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4月底-5月初,笔者携沦义《二十一世纪中日系的构筑与实践》,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举办的《“中日青年论坛: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会上感受颇多,日中关系光讲“莺歌燕舞”似嫌不够,故写此文。中国和日本在亚洲是两个举足轻重的国家,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亚洲地区的未来走向。同时两个国家的关系又极不寻常:一方面,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两国缔结和个友好条约,两国关系迅速升温,远远超出了一般国家间那种通常的交往关系,被西方国家羡慕地称为“蜜月关系”,个仅现实友好往来,而目还把友好关…  相似文献   

2.
古人称日本国为“扶桑国”。两国隔海相望.相距之遥远,《梁书·扶桑国传》说“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东方朔所撰《海内十洲记》言:“扶桑在碧海中,树长数千丈,一千余围,两干同根,更相依倚,日所出处。”足见大海茫茫神秘莫测,使人颇有远不可及之感。然而,伴随着中日两国人民频繁的友好往来,人们也亲昵称谓两国相距是“一衣带水”.近得可朝往夕见。正是这种地缘关系,中日两国早在汉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着友好往来。这时,不仅日本派使来中国,而且中国也派人去日本报聘。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中国已向日本出口铁和铜的制品,并且向日本传送农业生产、养蚕和医学等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3.
论渤海国的吮吸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初年,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麻路族人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渤海国(698-926年)。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一样,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是很严格的实行所谓“万代皆敏索政制”。它与唐王朝驹关系不管是作为一个“地方封建政权”也好,“地方民族政权”也好,“区域性民族政权”也好。总体上虽属唐王朝的组成部分,但一开始它就具有很大有独立性、自主性。“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使,皆得世袭”[1]。它还可以有自己的年号、自己的军队,甚至可以自由地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西突厥汗国是我国古老的游收民族——突厥——在中亚建立的国家;萨珊波斯是波斯人在西亚建立的国家。在突厥汗国兴起之时,萨珊王朝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盟国到敌国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划分的标准是公元567年(?)哒汗国的灭亡。在(?)哒汗国灭亡之前,两国处于友好往来时期;在(?)哒汗国灭亡之后,是两国互为敌国时期。作为以游牧经济为主的西突厥汗国,“和”“战”关系与农耕国家之间的“和”“战”关系稍有差别。在游牧汗国与农耕国家友好往来时期,也会出现掠夺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日本作为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典型倍受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学的关注。17世纪中叶的中国与日本历史发展阶段相似,同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考验,也同样有一个“闭关锁国”的阶段。然而日本顺利地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入围世界现代化国家之列,而中国却一步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倍受蹂躏与屈辱。学术界通常将着眼点集中于“明治维新”,以此作为日本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但却忽视了两国的“闭关锁国”并不完全相同。本试将目光集中到日本的“闭关锁国”时期,对其重新审视、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渤海建国的历史背景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在中国东北形成了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两个分支,而渤海国是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于现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丽人”为基础建立的国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08,(20):70-70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根同源,但中日两国因历史问题“天然的”不亲近仍是一个严酷的现实问题。不久前,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政治学教授小仓和夫在《日本反感中国的根源》一文中指出:在几乎所有的国际民意测验中,日本在爱好和平或者在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方面得分都很高。换言之,许多国家的人都认为日本有着良好的形象。不过,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例外,那就是中国。文章写到,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令人瞩目,政治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在日本并不受青睐。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似乎都很反感中国,或者表示不喜欢中国。这种憎恶中国的根源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深厚,尤其是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这段时间里,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阵营中,有许多日本友人为谋求中国革命的成功,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其中最为坚定不移者,当首推宫崎寅藏先生。宫崎先生为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尽心竭智,二十余年“奔走始终不懈”,“著有极伟大之功绩”,贡献殊多,同时,也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革。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发端,几乎同时走上了探索现代化之路。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成长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中国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国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日本奉行“和魂洋才”、“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是导致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九月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20年前,也正是这个时候,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结束了战后长期关系不正常的状态。在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中日友好关系的掘井人之一、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同志。新中国成立之后,孙平化同志一直从事中日两国尤其是民间的友好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与日本打了40年交道,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事”。许多日本朋友称他为“知日派”(意即对日本非常熟悉、了解),国内从事中日友好事业的知情者也称他是中日关系的“活证人”。目前,孙平化同志已年逾古稀,但仍活跃在中日友好往来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11.
为庆祝中日邦交恢复十周年和加强中日友好往来,由日本国京都市“美乃美”美术出版公司主办,得到日、中有关单位赞助和支持的“中国铁道展”,于1982年7月25日在日本横滨市开幕,原定8月31日闭幕,后应观众要求延至9月5日闭幕。  相似文献   

