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早期幼鱼对饲料中不同可消化糖源的利用,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的增重率及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饲料鱼的特定增长率(SGR)显著(p0.05)低于其他各组;各组蛋白质保留率(PPV)和蛋白质利用效率(PER)无显著差异;对于喂食4种可消化糖的饲料鱼,其全鱼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于喂食麦芽糖的饲料组鱼,其全鱼脂肪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喂食4种可消化糖的饲料鱼,其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液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浓度显著受饲料中不同糖源的影响;各试验组鱼肠道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乳杆菌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生长性能、健康的影响,选取45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89.55±0.75)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按照对照组(CG)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EG)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按照0.8%(EGⅠ)、 1.2%(EGⅡ)、1.6%(EGⅢ)、2.0%(EGⅣ)的比例添加亿菌优(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含量比2∶1)进行养殖.养殖8周后,分析各组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显示:(1) EG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与CG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2)血清生化指标中,EGⅡ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EGⅢ组总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总胆固醇含量及甘油三酯含量,EGⅣ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G组(P <0.05);(3)杂交石斑鱼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饲料中添加乳杆菌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EGⅢ组肠道淀粉酶含量最高(P <0.05),其他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选择冰鲜杂鱼和2个市场反映较好的石斑鱼配合饲料产品,分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进行饲喂效果实验,通过生长性能、体成分、群体离散度以及养殖成本分析,评价冰鲜杂鱼和配合颗粒饲料在斜带石斑鱼养殖效果上的优劣.同一批培育的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成3组(冰鲜杂鱼组、石斑鱼颗粒饲料1组和石斑鱼颗粒...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复合蛋白CM2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3种等氮等脂的饲料,其中:一组饲料含有25%(质量分数)鱼粉,记为基础组(D_1);另两组用CM2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部分鱼粉,使饲料鱼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5%,分别记做D2和D3组。以这3种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0.65±0.05)g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7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CM2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对虾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D2组饲料干物质、能量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1和D3组(P0.05);D1组蛋白质消化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对虾血清的碱性磷酸酶、酚氧化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D2组对虾血清的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力显著高于D1和D3组(P0.05);肝胰腺中的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在各试验组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复合蛋白CM2替代5%~10%(质量分数)的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摄食、生长和体组成无影响,并可提高饲料的表观消化率,且对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免疫、抗氧化指标和肠道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筛选能够提高土壤酶活性的菌株及添加方式,探讨内生真菌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促进叶凋落物分解.采用3株杉木内生真菌青霉菌(Penicillium sp.)CG2 (A菌)、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AY13(B菌)、踝节霉菌(Talaromyces sp.)AJ14(C菌)的单菌株和混菌株,按不同方式(菌丝、菌液)浇施于装有杉木凋落叶和土壤的盆钵内,在处理10,60,120d后分别取样,测定土壤酶活性和凋落叶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混菌丝处理下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菌丝和菌液处理均提高了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前期(10d)高于后期(120d).C菌液处理下(120d)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最高,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别比对照高56.46%,43.97%和163.65%;BC混菌丝处理下(120d)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比对照高36.75%(p0.05);AB混菌丝处理下(10d)蔗糖酶活性最高,比对照高162.90%(p0.05);AC混菌液处理下(120d)脲酶活性最高,比对照高69.78%(p0.05).凋落叶质量损失率与纤维素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以及混菌处理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菌株种类、添加方式、分解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酶活性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C菌液能最有效地提高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BC和AB混菌丝分别对提高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最有效,AC混菌液则能最有效地提高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4批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杂交的初步结果。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取得杂交受精卵,受精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的畸形率与雌鱼的卵质有关;杂交组与对照组的斜带石斑鱼相比,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无显著差异,但发育速度较快;杂交组仔鱼与对照组仔鱼在孵化后11 d内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但12 d后杂交组仔鱼增长显著;杂交组仔鱼的不投饵活力系数SAI和育苗成活率较对照组显著高,初步表现出杂交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探讨以跑步搭配下肢加压的方式进行热身(running exercise combined with KAATSU training,RE-KT)对网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和生理反应的影响.招募20名大学生男性网球运动员,采用平衡次序分配至两种实验干预,1)跑步(50%最大心率,进行5组,每组120s,组间休息1min)搭配下肢加压(加压部位为股四头肌、腘胂肌群,加压压强为150mmgh)进行热身(RE-KT);2)单纯跑步热身活动(running exercise,RE).结果表明,在心率与运动自觉量表值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在血乳酸、睾酮、生长激素浓度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在爆发力和最大力矩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但在肌耐力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与接受RE干预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利用跑步搭配下肢加压的方式对网球运动员进行热身能够诱发心率上升、RPE值增加、血乳酸、睾酮、生长激素浓度累积等生理效应,并且能够促进下肢爆发力和最大力矩的表现,但对肌耐力的运动表现没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斜带石斑鱼在中国的养殖主要位于南方,养殖规模仍不及其他海水养殖鱼类,如卵形鲳鲹、海鲈、军曹鱼等。苗种培育成活率低是造成斜带石斑鱼养殖业发展滞后的主要“瓶颈”之一,这与石斑鱼仔鱼开口期缺乏适宜的生物饵料有关,尤其是浮游动物的缺乏。为此,文中设计了4种不同培水方式,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育苗池中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方式1中分别添加益生菌、虾片40 mL·m-3和4 g·m-3(组1),方式2中分别添加益生菌、虾片80 mL·m-3和8 g·m-3(组2),方式3中添加小球藻液2.5 L·m-3(组3),方式4中添加小球藻液5 L·m-3(组4)。每组设3个重复。育苗池规格2.5 m ×4.0 m×1.1 m(宽×长×高)。结果表明,组1和组2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种类数高于组3和组4。益生菌和虾片的添加可显著提高育苗池中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密度。整个育苗过程中。组2所含浮游动物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1.3 × 10.5~2.1 × 10.5 ind·L-1),组1和组2中浮游动物密度要显著高于组3和组4(P≤0.05)。从实验中可看出石斑鱼育苗池中添加一定量的益生菌和虾片,可获得较丰富的浮游动物群落,为石斑鱼仔稚鱼生长提供活饵料。  相似文献   

