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华  周建社 《科技信息》2008,(34):185-185
如何从伦理的角度揭示科技奥运呢?本文主要从奥林匹克的基本特征和“科技奥运”的内涵出发以及“科技奥运”的提出符合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伦理,体现了奥林匹克最本的宗旨、科技奥运为伦理精神的发挥提供保障来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关于奥运,你怎么看?看似一句广告词,却唤起了理性奥运者共鸣。 2008年奥运属于中国北京,惊叹和唏嘘声随之响起。当国人欢欣鼓舞时,世界仿佛安静了,不是静,而是在等,我们在等,全世界都在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技体育制度框架经历了孕育与初创阶段、尝试性创新阶段、多元化创新阶段.通过对后奥运期我国竞技体育制度框架创新时代背景的分析,认为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制度的改革将提速进入轨道,并对后奥运期我国竞技体育制度框架创新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设计和构想.  相似文献   

4.
 辞职后,回到家乡找工作,经历了很多回大大小小的面试。“上一家企业还不错,为什么要选择辞职?”递过去简历后,大多数面试官第一句话就会问这个问题。接着可能会问“现在谈女朋友了吗,她在哪里工作?”  相似文献   

5.
方兴东的“博客梦”由来已久,可谓“地球人都知道”;但其网站的裁员转型却屡屡创造新闻。作为“博客”概念代言人的方兴东能否成为博客网的合适经营者?博客文化领袖怎样才能转型为成功的商业领袖?而经历了多次辗转之后,博客网此次推出的双头策略,能为这个博客商业帝国加上双保险吗?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05,(11):56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又会是哪些生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呢?美国“探索频道”组织国际权威的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相当惊人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前言     
何静 《广东科技》2008,(11):7-7
2001年7月13日22时10分北京申奥成功。七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北京奥运的开幕——2008年8月8日8时8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也即将来临。“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为我们共同编织了北京2008奥运的锦图。然而,与各种铺天盖地的奥运资讯相比,科技这个幕后“功臣”却显得有些默默无闻。在这场百年盛事中,“科技”为“人文”提供了载体和物质基础、为“绿色”提供了手段和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8.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9):173-173
 为什么人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愁”?为什么高兴时心花怒放,痛苦时又如五内俱焚?为什么一些特殊经历会让人铭记终生?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抑郁的人却越来越多?长久以来,情绪背后的脑神经奥秘一直是个未解的迷,而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胡海岚和她的团队正在慢慢破解这个谜题。  相似文献   

9.
大乱才能实现大治。以目前中国直销行业的混乱状态,这个大治的时间或许就是2008年,将“稳定压倒一切”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政府,岂能让传销在奥运会前如此猖獗?再现1998禁传令后的现象不是没有可能,这或许会持续到2010年世博会之后。被批准的直销企业可能就像1998年能够留下来的,其余的就难说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孔泉 《世界知识》2008,(9):24-25
驻法使馆为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做了哪些工作? 法国是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故乡,巴黎又是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北京奥组委与法国奥委会共同设计了一条能充分反映这些特色的传递路线,包括艾菲尔铁塔、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顾拜旦故居和法国奥委会总部等景点,传递路线28公里。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奥运会从开始举办到现在已经历了113年,这是现代体育运动会经历最长的持续性事件,并且现代奥运会的举办水平不断提高和奥运文化不断的进步。因此,从文化的角度探求其兴盛的原因,对于举办人文奥运,促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大力开展奥运德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高校开展奥运德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运用有效的方法开展奥运德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互助精神、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建设》:丘总,在您二十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您是怎么理解CIO这个职位的?他应该在集团或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发挥哪些作用? CIO职位最先由美国在八十年代提出,经历20多年的发展,近几年中国的一些大的企业也设置了此职位。记得04、05年在复旦读EMBA时,与很多国内企业的董事长、CEO交流,他们提出企业非常需要一位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级管理人员来帮助企业发展,但那时候国内还不太流行CIO这一职位名称。  相似文献   

14.
傅莹 《世界知识》2008,(9):22-23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4月13日发表了您关于奥运火炬传递的文章,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您能否介绍一下发表这篇文章的背景和考虑?  相似文献   

15.
王众 《世界博览》2012,(14):36-39
成功推动了奥运会商业化的萨马兰奇说过:“奥运对于主办国的价值,要等到第四年才能被意识到。”果真如此吗? 今年适逢伦敦奥运会,却让一批中国民企兴奋不已——他们相信在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后的第四年,将会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里程碑式的一年。像“爱国者国际化联盟”这样的企业间联盟,再加上李宁、联想、海尔等有实力的大企业,都希望能在欧洲、东南亚和南美安家落户,享受奥运光环的持续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开学初,有个同学问我:老师,为什么你的鼻子根部和其他老师不同,有一个明显的伤疤?学生问起这个伤疤,勾起了我许多年以前在危急情况下自己救自己的一个难忘经历。  相似文献   

17.
奥运之后 中国地位变没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已深深地留在了国人记忆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会常常想到它。由奥运引出的联想和思考也将是长期的和多方面的。本刊约请几位国际问题名家,就“奥运之后的中国与世界”这个话题,回答读者和编者共同提出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扬云龙 《科技智囊》2003,(10):56-57
体育赞助重要的不是取得赞助权利,而是如何使用这个权利,直到极限2003年8月3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徽揭幕的日子,当中央电视台正在天坛公园直播这个盛典的时候,在北京的国贸饭店里,可口可乐也邀请了国内几乎所有主要的媒体举办一个特殊的发布会。晚上9点,奥运会徽在天坛揭幕,仅仅5分钟后,可口可乐公司举行可口可乐奥运金罐的揭幕仪式,把奥运会徽贴在了可口可乐的包装上,成为北京奥运会顶级赞助商中第一家使用奥运新会徽的公司。随后的情景更像是一部可口可乐奥运大片。刚刚醒过味来的众多记者们被安排到了三辆大巴车里,一路开往可口可乐北京…  相似文献   

19.
一项科技成果从研发到产品、商品,要经历至少十几道环节,在这个技术成果转化链中具有广阔的社会服务空间,需要有专门队伍帮助创新者“过关斩将”。那么这种服务由谁来实施呢?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青奥会成功节俭办赛运作及带给南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首届青奥会的成功和奥运理念的回归,让更多人了解了青奥会的价值所在,本文通过对"后奥运效应"的思考,发掘青奥会奥运本源的回归,突出描述新加坡节俭办赛的成功运作,证明了奥运会没有浩大的声势、没有豪华的场馆、没有排场的仪式依然可以洋溢激情、展现活力、充满欢乐,奥运会的价值并不在于场面多么宏大而是在这个平台上寻求"和平与友谊",所以南京青奥会要借鉴新加坡节俭办赛的经验,回归奥运本源,体现青奥价值,争取再创辉煌,创造更多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