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安市作为中部地区中目前保护较好的生态旅游基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基础.本文就如何以山水体育旅游特色作为六安地区体育旅游业开发的重点进行了探讨,并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角度对六安地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六安地区体育旅游业开发应分别对山上、水上、路上体育旅游项目进行品牌化发展,并以水上体育旅游路线、山区体育旅游路线和红色文化体育旅游路线为资源开发重点.研究结果可为六安地区体育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康秉成  王咏梅 《甘肃科技》2005,21(12):201-203,142
通过对河西走廊地区经济林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就经济林在生产结构、栽培品种、管理措施、市场竞争力和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地区的经济林在发展中存在栽培结构不平衡,品种老化,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旨在阐明制约本地区经济林效益低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了品种改良,均衡生产,优质丰产,无公害生产等可行性措施,以求解决经济林在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六安市、霍邱县、金寨县、寿县、舒城县及叶集区等六地现存的12所武校的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而详细地调查、分析,找出直接影响六安地区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指导六安地区的武校健康发展提供真实而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经济林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一些贫困地区而言,经济林产业已成为许多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文章论述了那坡县经济林产业化发展情况,同时随机挑选了212户农户进行调查,分析南方贫困山区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收入结构以及经济林产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与国家同步,兴衰与人民相联.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作为六安地区一所普通高校,如何在已有的四十年光辉成就的基础上,构画下个世纪的发展蓝图,的确为每一个师专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6.
作者利用巡视我校学生教育实习机会对六安地区48所农村初中教师学历、授课和教学改革以及学生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六安地区农村初中教育近几年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发现存在的不少问题.本文可供教育主管部门今后制定和执行教育发展计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六安区域经济跨跃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欠发达区域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人才是关键。为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更好地为六安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的目的,针对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分析了人才支撑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六安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六安自古产茶,明清为盛。明代六安州开始贡茶,清代因之,六安茶因此享誉明清宫廷。进贡之外,又兴商贸,六安茶由齐、楚、豫、晋诸商转输四方,行销天下。但由于六安邑人耻言工商,制茶技艺落后,丧失了六安茶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六安茶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六安地区耕地利用历史发展变化和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基础上,提出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平衡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六安地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中,我们认真分析区情,感到六安地区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区位比较优越但物流不畅,经济发展较快但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份额偏小,贫困人口减少但扶贫难度增大,劳动力资源充裕但劳动者素质低。要解决这些矛盾,切实把六安经济搞上去,必须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使运城地区成为山西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经济林的迅速发展使果树栽植面积几乎占到耕地总面积的1/4。尽管平原地区广种经济林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但它却违背了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若不及早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我国将会潜伏粮食危机,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六安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也面临着乡村五大振兴的现实挑战。在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助力六安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六安乡村振兴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机遇与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六安乡村振兴注入生机与活力。通过梳理存在的地方高校双创教育、地方政府双创政策、六安乡村双创环境、大学生双创能力等制约因素,提出“高校、政府、乡村、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实践路径,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助力六安乡村振兴和大别山绿色发展的价值发挥。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六安地委、行署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建设工程。首批10个科技示范乡镇分别选自全区5县1市,由六安地区农科所负责具体实施。两年来,在六安地委、行署和行署科委及县、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下,科技示范乡镇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孙银环 《甘肃科技》2010,26(23):11-12
对西固区经济林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了经济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西固区经济林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陇南市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林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六安轴承厂在打好机械工业部布置的产品质量翻身、组织结构优化、开发能力提高的“三大战役”中,对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对技术开发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进行调整,在行署科委的扶持下,创建了六安地区轴承研究所,以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龙成昌  陈训 《贵州科学》2010,28(4):46-52
人工营造大面积的生态经济林是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的重要措施,生态经济林的可持续经营直接关系到石漠化治理工程的成败。本文关注土壤营养特性对生态经济林经营的影响,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花江峡谷成功经营的顶坛花椒林为例,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造林前为荒地和耕地的种地类上人工生态经济林林下土壤的营养背景,各主要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种类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及其垂直变化特性,并重点探讨了未受到应有重视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石灰土金属微量元素有效性低下问题及其机理。本文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林造林树种遴选及后期管护和施肥决策,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牺牲、奉献、创新、争先"为内涵的六安精神是六安人民进行经济社会建设、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六安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与皖西革命是密不可分的,皖西革命是六安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六安精神是皖西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创新。从过程看,皖西革命30年即是六安精神初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内容看,六安精神与皖西革命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历史视角来解读六安精神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其本质,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99年11月,为配合1999—2000学年度六安地区高中毕业班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遵照行署教委有关领导的指示,对99年高考作文命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同时对六安地区的五县一市一区高考作文试卷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本次共抽取样卷20本,其中五县一区抽查文理试卷各一本,六安市(含一中)文理卷各四本.应该说本次的抽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目的在于,通过对99年高考作文命题特征的研讨和六安地区高考作文试卷得、失分原因及相关数据的分析,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区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以期能对2000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做出积极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经济林是我国五大林种之一,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山丹县经济林产业发展乏力,制约了地方经济林产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因此,本论述以山丹县位奇镇为例,深入分析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促进位奇镇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山丹县经济林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