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生小鼠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及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的表达,探讨高氧急性肺损伤[HALI]可能存在的损伤机制.方法:新生1d的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高氧暴露组及空气对照组,每组15只.高浓度氧暴露72h建立ALI小鼠模型,各组于24,48及72h随机取5只小鼠肺组织标本,测定肺湿/干重(W/D)比值、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及肺泡计数(RAC),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各组各实验点TTF-1,SP-B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气对照组比较,高氧暴露48h时,肺组织出现肺泡间质细胞数量增多及肺水肿等HALI的表现;W/D比值及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5);RAC显著减少(P0.05).高氧暴露72h时,TTF-1,SP-B mRNA及蛋白表达较空气对照组下调(P0.05).结论:高浓度氧暴露能导致ALI,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在HALI发生进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整体评价.方法:7日龄清洁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高氧组)与对照组(空气组),实验组置于体积分数为75%高氧环境中饲养5d后回到空气中继续饲养,对照组则始终在空气环境中饲养.两组小鼠分别于生后第7(P7)、12(P12)、14(P14)、17(P1...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新生大鼠未成熟肺高氧损伤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早产儿慢性肺疾病的内在联系.方法:取22 d胎龄足月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高氧组)与对照组(空气组),每组各8只大鼠,实验组生后立即置入体积分数>95%持续氧环境中饲养;对照组则在空气中饲养.两组新生大鼠于生后第3、7、14天随机抽取后处死并取其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Masson三色染色判断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测蛋白含量,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STAT3 mRNA的表达.结果:空气组生后第3、7、14天各亚组未见肺损伤的病理性改变,也没有胶原沉积增多现象;高氧组生后3 d肺泡内炎症反应及胶原纤维的沉积均不明显;第7天时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胶原沉积开始增多;第14天时炎细胞浸润减少,纤维化程度更加显著.第3、7、14天高氧组STAT3在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及炎症细胞等的表达明显增强,与同时期的空气组相比均显著增高,在高氧组中,以第7天时表达最强.第7、14天高氧组中肺组织的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第7天高氧组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而两组的第3天亚组并未见明显差别.结论:高氧可造成新生鼠肺组织明显的病理损伤,早期为炎性反应阶段,后期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强.高氧暴露早期STAT3在肺组织中的表达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提示STAT3主要在早期的急性炎症阶段起作用,在后期纤维化阶段呈逐渐降低趋势,未证实其与高氧肺损伤后期的纤维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碘酸钠所致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75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NS低(50 mg·kg-1)、中(100 mg·kg-1)、高剂量(200 mg·kg-1)组,每组15只。PNS治疗组小鼠按相应的剂量预保护7 d后,模型组和PNS治疗组小鼠以25 mg·kg-1剂量尾静脉注射碘酸钠溶液,建立小鼠视网膜损伤模型。PNS治疗组继续灌胃给药28 d。采用眼底照相及OCT检测小鼠视网膜损伤情况;FFA法观察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抗氧化指标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细胞核内Nrf2、核内NF-κB p65、HO-1与NQ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视网膜出现大量的黄白色类似玻璃膜疣状沉积,视网膜相对厚度下降(P<0.01),视网膜血管出现大面积的渗漏;血清中SOD活力与GSH含量下降(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体积分数对新生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新生1d的C57BL/6小鼠96只,随机分为:氧气Ⅰ组(FiO2:0.40)、氧气Ⅱ组(FiO2:0.60)、氧气Ⅲ组(FiO2:0.90)及空气对照组,每组24只.各组于24,48及72h随机取8只小鼠肺组织标本,测定肺湿/干重(W/D)比值,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进行病理评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分数计数.结果随着氧体积分数的升高及给氧时间的延长,新生小鼠肺组织逐渐出现肺泡结构紊乱、间质细胞数量增多及肺水肿等损伤表现.48h氧气Ⅲ组、72h各氧气组肺组织W/D比值及病理评分较空气对照组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气对照组比较,48h氧气Ⅱ、Ⅲ组及72h各氧气组BALF中细胞总数增多(p0.05);各时间点各氧气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新生鼠吸入不同体积分数氧气48h均可引起典型的肺损伤,且随着氧体积分数的升高及给氧时间的延长肺损伤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肌成纤维细胞(MF)在高氧致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规律,并探讨其在BPD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新生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对照组,建立高氧致新生大鼠BPD的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病理组织学技术观察BPD过程中MF分布的动态过程及表达规律.