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广东阳江闸坡网箱养殖区,采集不同生长阶段的斜带石斑鱼样品,体重20~500 g。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斜带石斑鱼胃,幽门盲囊、肠、肝胰脏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结果表明,30℃养殖水温下,各部分蛋白酶活力为幽门盲囊>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力为肝胰脏>幽门盲囊>肠>胃。在斜带石斑鱼发育进程中,300 g前蛋白酶活力呈上升趋势,350 g前淀粉酶活力呈上升趋势。胃、幽门盲囊、肠、肝胰脏蛋白酶活力的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40℃和3.0,40℃和8.0,50℃和8.0,50℃和7.0,胃、幽门盲囊、肠、肝胰脏淀粉酶活力的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40℃和5.0,40℃和8.0,50℃和8.0,50℃和7.0。  相似文献   

2.
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H和温度下离体黄姑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道各部位消化酶活力多数有显著影响(P0.05),在黄姑鱼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5个部位,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6.4、7.8、7.8、2.2、6.4,淀粉酶最适pH分别为5.0、7.8、7.8、6.4、5.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5.0、6.4、7.8、3.6、5.0;在最适pH条件下,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左右,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除肝胰脏中为40℃外,其他部位均为3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蛋白酶活力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 606.576±83.457 U,淀粉酶活性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88.086±17.538 U,脂肪酶在pH 5.0、40℃时达到最大值34.247±1.926 U。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中国龙虾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反应温度范围内,中国龙虾各消化酶的活力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胃、肠、肝胰腺内,胃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31、39、31~47 ℃;类胰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均为39 ℃;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均为23 ℃;脂肪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23、31、31 ℃.中国龙虾的消化酶活力存在器官特异性.在最适反应温度下,中国龙虾不同消化器官内各消化酶的活力顺序为胃蛋白酶:胃肠肝胰腺,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肝胰腺肠胃,纤维素酶:肝胰腺≈肠>胃,淀粉酶:肠肝胰腺胃;中国龙虾各消化酶在同一消化器官内的活力顺序为胃内:纤维素酶≈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肠内:纤维素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肝胰腺内:纤维素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pH对黑鲷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试验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黑鲷胃、肠及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3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40℃和30℃;在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5.0和4.0,均在酸性范围;而在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是7.0,7.0,7.5和7.5,7.0,7.0,且均为中性或弱碱性.并且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黑鲷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肠>肝胰脏>胃.  相似文献   

5.
大口黑鲈主要消化器官淀粉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从酶学分析角度研究了大口黑鲈各消化道内淀粉酶的活力分布,以及不同温度、pH和底物浓度条件下其肝脏、幽门盲囊、胃、肠中淀粉酶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淀粉酶活力在消化道内活性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脏、幽门盲囊、肠、胃。淀粉酶的活力随温度和pH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存在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肝脏(40℃,7.2)、幽门盲囊(30℃,8.0)、肠(40℃,8.4)、胃(35℃,6.4)。幽门盲囊和肠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下活力最大,肝胰脏和胃淀粉酶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活力充分发挥。淀粉酶的活力大小与底物浓度有关,底物淀粉最适浓度依次为肝脏1%、幽门盲囊4%、肠2%、胃2%。本研究旨在为大口黑鲈人工饲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pH对真鲷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酶学分析研究不同pH度条件下真鲷成鱼胃、肠、肝胰脏和幽门盲囊4个部位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真鲷成鱼胃、肠、肝胰脏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6.4,7.2,7.6和8.4,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6.4,8.0,8.0和7.6.  相似文献   

7.
经测定,淡水白鲳淀粉酶、蛋白酶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50 ℃和450 ℃;最适pH值分别为6.4和2.6.在最适温度、pH值条件下,不同组织淀粉酶活力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蛋白酶活力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分别用酵母菌、光合细菌作饲料添加剂拌喂淡水白鲳,结果表明酵母菌、光合细菌对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胃、肠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及提高肝胰脏淀粉酶的活性,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对军曹鱼幼鱼体内脂肪酶的分布、活力及pH、水温、盐度等环境因子对军曹鱼幼鱼不同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幽门盲囊和肝脂肪酶活力分别在pH 6.2和6.0下最高;胃和肠在pH 4.0和7.0下也保持相当的脂肪酶活力.各器官在适宜的pH范围内其单位脂肪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幽门盲囊(60 U)>肝脏(23.3 U)>肠(22.7 U)>胃(11.3 U).研究表明饲育水温对脂肪酶有显著的影响(P<0.05),整体上不同消化器官脂肪酶都有随水温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但20 ℃下幽门盲囊和肝脏存在最大酶活力.盐度对不同器官脂肪酶影响显著 (P<0.05),在较低的盐度下 (15~25)脂肪酶活力均处于较活跃状态.幽门盲囊、肠、肝脏脂肪酶活力在盐度20,胃在盐度15条件下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兰州鲇消化器官理化特征及pH值对其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Chen)消化器官的理化特征及在不同pH条件下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比肠长、比胃重、比肠重、比肝胰脏重、比内脏重分别为0.91±0.25、0.0158±0.0045、0.0112±0.0054、0.0199±0.0069和0.0916±0.0293;胃、前肠、中肠、后肠壁及胆汁的pH值分别为5.5~6.5、5.5~7.0、6.0~7.0、6.0~7.0和5.5~7.0;胃、肝胰脏和肠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5.4、6.6和7.0,脂肪酶最适pH值分别为5.4(或5.8)、6.6和6.6.兰州鲇胃和肠的pH值环境均有利于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发挥.在最适pH条件下,肝胰脏淀粉酶活力略高于肠,胃淀粉酶活力最低,而肝胰脏和肠的脂肪酶活力相同,胃脂肪酶活力最高.从消化器官特点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可以看出,兰州鲇消化生理特性与其肉食性特点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pH 条件下鳜鱼消化道蛋白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初步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鳜鱼(Sinipercachuatsi)消化道不同部位蛋白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鳜鱼消化道不同部位蛋白酶的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最适pH也不相同.消化道不同部位蛋白酶的活性强弱顺序为:幽门盲囊>胃>肠前段>肠后段.幽门盲囊的蛋白酶活性最强,明显高于胃、肠前段和肠后段.蛋白酶活性在幽门盲囊的最适pH为8 0~10 4,且在偏碱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活性;在胃部的最适pH约为2 8,且在偏酸性的条件下活性较高;在肠前段和肠后段的最适pH为9 8.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65℃温度范围内,温度显著影响可口革囊星虫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活力(P<0.01),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  相似文献   