9.
选择CP30的草鱼膨化料(简称精)和浮萍(简称青)作为试验饵料,挑选体重为60.39±1.57 g草鱼鱼种225尾,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精青饲料比例(干物质比例)分别为0∶100(G1) 、25∶75(G2) 、50∶50(G3)、75∶25(G4)、100∶0(G5),在池塘网箱里饲养60 d,研究不同比例的精、青饲料对草鱼生长、形体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草鱼的存活率均在97.78%以上,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膨化饲料比例的增加,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也随之增加,除G4与G5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2、肥满度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增大,G1的肥满度为最小,但与G3和G4差异不显著(P>0.05);脏体比和肝体比随着膨化料的比例上升而上升;肠体比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下降,G1为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不同比例的精、青饲料比例对草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肌肉水分含量下降,G3、G4和G5显著低于G1和G2(P<0.05);而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综上所述,G4试验组的草鱼不但能获得高的生长速度,还能保持良好的形体,且肌肉的营养成分品质较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池塘养殖草鱼投喂膨化饲料与浮萍的搭配比例(干物质)为75∶25.  相似文献   

10.
1.对任一实数p,01上是单叶亚纯函数,当z→∞时,G(z)-z趋于一有限常数且G(1/p)=0,这类函数记为∑(p)。显然,g(z)∈  相似文献   

11.
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添加不同比例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及其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14日龄健康黄羽肉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添加3%、6%和9%发酵棉粕,研究不同添加量对肉仔鸡生长前期(14-28日龄)、中期(29-45日龄)、后期(46-65日龄)各阶段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较Ⅰ组而言,肉仔鸡生长前期平均日增重Ⅱ组提高2.50%(P>0.05),Ⅲ组极显著提高7.22%(P<0.01),Ⅳ组则极显著下降15.03%(P<0.01);生长前期采食量Ⅱ、Ⅲ组显著提高1.47%和1.73%,Ⅳ组则极显著下降7.66%(P<0.01);前期料重比Ⅱ组下降0.97%(P>0.05),Ⅲ组极显著下降5.34%(P<0.01),Ⅳ组则极显著提高8.74%(P<0.01);肉仔鸡生长中、后期以及全期平均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Ⅱ、Ⅲ组有所提高,Ⅳ组则下降,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②较Ⅰ组而言,半净膛率Ⅱ、Ⅲ组极显著提高2.73%、3.60%(P<0.01);胸肌率Ⅱ、Ⅲ组极显著提高14.83%、16.68%(P<0.01);腿肌率Ⅲ组提高最为明显,为14.17%(P<0.01);屠宰率、全净膛率各试验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添加6%发酵棉粕组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都优于3%、9%发酵棉粕组,以添加6%发酵棉粕为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土杂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择28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土杂鸡200只,随机分为5组,设1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个为试验组(Ⅰ、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5%、0.20%、0.25%、0.30%的酵母培养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酵母培养物组肉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Ⅳ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Ⅱ组的最低;与对照组相比,所有试验组粗蛋白质(CP)代谢率均明显提高(P﹤0.01);粗脂肪(EE)代谢率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I、Ⅱ组的钙、磷代谢率明显提高(P0.05);试验Ⅱ、Ⅲ、Ⅳ组的表观代谢率(ME)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Ⅱ的最高。结论:综合分析,本试验在土杂鸡日粮中酵母培养物的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3.
