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转后直角扣件钢管节点抗滑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18个直角扣件钢管节点周转后抗滑性能的试验研究,主要试验参数有:扣件拧紧扭矩、周转次数、周转加载幅度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拧紧扭矩和周转次数的增加,抗滑刚度和承载力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扣件拧紧扭矩为30 N.m和周转次数N=25时,抗滑刚度和承载力均达到最大值;随着周转加载幅度的增加,抗滑刚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竖向承载力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回归得到直角扣件钢管节点抗滑承载力(P)-横杆位移(Δ)的关系曲线.建议在施工中要确保扣件的壁厚达到规范要求、经常更换螺杆,同时周转次数以不超过25次为宜.  相似文献   

2.
螺栓拧紧力矩是影响复合材料连接强度的因素之一,该文就紧固件拧紧力矩对双剪试验件破坏载荷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同样铺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不同拧紧力矩情况下的连接破坏载荷。  相似文献   

3.
油套管联接过程中,拧紧扭矩是影响油套管联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弹性力学的基础上,结合厚壁圆筒理论,根据螺纹牙的几何尺寸,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每圈螺纹牙表面的摩擦扭矩,得到油套管上扣时所需拧紧扭矩的计算公式。建立了能够模拟螺纹拧紧过程的摩擦力测试试验装置,试验测得了螺纹牙接触表面的摩擦因数。以P-110S油套管为计算实例,将理论计算得到的拧紧扭矩与实际操作中的上扣扭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及计算公式是合理的,此研究为计算油套管上扣扭矩提供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研究旋转扣件钢管节点的抗滑性能.在一次性试验中,节点抗滑刚度和抗滑极限承载力随着螺栓拧紧扭力矩的增大而增大.在周转性试验中,节点抗滑刚度和抗滑极限承载力,随着螺栓拧紧扭力矩的增大或周转次数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周转加载幅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在周转次数为15次时达到峰值.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得到了旋转扣件钢管节点抗滑承载力-横管位移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5.
重力式挡土墙抗滑移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可靠度分析中的一次二阶矩中心点法,建立了挡土墙结构抗滑移的可靠度分析基本模型;以忠州隧道进洞口道路挡土墙为例,说明了抗滑移的可靠度分析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室的静、动力试验,确定了弹条Ⅰ型扣件的纵向、竖向及横向的三维动力特性;为研究列车三向激励下,车—道系统、道—桥系统及车—道—桥系统的结构响应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静、动力参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司某微型车后横拉杆螺母路试松脱的问题,基于ADAMS/Car对微车进行不同极限工况的运动仿真,得到了后横拉杆螺母的极限工况工作载荷,并将其转化为预紧力,然后通过拧紧实验进行扭矩设定,计算结果显示原来的设定扭矩偏小,横拉杆螺母存在松动风险,经过重新设定扭矩后没有发现螺母松脱现象,有效解决了后横拉杆螺母松脱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分析了组合梁的滑移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栓钉模型。实测结果表明,当栓钉沿梁纵向均匀布置时,解析法和数值法得出的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但当栓钉沿梁纵向非均匀布置时解析法得出的数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而数值法则与实际更吻合。由于栓钉模型考虑了组合粱偏载时栓钉的横向抗剪作用,比单一考虑纵向抗剪模型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因此,有限元方法在处理栓钉的分布及荷载作用时较解析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电弧喷涂铝对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面抗滑移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电弧喷涂方法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接面上喷涂一层铝涂层。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提高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面的抗滑移系数。同时,进行了在自然暴露环境下抗滑移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测试。随时间的延长抗滑移系数在3个月内明显衰减;随后变化缓慢,趋向恒定值。  相似文献   

10.
抗滑移系数对框架中钢梁高强度螺栓拼接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滑移系数是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对框架中高强螺栓拼接采用不同抗滑移系数时的性能,以及接触面的抗滑移系数大于和小于设计值时的性能,进行了单调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研究。结论表明:采用不同抗滑移系数设计的拼接节点,其性能差别很小,在设计时可不予考虑;接触面抗滑移系数大于或小于设计值,将直接导致拼接区的滑移出现和耗能性能的不同,但对拼接的极限承载能力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法测试分析了动力调谐陀螺仪的阻力矩,进行了理论近似计算验证,所得结果比较相近,该方法对于陀螺阻力矩分析特别是了陀螺仪应用单位进行了阻力矩分析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转杯纺纱过程中断头的主要部位在成纱形成过程的一段,此段捻度小、强力低.如果为了扩大转杯纱的应用范围以及改善转杯纱的有关性能,纺制低捻度转杯纱,则断头率进一步提高,生头成功率进一步降低.这里研究在转杯纺加捻区中加装阻扭件后,讨论分析加捻区中纺纱张力的变化,进而构成阻扭件产生的阻扭矩以及形成阻扭件前后区域捻度分布的变化并建立捻度分布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加装阻扭件后,成纱捻度不变,但提高了自由端成纱形成过程一段的捻度,这对降低断头率、提高生头成功率有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通过理论分析证明在恒磁通工作方式下的转差频率控制具有和直流调速系统相似的控制机理,并给出了这种控制方式所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在滚子试验机上,对硫磷型极压添加剂进行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滑滚比与胶合极限应力近似成反比关系。而且,极压添加剂量越高,胶合承载能力越高。通常,极压添加剂的抗胶合作用依赖于金属表面形成的反应膜。从试件表面的显微照片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反应膜的覆盖率与滑滚比有关,随滑滚比增加,表面反应膜的覆盖率减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利用自行设计的电阻应变式转矩传感器测试两种工业适逢纫机起动过程与空载时的转矩变化情况,说明缝纫机的起动转短与其起动过程密切相关.文中指出,缝纫机行业中目前单以2r/min的工况获得的阻力矩作为缝纫机起动转矩的规定是不适宜的.本文还简述应用脉冲(锤击)激振法和动态信号处理分析技术确定工业缝纫机动态特性参数(固有频率)及空运转过程中的加速度、振福等量值.从而为厂家拟定提高产品性能的方案,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傅立叶分析方法研究了无刷直流电动机齿槽力矩的产生及消弱方法 ,证明提高定子槽数与电机极数的最小公倍数 ,可以有效减小基本齿槽力矩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分析和试验分析入手,详细分析了汽车中的液力变矩器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用铝金属梳状测试结构测量表面电流的方法和压力锅试验对塑封器件的抗潮性进行评估,对试验结果和失效原因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乔彦超  王博  王孟平  岳鹏飞 《河南科学》2012,30(8):1020-1023
针对大规模蓄电池组内阻测试中的旁流误差问题,提出一种阻抗因子的测试与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旁流误差,达到与离线测试一致的结果,从而有效提高蓄电池健康监测的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用铝金属梳状测试结构测量表面电流的方法和压力锅试验对塑封器件的抗潮性进行评估,对试验结果和失效原因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