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添加了Ca2+、Mg2+的一级反渗透(RO)产水为原水,采用淡水一级两段、浓水一级一段的新型EDI模型制备高纯水.通过改变浓水流向,使其与淡水流在不同部位构成逆流,以达到提高淡水水质和防止硬度离子结垢的双重目标.研究表明,淡水第一段逆流模型较淡水第二段逆流模型在分离性能、过程能耗、预防结垢等方面更具优势.应用优选模型,在进水电导率为33~35 μS/cm,进水硬度为11.7 mg/L(以CaCO3计)的条件下,EDI的总脱盐率为99.8%,Ca2+、Mg2+的去除率均接近100%,耗电量为0.26 kW·h/m3.持续85 h的实验过程运行稳定,产水电阻率17.4~17.8 MΩ·cm,膜堆未结垢.  相似文献   

2.
用对数经验模型描述了磷矿脱镁废水中Mg2+在001×7×7型强酸铵型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有限浴离子交换动力学,Mg2+-NH4+交换过程属扩散控制,Mg2+的表观反应级数为0.70,活化能为23.99 kJ/mol.  相似文献   

3.
制糖脱色脱钙树脂的偶合再生及其废液的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废液处理是制约离子交换树脂在糖汁清净中应用的关键.为实现再生废液的回用,文中采用制糖脱色树脂再生废液再生脱钙树脂,实现制糖脱色脱钙树脂的偶合再生,并分析了偶合再生废液的抗氧化活性和功能成分.结果表明:色素和Ca2+的复合有助于Ca2+的解析;用300 mL脱色树脂D201×7的碱性再生废液再生60 mL脱钙树脂BK001,可得到56.7 g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富钙色素,树脂再生率为95.4%;富钙色素中Na+、Ca2+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60.00、29.29和29.80mg/g,脱钠后其水溶液吸光度满足焦糖色素国标GB 8817—2001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大孔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煤焦油洗油中的喹啉进行了初步探讨.选用D001-CC型、D61型和001-7型3种树脂作比较试验.在静态试验条件下,3种树脂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4~25 min;3种树脂吸附效能大小为D001-CC>D61>001-7; D001-CC型树脂的实际交换容量为理论值的1.2~1.3倍.通过动态离子交换柱的正交试验,确定动态条件下最佳提取组合为:树脂填料层高度为12 cm,液体流速为2.0 mL/min,离子交换树脂为D001-CC型. 喹啉富集液中的喹啉浓度可达39.5%,喹啉从洗油中的回收率达到85.54%.  相似文献   

5.
酵母菌对铅离子的生物吸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啤酒酵母对Pb2 + 的吸附行为。酵母菌能有效结合Pb2 + ,pH =6时吸附量最大 ,吸附 6 0分达平衡。盐度及Ca2 + 、Mg2 + 离子对吸附影响不大 ,常温可进行吸附。其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比大孔型弱酸性树脂D113和凝胶型强酸性树脂001×7对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该文通过静态实验进行了研究,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2种树脂,随着树脂投加量增加,对氨氮去除率增加,吸附速率下降;碱性条件下,对氨氮有良好的去除率;提高反应温度,能促进氨氮去除率。2种树脂对氨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交换吸附等温线,D113树脂的最大吸附容量大于001×7树脂的最大吸附容量,对氨氮的吸附是自发过程,属于吸热反应,同时伴随着熵增现象。2种树脂对氨氮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过程。在相同反应条件下,001×7树脂吸附速率更快,而D113树脂吸附氨氮需要的能量更少。  相似文献   

7.
针对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中铜的选择性分离困难、有机物污染严重等问题,筛选出可高效选择性分离Cu2+的D711型螯合树脂,并研究树脂吸附Cu2+的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D711树脂对Cu2+的吸附量随体系酸度升高而降低,当溶液初始H2SO4浓度为0.005 mol/L、接触时间为120 min时,树脂的平衡吸附量为56.11 mg/g;D711树脂与Cu2+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298 K)为-10.26 kJ/mol,焓变ΔH为-4.91 kJ/mol,熵变ΔS为17.92 J/(mol·K),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熵增的过程;D711树脂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速率控制步骤为膜扩散控制;工业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经二级串联吸附后Cu2+的吸附率可达99.5%以上。吸附前后D711树脂的表面形貌由多孔粗糙状过渡至致密平滑状,树脂的官能团结构稳定,吸附过程中树脂官能团中的N原子参与了反...  相似文献   

8.
细菌胞外高聚物对水溶性染料和Cr(Ⅵ)生物吸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种新型生物吸附剂——细菌胞外高聚物 WJ-I对水溶性染料及 Cr( )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 .结果表明 ,p H和 Ca2 + 质量浓度对染料的吸附有显著的影响 ,最佳条件为 p H>7,[Ca2 + ]=8.0 g/L.p H<2时 Cr( )的吸附率最大值达 98% ;WJ-I对水溶性染料的吸附符合架桥模型 ;Cr( )的吸附过程符合 Freundlich数学模型和表面螯合机理 .  相似文献   