结果:高氧组在高氧暴露7 d开...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被动吸烟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构建小鼠被动吸烟实验模型,对小鼠被动吸烟四周后的体重、力竭游泳运动时间以及血气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表明:被动吸烟导致氧饱和度(SaO2)下降、氧分压(PaO2)减少,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加,血糖(Glu)下降,血乳酸(Lac)升高,体重下降,游泳时间减少,运动能力降低.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对被动吸烟影响小鼠耐力活动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旨在希望通过此研究,给教练员、运动员以警示和借鉴作用.使其对运动中比较普遍的吸烟现象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五参胶囊(Wu Shen Capsules,WSh C)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五参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五参胶囊高剂量组用药量为200 mg/(kg·d~(-1)),中剂量组用药量为100 mg/(kg·d~(-1)),低剂量组用药量为50 mg/(kg·d~(-1)),给药时间为15 d,于给药结束后进行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和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睡眠时间实验,测定5 min内各组小鼠的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下丘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5-HIAA)、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glutamine,Glu)含量,并计算5-HIAA/5-HT比值及Glu/GABA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WSh C各给药组小鼠活动次数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P0.01),WSh C能升高小鼠下丘脑5-HIAA含量和5-HIAA/5-HT比值,降低Glu含量和Glu/GABA比值.结论 WSh C具有明显镇静催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枢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luc)对高氧诱导的新生小鼠肺功能损伤、炎症反应和JAK2/STAT5通路的影响,为治疗肺功能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肺损伤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yperoxia组、低剂量Gluc组、中剂量Gluc组、高剂量Gluc组。通过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检测静息通气量、气道阻力、气道压力、肺容积、最大吸气流量。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小鼠肺脏组织形态和细胞凋亡情况; RT-PCR、Western Blot检测α-SMA、TGF-β表达量; Elisa检测IL-6、MCP-1、iNOS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5的磷酸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yperoxia组小鼠静息通气量、气道阻力、气道压力、肺容积、最大吸气流量显著降低(P <0. 05),细胞凋亡数、α-SMA与TGF-β表达量、EOS比值、IL-6、MCP-1、iNOS含量均显著增加(P <0. 05),且JAK2、STAT5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 <0. 05)。而中、高剂量Gluc可显著逆转高氧对小鼠以上指标的影响。此外,Hyperoxia组小鼠出现肺实质结构紊乱、肺泡间隔增宽等组织形态的改变,在低、中、高剂量Gluc组中组织形态改变程度逐渐降低。结论糖皮质激素可缓解肺组织损伤并下调模型小鼠肺脏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同时抑制JAK2/STAT5通路活性,对高氧诱导的肺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LINC00092在肝性脑病(HE)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芯片GSE57193的数据,并使用R-limma包筛选出HE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接着利用R-clusterProfiler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从miRcode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靶向的miRNA,然后使用Targetscan、miRdb和miRTarBase预测miRNA靶向的mRNA,与差异表达mRNA取交集得到目标mRNA,Cytoscape用于构建lncRNA-miRNA-mRNA ceRNA网络.通过RNA结合蛋白数据库预测LINC00092的结合蛋白,根据表达的相关性和RNA结合蛋白,提出LINC00092在肝性脑病中的机制假说.结果:从正常脑组织中筛选出HE的9个特异的LncRNA和728个特异的mRNA,其中LINC00092相对健康对照组在HE中特异性高表达.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显示它们主要集中在脂肪酸降解、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矿物质的吸收、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β-丙氨酸新陈代谢、脂肪酸代谢通路上.