5):55-57
在全媒体兴盛的背景下,公众的表达意识日益强烈,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海量的信息传播不仅影响着我国的舆情环境,还影响着政府的执政环境。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连接政府与外界的桥梁与窗口,第一时间将有效、权威的信息公布于受众,对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和满足公民的知情权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从语言传播属性入手,将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语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军 《科技信息》2010,(33):392-392,419
环境资源作为最典型的公共物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环境问题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有公众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环境权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理基础,公众参与是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主要表现为法律依据不足、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不强、执法力度不够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法律文化的缺失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必须完善立法.健全公众参与环保事业的相关制度:加强教育,正确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强化监管,营造依法整治环境的良好氛围,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年初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明显暴露了我们公民精神的缺失。公民精神内含着公共利益意识、权责意识、互信意识和宽容意识,这些意识的彰显对提高公共危机治理效能不可或缺。公民精神的培育,不仅要调整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发挥公职人员的模范作用,而且要扩展公共生活空间,让公民在实践中知晓和培育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闻传媒的公共领域的建构实质上是媒介公共角色的显现,在实际中表现为媒介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对公共权力进行民主监督。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社会的和谐发展尤为重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经济全面现代化的目标,涵盖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所有方面。我国传媒的公共领域的建构不仅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意义明显,而且也具备了事实上的可行性。当然它也面临着媒介商业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当前电视时政新闻画面语言运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多年一线报道经验,探析如何更好地运用画面语言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时政摄像记者应当充分理解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和时效性,熟悉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考虑观众需求,专注于将时政新闻做精做活。  相似文献   

13.
有关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在近些年成为各种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出于社会责任感的考虑,新闻工作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应该注入人文关怀的因素。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读灾难报道与人文关怀的基本涵义,阐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当代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分析其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改进灾难新闻报道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党和国家为加快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运用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管理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而随着少数民族在发展中“自治”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其对政府政策过程的影响日益显著。而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目标群体(公共政策间接客体)的参与是提高政策过程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所以,对少数民族群体的政策参与问题加以分析,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运用公共政策来推动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海涛 《科技信息》2008,(21):244-244
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将新闻时事英语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本文用心理学、认知论、二语习得等相关理论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新闻时事英语的优势,然后结合现实分析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正面宣传报道中的人应该是全面完整和自由发展的人 ,但在实践之中它经常被处理成道德强化的对象 ,并由此带来如下偏差 :(一 )道德视角误导了公众对政府机构职能的认识 ,道德教化冲击着制度管理的力度和功能 ;(二 )道德强化遮蔽或误伤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阻碍了法律的前瞻性思考 ,淡漠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三 )片面的道德褒扬忽视了全面而美好的人性 ,也催化了不道德的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政府管理过去一直被理解为是一种“权力现象”,政府和人民之间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进入当代社会后,社会环境与媒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民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公共舆论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得到了强化,一个公民参与决策的社会正在逐渐形成。现代传媒是将先进技术与丰富信息进行完美结合的传播载体,它是公众与政府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政府官员只有提高媒体素养,才能利用媒体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实现与公众的有效沟通,提升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之一。它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对社会影响颇大的公共语言行为。时下新闻语言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新闻媒体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用语的纯净。为了使新闻语言沿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具体阐述了新闻语言弊病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希望能给新闻语言的规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者何以成为公共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公共知识分子的显著特征,教育学者以专业研究在学术界立足,由此产生的"专业性"既限制了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也有碍教育学者对公共领域的涉足;但教育问题呈现出的公共性品质,公共问题的强大渗透力,以及典型的体制内公共知识分子的感召力,使教育学者成为公共知识分子既成为必要,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间,受社会巨大变迁的牵引,新闻传播思维方式与报道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打破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呈现出生动鲜活的景观。新闻属性由政治宣传向信息传播本体回归,彰显出专业性、职业性的特点;新闻视角由关注上层政务向关注平民生活下移,实践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新闻内涵由综合性定论性向分析性建构性转换,显示出实在透彻富有深度的品质;新闻表述由抽象空洞的公式化向形象生动的个性化转变,体现出最动感最活跃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