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洪泽湖7条入湖河流的水质动态及其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2008年江苏省泗洪县境内洪泽湖7条入湖河流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综合污染指数、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入湖河流的水质变化规律及水质指标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河流按区位及水系特征可分为西部河流、东部河流、中部河流。1996—2008年间,在研究区西部较短的输水性河流水质呈现显著恶化,但中部和东部的河流水质恶化趋势不显著。(2)区内的水污染主要属有机污染,但不同区位的主要污染物不同。中部河流主要污染负荷为全氮(TN)、氨氮,西部河流主要为石油类、化学需氧量(COD),东部河流主要为石油类、TN;污染负荷存在一定的区位差异。(3)石油类、BOD5、COD、挥发酚和汞等属于相对广域性的水质指标,总体上其变化过程具有较高的区域一致性;而氨氮、TN等多为局域性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上海地区中小河流重有机污染的特点,选择上澳塘进行了河道曝气的工程性试验,结果表明河道曝气是改善重有机污染型中小河流水质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7—2014年环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监测资料以及湖区水质监测资料,以CODMn、NH3-N、TP、TN为主要污染指标,阐述入太湖各湖区污染负荷量的时空分配,评估环太湖主要河流入湖污染负荷量对湖区水质时空变化的影响。通过环太湖入湖河流水量分析,考虑污染负荷量的历史长序列变化规律,定量了环太湖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等相关因素对太湖水体污染负荷量贡献率,分析环太湖河流入湖污染负荷量对太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对太湖入湖河流的治理成效,说明对入湖河流污染物的控制是缓解和治理太湖污染负荷输入的重要途径,为制定和实施环太湖河流入湖污染负荷限排总量意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威海市河流的污染情况和水环境质量,了解威海市河流的水质特征和变化趋势,本文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7—2020年威海市泰祥桥断面、浪暖口断面、南桥断面和二水厂断面四个国控断面的水质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1)每个断面的水质浓度逐年降低,河流中的水体情况有所改善,水质状况逐渐变好。(2)单因子评价法评价结果最差,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整体偏优,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与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公布的水质数据更相符。(3)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二水厂断面水质最好,其次是泰祥桥断面和浪暖口断面,南桥断面水质较差。(4)威海市河流水质整体呈较好趋势,相关部门实施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4年—2018年长江黄石段三峡断面和风波港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运用传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对两个断面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传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均为Ⅲ类,但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考虑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较为全面地反映河流水质状况.灰色聚类法建立白化函数,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河流水质类别,其评价结果优于传统、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马料河水质监测调研与主要入滇河流污染治理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在昆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滇池污染也日趋严重。目前,滇池水质已从70年代的Ⅲ类变为劣V类。入湖河流污染是造成滇池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所在课题小组用了近4年的时间,对27条主要入湖河流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分别对每条河流入湖口的水体取样进行了水质分析监测。文章以对昆明新城建设有关的马料河调研及水质分析监测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要入滇河流污染治理的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洋  白贞爱  张和平  张昌楠 《科技信息》2009,(31):J0317-J0318,J0322
通过对盘锦市水资源状况、重污染企业、垃圾处置场、农业生产等污染物排放状况,流域及主要河流水质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查明污染物的来源及其污染特征,提出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为科学规划使用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北运河系水质有机污染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主成分分析,以河段为研究单元,选取2000~2006年北京市北运河系部分监测河段的有机污染指标的监测数据,对该河系有机污染的年际和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系河流有机污染严重,城市河流污染特征明显,主要受居民生活和工业影响.城市中心区河流水质较好,年际变化小;近郊和远郊区河流水质较差,年际变化大.2005年后除个别河段(流)水质继续下降外,整体水质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总大肠菌群数、粪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为指标评价温瑞塘河的水质,结果表明,这条河受到人粪便的严重污染。每100ml水中的粪便大肠菌群数达到数万乃致数百万。水中可能潜存着危害人体健康的致病菌,提出改善河流水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伊犁河流域水质量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评价了伊犁河流域各断面的水质量,并提出流域控制断面水污染防治对策.根据国家水质量评价标准,伊犁河流域背景断面水质量无污染,控制断面水质量中度污染,其中控制断面水质量污染是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致.建议通过制定伊犁河流域控制断面水污染负荷,限制控制断面污水排放量,实现伊犁河流域水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汾河近10年的污染趋势及汾河沿途各污染物变化趋势,指出了汾河水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汾河水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州市现有水厂水源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各水源面临着供水量短缺,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广州市正处于水质性缺水状态,从而,提出引西江水入广州,是解决广州目前水质性缺水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大汶河水系主要河流BOD1-20降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测定和数学模拟的方法,对大汶河水系主要河流的CBOD和NBOD降解规律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研究,分析了各主要河流的污染现状,为计算大汶河水系的环境容量以及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奎河水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奎河水污染现状的调查和相关水质项目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DO)、固体悬浮(SS)、pH值和浊度等的测定,揭示了奎河水污染现状:以有机污染为主,水质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对影响奎河水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径流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污染的措施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松花江松原市下游第二松花江吉黑缓冲区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对缓冲区和其上游水功能区现状水质、点源及面源污染情况、区域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水功能区污染源情况和纳污能力,完成缓冲区的主要污染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东平湖汛期污染事故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平湖汛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和大汶河流域污染源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悬浮物和采沙业对东平湖污染影响最大,生活污水已取代工业污染源成为污水团的主要来源。合理规划养殖区,进行科学养殖,加强气象观测和汛期水文水质监测也是避免养殖污染事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农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流域内水污染问题日渐严重,流域水污染防治已是一个热点。现以四川省苍溪河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流域的水流、水文、污染物等特征和相关的调查资料对该流域水质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苍溪河现状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污染较为严重。根据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出各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最大允许排放量以及达到控制目标需削减的污染物量。并根据该流域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宝鸡市近年来的水环境污染状况,以渭河及渭河的三条主要支流清姜河、石坝河、金陵河等四条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十五个监测断面的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四条河流水质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得出: 2007年各河流判定为轻度污染,2008年嘉陵江、清姜河、石坝河、金陵河判定为轻度污染,渭河判定为中度污染.且2008年较2007年相比渭河、清姜河、石坝河、金陵河水污染程度都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9.
嘉陵江水污染预警与控制系统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陵江水污染预警与控制系统采用GIS、数据挖掘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论,利用嘉陵江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得到的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构建相应的数据仓库,在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嘉陵江流域的水质模型,对其污染情况进行实时预测与监控,从而为环境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乌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容量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摸清乌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运用水环境容量对乌江流域的污染排放物进行三层级别控制(即:整个流域、乌江上、中、下游和县),为乌江流域的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