12.
腾建群 《世界博览》2010,(21):86-86
中美两国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对互动体。时下,两国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第三方因素——这里且戏称为“小三”,如中国台湾、日本、朝鲜半岛等——把中美引入迎头相撞的境地,因为两国相撞会竭尽社会财富,打破地区甚至全球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亚洲加强地区性合作显得极为重要。中国和日本同是亚洲东部的两个古老国家,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大约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就建立了交往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地缘与文化密切相关,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进入21世纪,中日两国的关系出现了忽冷忽热的局面,如果从具有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考量,两国关系的和谐构建与发展便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可行性与可能性,这对于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促进人类和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涛 《世界知识》2022,(6):34-35
<正>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任以来,“新资本主义”已成为其内阁一个广为人知的标志。日本目前对外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基本集中于两个方面:提升日本的国际话语权,同时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以这样的视角来看日本的对外活动,除了它与各大国之间的推杯换盏,也应观察它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之外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低唱浅斟。日本一直都很重视这些国家和地区,岸田内阁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相似文献   

15.
日本采用三段论逻辑,“钓鱼岛属于琉球,琉球属于日本,所以钓鱼岛属于日本”,论证“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本文从国际法角度,驳斥“琉球属于日本”,论证琉球二战后已脱离日本。“钓鱼岛属于日本”的结论更是站不住脚的。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私自签订片面的双边条约私相授受琉球违反抗日盟国所签订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多边国际条约,造成现在的琉球处于美、日两国的双重殖民地状态。即使国际社会对美、日两国以前的背信弃义、违反国际条约的行为既往不咎,将错就错,现在按照最基本的国际法《联合国宪章》,美、日两国也有义务促进琉球自治或独立。文章最后指出,琉球追求自治或独立之路充满艰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从九州的长崎到我国的上海最近距离仅隔八百六十公里,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岛南端的先岛群岛同我国台湾省相隔只有二百公里。中日两国人民不仅在历史上有两千年友好往来的关系,而且两国在自然地理上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人类也迎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老龄化是社会。在亚洲的两个禁令国家中国和日本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然而在如何面对老年人,以及赡养老年人的问题上,中日两国的大学生会有怎样的态度呢?两国学生之间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呢?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彼此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目前,大约有1·8万家日本企业与中国有合作关系。2001年至2004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70%,这为日本经济复苏带来了强劲动力。同时日本也于2003年超过美国成为接受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但经济和人员往来的加强并没有带来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加深,两国政府和民间的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特别是从新世纪开始后,中日之间的相互争论已经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目前双方围绕着历史、安全、台湾、钓鱼岛、东海、能源、“入常”等一系列敏感问题争吵不断,两国关系处于…  相似文献   

19.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一门外语的同时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在与日本人语言交流的实践中,在体察日本的风土人情的过程中,深感课堂教学中的日语与日本国土上的日语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是语法、词法所能解释、解决的。这种差异是来自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从中日两国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日本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以及从文化导入层面看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彼此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目前,大约有1.8万家日本企业与中国有合作关系.2001年至2004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70%,这为日本经济复苏带来了强劲动力.同时日本也于2003年超过美国成为接受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但经济和人员往来的加强并没有带来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加深,两国政府和民间的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特别是从新世纪开始后,中日之间的相互争论已经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目前双方围绕着历史、安全、台湾、钓鱼岛、东海、能源、“入常”等一系列敏感问题争吵不断,两国关系处于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