结合ceRNA网络和LINC00092的结合蛋白,LINC00092在HE中可能存在3个调控路径:(1)LINC00092/hsa-miR206/GJA1轴介导谷氨酸的神经兴奋性毒性损伤;(2)LINC00092/hsa-miR184/LRRC8A轴介导星形胶质细胞的溶胀激活和ATP诱导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3)LINC00092-A2BP1轴介导的谷氨酸再摄取.结论:LINC00092在HE中特异性高表达,一方面通过半通道和体积调节阴离子通道介导谷氨酸的释放,同时使细胞内线粒体Ca~(2+)超载而造成神经元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另一方面LINC00092-A2BP1轴介导的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障碍,导致谷氨酸的细胞外蓄积,两方面共同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LPS诱导急性肺损伤时肺内是否存在谷氨酸(Glu)的释放.方法 腹腔注射内毒素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于6h后采用生理盐水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灌洗液中氨基酸的浓度.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Glu的浓度增高(P〈0.01);苏氨酸、蛋氨酸及精氨酸的浓度降低(P〈0.05),其它氨基酸浓度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在LPS诱导的肺损伤过程中肺组织中部分氨基酸代谢发生显著变化,肺内谷氨酸的释放增多,进一步提示Glu参与了内毒素诱导的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膳食5'-核苷酸对大鼠酒精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35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普通对照组、酒精组、葡萄糖等热量组、酒精+0.04%核苷酸干预组、酒精+0.16%核苷酸干预组。连续灌胃8周后,测定体重、肾体比、血肌酐(SCr)、尿肌酐(U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等相关指标;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肾脏足细胞标志蛋白PCX-1、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结果表明:膳食5'-核苷酸能够降低酒精引起的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升高并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P<0.05),0.16%核苷酸干预组还能显著降低酒精引起的大鼠血尿素氮升高(P<0.05);减轻酒精导致的肾脏组织结构病理改变及血清炎症因子ICAM-1、MCP-1水平的升高(P<0.05);同时减轻甚至逆转酒精导致的肾脏PCX-1、TGF-β和FN表达的改变。由此可知,膳食5'-核苷酸可以通过减轻血液炎症反应,调节肾脏蛋白质分子的表达,对酒精造成的大鼠肾损伤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对小鼠股四头肌HO-1mRNA表达及血清CK、BUN的影响。方法:饲养、适应性运动BDF1小鼠,6周龄时随机分为对照组、30min、45 min、180min中等强度运动组;45 min低强度、高强度运动组,利用RT-PCR法测定各组HO-1mRNA表达情况,利用动力学法测定血清CK;利用两点法测定血清BUN浓度。结果:(1)中等强度运动可诱导小鼠股四头肌HO-1mRNA表达增加,45min运动组HO-1mRNA诱导最明显;(2)运动诱导HO-1mRNA表达增加与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无依赖关系;(3)血清CK、BUN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变化发生改变。结论:运动可以诱导小鼠骨骼肌HO-1mRNA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通过 10%四氯化碳( CCl4 )橄榄油溶液,分别诱导野生型小鼠和小窝蛋白-1( Caveolin-1) 敲除小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比较分析敲除 Caveolin-1 对肝损伤和胶原沉积的影响,揭示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方法 按剂量 1 μL / g,腹腔注射野生型小鼠和 Caveolin-1 敲除小鼠 10% CCl4 橄榄油溶液,2 次 / 周。 注射后,1、3、7、14 和 28 d,分 别处死 5 只小鼠,取血清和肝脏,通过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 和谷草转氨酶( AST) 水平检测,分析肝脏损伤程度;利用天狼猩红染色、Real-time PCR 及 Western blot 方法,观察肝脏胶原沉积及肝纤维化标志物 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 、Ⅰ 型胶原蛋白( collagen-Ⅰ )和Ⅲ 型胶原蛋白( collagen-Ⅲ )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 分析肝纤维化程度。 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造模后 3 d,敲除小鼠的血清 ALT 和 AST 含量显著升高( P<0. 01) ;3、7 和 14 d,敲除小鼠肝脏坏死面积显著增大( P<0. 01 或 P<0. 05) ;7、14 及 28 d 时,敲除小鼠胶原染色面积明显增多( P<0. 01 或 P<0. 05) ;肝星状细胞活化标志物 α-SMA mRNA 水平在 3 d 和 14 d 时显著升高(P<0. 05),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 mRNA 在 14 d 时显著上调(P<0. 01);14 d 时,敲除小鼠肝脏 α-SMA、collagen-Ⅰ及 collagen-Ⅲ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 P<0. 01 或 P<0. 05) 。 结论 Caveolin-1 抑制 CCl4 诱导的小鼠肝脏炎性损伤及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黄汤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四黄汤高剂量组15只(40 g/kg/d生药)及四黄汤低剂量组15只(20 g/kg/d生药)。