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代日本的一些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女子学校,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为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女子教育史乃至日本教育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理念、学校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来说明这些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与教育的互动作用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传统的婚姻观认为,婚姻可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但是战后随着日本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开始强调自我价值,追求独立与自由,从而很多女性放弃结婚生子。同时,离婚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女性地位,它在经济、政治、教育、家庭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分析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趋势,文章首先阐释教育在女性社会地位变化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目前教育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究合理化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各项权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女性在各方面待遇与男性趋于一致,我国女性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国家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中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日本文学史上一代宗师井原西鹤在他不朽的作品<好色一代女>中对旧时妓女形象出神入化般的描写,从而揭示出当时日本社会的道德与制度对女性的摧残与不公平这一社会主题.通过主人公对自己一生的无限感慨和忏悔,一方面生动地刻画出封建时代的女性为了求得生存而苦苦挣扎的悲惨境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告和教育后人,不要重蹈覆辙,否则只会害人害己最终被社会所抛弃.小说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社会分层:文献回顾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近几十年来西方和港台学者在教育与社会分层课题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教育是社会层化过程的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再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社会分层特别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又反过来影响一个社会的教育机会分配和教育机会均等。最后,联系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发展带来的这种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服装的发展变化。本文着重论述了女性意识对服装产生影响的表现形式,即女性意识如何影响服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迟子建的创作由早年的浪漫抒写转向文化探寻。她以20世纪上半叶东北民间社会的女性形象为依托,特别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萨满"形象的着力书写,表达了对传统民间社会中女性重要地位的缅怀,彰显了对现代文明中女性主体身份的反思和批判,呈现出女性话语的乌托邦诉求。  相似文献   

9.
女性的感情比较细腻,善解人意,她们说话时更注重他人的感受,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往往含蓄曲折。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妇女一直处于附属地位,受教育程度相对低,无论是在与自然的抗争还是在与社会的抗争中,都经常流露出弱者心态,体现在语言上是带有宿命色彩的语汇特别多。女性语言的特性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产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就业中体现性别平等,保障女性充分就业,防止女性地位受到损害,政府有关部门应将社会性别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造成女性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对于不同的性别有着固有角色期待和定位;在社会性别的角色分工上,私人领域和公众领域被截然分开;亲属权利义务关系的牵绊也会影响女性就业;社会文化对性别形象进行控制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日本农村妇女的综合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对妇女经济地位起支撑作用的土地权益的进步相对迟缓。妇女土地权益是一个涉及到土地法、农业政策、社会性别意识、家庭农业经营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的问题。理论上法律政策是妇女获得土地权益的保障,具体有效的执行要依靠家庭。通过获得土地权益夯实妇女的经济地位,进而推动妇女综合地位跃上更高台阶是日本农村社会发展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体育文化的发展也随之产生变迁,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必然受到体育文化的影响.当代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对我国文化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所以明确当代我国体育文化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以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当代体育文化的具体内涵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妇女教育主要是结合妇女的现状与特点进行的教育,旨在帮助妇女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以使她们明确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妇女解放与男女的真正平等,实现妇女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文章从西藏妇女教育的发展入手,分析了当前西藏妇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妇女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新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在饮食结构、方式、礼仪和思想等方面依然承袭了以往的传统,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出地域性、传承性、融合性和宗教性等特点,显示出社会教育、社会整合、强化信仰、象征身份等社会功能,从中尚可窥探出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国内的日语教学现状,分析了本土文化在输入与输出教学中导入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近几年将本土文化导入到日语教学中的实践结果,表明本土文化的导入对日语语言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分析当前西藏妇女受教育状况。通过研究,发现妇女受教育水平的现状及变化,提出解决目前教育的男女性别差异的途径,在于改善妇女接受教育的环境与质量,并着力消除—切阻碍她们积极参与教育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7.
清末女子教育的兴盛是中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清末女子教育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内迁文化是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它以其先进性和多元性,推进了云南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促成了云南教育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云南社会的演进。  相似文献   

19.
运用社会性别视角阐述社会性别平等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分析当前农村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指出“女耕男工”、文化教育、民主参与等方面的性别差异现状对建设新农村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关照农村社会性别的特殊需求,将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体系,制定、实施适当的倾斜政策,加强先进社会性别文化建设等推进农村妇女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