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P204-N205-液体石腊-煤油-HCl液膜体系首次分离富集了锶。经对自来水、饮料和天然矿泉水样品的分离富集,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次提取分离、富集倍数可达10倍,回收率近于100%。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分离富集痕量铜的液膜条件,摸索了一种新的液膜体系:P204-N205-煤油-HCI,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最佳富集条件。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在95%以上,富集倍数高达100倍。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流体重结晶吸附法分离富集紫杉醇粗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重结晶及重结晶-吸附法对紫杉醇粗品浸膏(含Taxol约1.0%)快速分离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重结晶-吸附法1次可快速使粗品紫杉醇浓缩富集10倍左右,分析结果用HPLC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栽培于江苏苏南地区的香粳8618为材料,借助PorapakQ富集、GC分析、柱后感官评定、GC-MS测定,确证2-乙酰基吡咯啉是香粳8618米饭的重要呈香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九龙江流域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九龙江下游地区7种重金属元素(Zn,Cd,Cr,Mn,Pb,Ni,Cu)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分布,积累规律,土壤污染指数,土壤和蔬菜的Cd/Zn比值,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富集率,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Cu,Zn,Cd三种不元素污染较严重,多个样点的土壤污染指数大于1,而元素Pb仅两个样品的污染指数接近于1,区内样点的Cd/Zn值均小于1%,Cd在蔬菜体内积累未达到危害程度,蔬菜对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6.
依据疏水性有机物(HOC)在有机相/水相之间简单物理化学分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浮游植物对HOC生物富集双箱热力学模型。得出浮游植物对HOC的生物富集因子BCF与浮游植物经表面积S,有机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有机物在水中浓度Cw之间皆存在log-log相关性的结论,并且由海洋浮游植物对氢代苯的生物富集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偶氮化合物p-H21C10O-C6H4-N→‖N-C6H4-COOCh,亚胺化合物p-H21C10O-C6H4-CH→‖N-C6H4-COOCh,酯类化合物p-H21C10O-C6H4-COOCh,(Ch as the abbreviation of cholesteryl group)的合成,结构鉴定,以及DSC和偏光显微镜对其介晶性研究的结果,并对中心桥键对介晶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P204-Span80-煤油-HCl和P204-TOA-煤油-HCl液膜体系分离和富集痕量Zn2+和Mn2+,并采用正丁醇化学破乳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其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2%~10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将有机配合试剂1,10-二氮菲、丁二酮肟、1-亚硝基-2-萘酚用于流动注射固相萃取预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检测体系,测定痕量的金属离子Cu^^2+、Cd^2+、Fe^2+、Co^2+、Ni^2+,此方法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应用于海水标样,生物标样和标准钢样的检测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P204-Span80-煤油-HCl和P204-TOA-煤油-HCl液膜体系分离和富集痕量Zn^2+和Mn^2+,并采用正丁醇化学破乳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其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2% ̄102%。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流动载体,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蜡,内相解吸剂等对用液膜分离,富集微量钪的影响,确定了Span80-TTA-液体石蜡-煤油-HCl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和最适实验条件,富集后的钪用偶氮胂Ⅲ法显色测定,富集倍数为10~15,对含Sc2O3为1~5mg/l的水的富集和测定,回收率在98%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1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Ni-Cu/ZnO催化丙烷氢解反应并用化学吸附和磁化率测量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随着催化剂中Cu含量的增加,H2化学吸附量与磁化率均显著下降,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相结合,说明Ni与Cu相互作用形成了原子簇而且Cu富集在表面。同时,Nu-Cu间也存在电子效应,即Cu的d电子向Ni的d轨道进行了转移。丙烷氢解反应进一步表明,Ni-Cu/ZuO中也存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Ni-Cu金属间相互作用以及Ni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甲基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以及水蒸气对高硅分子筛MCM-41进行改性,通过对氮气,水和环己烷的吸附等温线测定,以及XRD对改性后的MCM-41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CM-41除具有一维的直孔道外,还存在微孔或孔壁缺陷;MCM-41表面改性处理后,改变了MCM-41表面硅羟基数,也调变了MCM-41的孔径及疏水程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螯合剂-活性碳镀锌槽液中微量Cu、Pb的富集和洗脱条件,提出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镀锌槽液中微量Cu、Pb的方法,回收率为96%~108%.  相似文献   

15.
在山东平阴地区中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REE总量低,Ce负异常,HREE相对富集;δ30Si变化范围为-0.1‰~0.4‰,δ18O变化范围为+13.6‰~+20.1‰,具有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l-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均属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MnO/TiO2比值、δCe值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深海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16.
黄酒中微量铜,锌的电位溶出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H3-NH4Cl(pH9.2及pH5.6)底液中,采用玻碳电极镀汞膜作工作电极,经阴极电解富集后,铜(Ⅱ)在-0.48V(vs.SCE),锌(Ⅱ)在-1.08V左右呈现良好的氧化溶出峰.峰高对浓度的线性范围:铜为0.1~2.5μg/20mL,锌为0.2~4.6μg/20mL.用该方法直接测定了黄酒中的微量铜和锌.  相似文献   

17.
以焦磷酸根(P2O7^4-)为配体,二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TMABr)为鼓泡剂,对Cu(Ⅱ),Pb(Ⅱ),Cd(Ⅱ)等4种金属离子的浮选分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值,氮气流速、P2O7^4-的浓度、CTMABr的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对浮选率的。到了其最佳分离条件,对Cu(Ⅱ)-Cd(Ⅱ),Pb(Ⅱ)-Cd(Ⅱ),Zn(Ⅱ)-Cd(Ⅱ)等二元组分进行了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18.
用循环氧化法研究了Fe-28Al-5Cr-0.1Zr(at%)和Fer-28Al-5Cr-0.5Nb(at%)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含Zr的Fe3(Al,Cr)金属间化合物在800℃、1000℃、500h循环氧化后形成一个独特的晶须状氧化物层,微量Zr能增加氧化物层与基体金属的粘附性,从而提高了该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而含Nb的Fe3(Al,Cr)金属间化合物在1000℃、350h  相似文献   

19.
用多种微结构分析方法及高温电阻方法研究了原位法制备的Cu-20%Nb(纤维)/Sn复合材料在350 ̄450℃低温热处理中Nb纤维(等效于惰性标记)向背离Cu-Sn合金方向迁移并富集的机理。结果表明:Nb纤维的迁移和热处理过程中Cu/Sn扩散形成ε相时的体积膨胀有关。处于高度拉伸应变状态的Nb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因应力释放而弯折或卷曲则为Nb纤维的移动提供了主要驱动力,使得其富集程度与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螺旋藻富集铜锰的两个试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几组螺旋藻富金属元素的模拟试验证明,藻类对数期pH值由低向高递增(一般pH上升3~4个单位),Eh总是下降(一般100mV~200mV),藻对各种元素一般都有最适生长浓度,Cu2+为0.06×10-6~0.97×10-6,Mn2+为1.46×10-6~8.26×10-6,它们的富集系数因初始浓度差别而有不同,如Cu2+,初始浓度0.10×10-6时则富集系数为96.8,0.65×10-6时则为49.2,当在1.91×10-6时则为124.7;Mn2+,初始浓度为2.44×10-6时则富集系数为15.44,4.28×10-6时则为6.02,15.97×10-6时则为605.4;腐殖质具有极大的富集力,富集金属元素的途径主要有细胞吸收和吸附,藻类生长改变环境成盐沉淀、种种络合物以及迁移再沉淀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