模型组每天灌以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2周。最后一次灌胃24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小鼠以CCl4(0.1%10 mL/kg)腹腔注射,禁食不禁水8 h后断头取血及肝脏,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部分肝组织制备肝匀浆,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取相同部位的肝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小鼠肝组织损伤的程度。结果:急性肝损伤模型组血清ALT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黄汤低剂量干预组血清ALT的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5),而高剂量干预组血清ALT含量则较模型组偏高(P<0.05);模型组肝组织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黄汤低剂量及高剂量干预组肝组织MDA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光镜下四黄汤低剂量干预组肝细胞损伤程度较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减轻。结论:四黄汤对小鼠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研究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l-2/Bax表达的的影响。方法:1.MTT法测定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2. RT-PCR(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3.Western blot测定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1.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加药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2.随着人参水溶性总蛋白浓度的增高(0,100,500,1000ug/mL),RT-PCR检测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Bax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当加药浓度为1000ug/ml时,Bcl-2的相对表达量最低,为0.20±0.05,Bax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为16.83±0.07;与对照组相比,Bcl-2和Ba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Western blot测定,各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各组Bax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Bax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结论: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观察阿魏酸对黄独素B诱导肝毒性的抑制活性及其机理,同时探索阿魏酸对黄独素B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创新要点:黄独素B为中药黄药子抗肿瘤的主要药效活性成分,但同时又是其致肝毒性的主要毒性成分。本研究立足于中医药配伍减毒增效理论,试图通过试验考察配伍阿魏酸对黄独素B肝毒性/抗肿瘤活性的减毒增效作用,为黄独素B与阿魏酸联合应用于抗肿瘤提供了一定的临床前试验依据。研究方法:荷瘤小鼠(S180肉瘤)连续12天灌胃给药阿魏酸和黄独素B。通过对血清丙氨酸/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见图2)、肝脂质过氧化(见图3)和肝组织病理分析(见图4)考察阿魏酸对黄独素B肝毒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对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见图5a、5b)和基因表达分析(见图5c)探讨阿魏酸抑制黄独素B肝毒性的机理;通过对瘤重、抑瘤率的统计分析阿魏酸增加的黄独素B抗肿瘤活性。重要结论:阿魏酸可以通过改善黄独素B诱导的氧应激损伤从而抑制其肝毒性,同时还可以协同增加黄独素B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药物疗效及其药理作用机制,采用新生7日龄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设立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灯盏花注射液治疗10,20,40 mg/kg剂量组、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采用硫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各实验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组织学分级、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各时间点Bcl-2和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目及积分光密度值.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无锥体细胞缺失,未见明显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Bcl-2,Bax蛋白表达均于3 d时达到高峰(与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神经元密度明显降低,组织学分级显著增高,积分光密度值增加.灯盏花治疗组,与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比较,Bcl-2阳性表达进一步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增加;而Bax阳性表达则减少,积分光密度值降低;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学分级明显降低.灯盏花注射液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减轻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