12.
黄鳝消化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3种黄鳝消化酶在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的饲养温度下的活性变化.在20~45℃反应温度内,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其中蛋白酶活性在25℃以上增加较快,超过45℃酶活性下降.在20~40℃饲养水温下,3种酶活性随水温升高而增加,但增幅不同.与反应温度比较,脂肪酶活性增幅前者大于后者,蛋白酶活性增幅则前者远大于后者,淀粉酶活性增幅前者略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背角无齿蚌的晶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E.Yung(1 920)报导无齿蚌属(Anodonta)的幽门盲囊中有晶杆存在。此后不少学者对晶杆有过论述,但对晶杆的形态和存在位置的说法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晶杆在幽门盲囊中;在胃的腹面;在胃肠中;在胃中等。至于晶杆的形态,只简单称为棒状或杆状。为了进一步阐明无齿蚌属的晶杆形态和确切位置,以及晶杆存在的条件和胃楯的关系,我们于1984年4—5月和1985年6月分6次采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大黄鱼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各主要消化器官进行了研究.胃前段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胃中后段粘膜上皮仅有柱状细胞,固有层含有发达的胃腺,胃腺上皮由Ⅰ型和Ⅱ型细胞构成.幽门盲囊与肠粘膜形成发达的皱襞和绒毛,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胰腺为弥散性腺体.胃中后段粘膜柱状细胞呈现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胃前段粘膜粘液细胞及胃腺Ⅰ型细胞分泌中性和酸性混合粘液,胃腺Ⅱ型细胞呈现强蛋白酶活性.幽门盲囊与肠粘膜粘液细胞分泌酸性粘液,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其游离端质膜和胞质还分别具有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肝细胞和胰腺细胞呈现非特异性酯酶和弱蛋白酶活性,肝细胞还贮存糖原.  相似文献   

15.
鱼鳞是鱼类加工的下脚料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是非常好的可利用生物资源. 文中研究了碱性蛋白酶酶解鱼鳞制备ACE抑制肽的优化工艺. 以ACE抑制率为指标,在酶解温度、酶解pH、加酶量、底物质量浓度等条件下先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碱性蛋白酶酶解鱼鳞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在加酶量61%(约12 000 U/g)、pH 89、温度547 ℃的条件下酶解2 h,ACE抑制率理论值为8536%,实际酶解物的ACE抑制率为862%,相对误差为091%.  相似文献   

16.
腐乳培菌期的生化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GH101毛霉,培养温度为28℃,所分泌的蛋白酶为酸性蛋白酶 ,培菌阶段豆腐坯表面积累了大量的蛋白酶、脂肪酶、α-淀粉酶及糖化酶,培菌36h后菌体开始老化,酶活有所下降,培菌阶段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是蛋白质部分降解成为水溶性蛋白质,对培菌期酶活力的比较可知,以采用0.15mol/L的NaCl溶液在20℃下震荡抽提1.5h为好,抽提完全。  相似文献   

17.
将Candida rugosa用橄榄油诱导培养,所得上清液依次经过截留分子量10 000中空纤维柱浓缩,85%硫酸铵沉淀,然后经过DEAE-Sepharose F.F.离子柱和Phenyl Sepharose CL-4B柱进行交换层析和疏水层析,得到了活力达6.04 U/mg的脂蛋白酯酶,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13.8倍6.6%。所得纯化酶经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分析为单一蛋白染色带,HPLC显示纯度为95%以上。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50℃之间,最适pH为7.5,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该酶Km值为3.4×10-4mol/L。  相似文献   

18.
微生态制剂A对罗非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奥尼罗非鱼为试验对象,考察以枯草芽孢杆菌和紫色非硫光合菌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微生态制剂A对罗非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A能够降低罗非鱼养殖饵料系数16.91%,体质量提高9.78%;能显著或非常显著地提高罗非鱼胃、肠道和肝脏中的淀粉酶活性(P0.05或P0.01)和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能够显著提高罗非鱼肠道胰蛋白酶的活性(P0.05).可见,微生态制剂A有降低罗非鱼养殖饵料系数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