斜带石斑鱼血液性状及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斜带石斑鱼血液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并对其幼鱼与成鱼、雌鱼与雄鱼的血液性状及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其它的硬骨鱼类相比,斜带石斑鱼的血液性状指标处于较低的水平;斜带石斑鱼幼鱼的血细胞比容及血细胞数量低于成鱼,幼鱼与成鱼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而雌雄差异不明显.结果可作为斜带石斑鱼的正常生理常数参考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饲料间的营养搭配,优化热带海参配合饲料及提高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人工养殖技术,本研究分析了5种饲料对糙海参幼参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虾料、螺旋藻粉、马尾藻粉、配合饲料和发酵饲料[由配合饲料、马尾藻粉、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ate)、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benthica)和螺旋藻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分别投喂幼参[体质量为(1.06±0.20) g],养殖周期40 d,最后测定幼参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及体壁营养成分。结果显示,40 d时配合饲料组幼参体质量、SGR最高,发酵饲料组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余饲料组(P<0.05)。虾料组、配合饲料组幼参体壁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马尾藻粉组、螺旋藻粉组(P<0.05),发酵饲料组与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发酵饲料组和虾料组幼参含水率显著高于螺旋藻粉组、马尾藻粉组以及试验初始时幼参的含水率(P<0.05);马尾藻粉组幼参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虾组、配合饲料组以及试验初始时幼参的灰分含量(P<0.05);虾料组幼参能...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斑节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青素以不同质量分数(0,10,20,40,80,160 mg·kg-1)添加到斑节对虾 Penaeus monodon 的饲料中投喂30 d,研究虾青素对斑节对虾[初始体质量(1.32±0.03 )g]生长、存活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的存活率,但无明显规律性;而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就终末均质量而言,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酚氧化酶(PO)的活力,除10 mg·kg-1和20 mg·kg-1 组外,其余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对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无显著影响。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酚氧化酶(PO)活力为参考指标,虾青素适宜添加量为40~80 mg·kg-1。  相似文献   

16.
测定4月龄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波尔山羊×南江黄羊F1代羔羊在当地饲养水平下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差异.结果表明:3个品种羔羊的每周和全期青饲料日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正式试验期第1周南江黄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波尔山羊×南江黄羊F1代(P<0.05),在第2周南江黄羊平均日增重却显著低于波尔山羊×南江黄羊F1代(P<0.05);在第3周3个品种平均日增重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全期各品种平均日增重差异也不显著(P>0.05).说明在湘西当地饲养水平下,三品种山羊羔羊的生长性能相近,波尔山羊的杂交优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曼氏无针乌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以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1.3%、36.0%、41.6%、45.9%和51.5%的5种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1.65±0.20)g的曼氏无针乌贼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P4和P5组曼氏无针乌贼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P4和P5组曼氏无针乌贼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P2和P3组(P〈0.05);这两组曼氏无针乌贼的肥满度也显著高于P1和P2组(P〈0.05);P3组曼氏无针乌贼的肝体比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P〈0.05),但其他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结果,认为,在该实验条件下,曼氏无针乌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适宜水平为45.9%~51.5%.  相似文献   

18.
斜带石斑鱼受精卵及仔稚鱼生理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斜带石斑鱼受精卵及仔稚鱼的发育、仔稚鱼对理化环境的耐受性及摄饵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斜带石斑鱼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