9.
研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对Ca2+、Ag+和Pb2+的吸附性能。用静态法对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的吸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实验室自制的1号和2号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Ca2+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是204.4mg/g和210.9mg/g;对Ag+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是540.4mg/g和557.7mg/g;对Pb2+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是1038.1mg/g和1071.2mg/g。结论离子交换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具有交换速度快、交换量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b2+在D152大孔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红外光谱法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范围内,Pb2+在D152树脂上的吸附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液膜扩散为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333K温度下树脂的最大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14mg/g,298K温度下用3mol/L的硝酸作为解吸剂,解吸率可以达到98;该树脂吸附操作简单,易再生,重复使用性良好,可望用于含铅废水的治理及铅的富集。  相似文献   

11.
龙葵碱对肿瘤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荷瘤小鼠分为治疗组(37.50mg/kg、18.75mg/kg、9.37mg/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组30mg/kg),分别测定各组肿瘤细胞膜的Na^ ,K^ -ATPase及Ca^2 ,Mg^2 -ATPase活性.结果表明龙葵碱(37.50mg/kg、18.75mg/kg)对S180小鼠及H22小鼠肿瘤细胞膜Na^ ,K^ -ATPase及Ca^2 ,Mg^2 -ATPase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其抑制作用呈量效正相关.因此龙葵碱这一作用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克氏原螯虾血清的溶血活性进行测定,并研究了温度、pH值、二价金属离子等理化因子对其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经20~50℃处理后,溶血活性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增强;当温度高于60℃、处理时间为20 min时,溶血活性明显下降直至完全丧失;pH为6~11时溶血活性较高,超出此范围时会对其溶血活性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分别用5,10,15 mmol/L的Ca2+,Ba2+,Mg2+处理血清,发现Ca2+对溶血活性有促进作用,并随着浓度增加溶血活性有所增强;5~10 mmol/L的Ba2+对溶血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15 mmol/L的Ba2+反而有促进作用;5~15 mmol/L的Mg2+对溶血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白庙子斜发沸石在水热离子交换中阳离子交换容量、配位阳离子交换度及K 、N a 、C a2 离子在该矿样上的交换量.实验发现,该矿铵离子交换容量为1.73 mm o l/g,配位阳离子交换度C a2 >K >M g2 >N a .在铵改性矿样NH4Z上K 离子属超容量交换,交换量达78.2 m g/g,对海水提钾有应用价值.在不同离子交换矿样上C a2 交换量NH4Z>N aZ>KZ>O rZ,在钠改性矿样N aZ上C a2 离子交换量可达32.4 m g/g,对硬水软化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K~+、Mg~(2+)、Ca~(2+)、Cl~-等无机离子、卵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蛋白质以及番鸭精清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释液中,缺少K~+时,精子很快失去活力;K~+浓度为10或20mmol/L时,精子活力最高,K~+浓度增至40mmol/L时,精子活力降低;稀释液中Ca~(2+)浓度为1或3.5 mmol/L时,精子活力明显提高;稀释液中Mg~(2+)浓度在0~4mmol/L之间变化时,对精子活力无明显影响,但浓度大于10mmol/L时,精子活力明显下降;高浓度Cl~-对精子保存不利,精清以及血清白蛋白能消除由于洗涤而造成的精子粘附现象,提高精子活力,稀释液中精清所占比例较低时,有利于精子保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氢氧化钠预处理—柠檬酸热改性的两阶段处理方法,对水葫芦(water hyacinth,WH)通过酯化反应引入外来羧基,制备成一种新型的功能化水葫芦生物吸附剂(modified water hyacinth,MWH).利用批次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H、铀初始质量浓度、WH/MWH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WH/MWH吸...  相似文献   

16.
牛小肠碱性磷酸酶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用正丁醇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EAE-32柱层析和Sephadex G-150 凝胶过滤,从牛小肠中分离纯化出牛小肠碱性磷酸酶(BIAP).提纯倍数为50.69,比活力为48.87U/mg蛋白.酶液经SDS-PAGE呈现单一条带,且不含DNA核酸酶.该酶催化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水解反应的最适pH值为9.7,pH小于6.5大于11.5均不稳定;最适温度为45℃,高于50℃不稳定.Km值为0.29mmol/L.45℃,pH9.7时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4.6μmol/(L•min).利用SDS-PAGE测定酶亚基的分子量为66KD. Mg2+、Mn2+和Ca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Zn2+和EDTA对酶有抑制作用。随着Mg2+、Zn2+和EDTA浓度增加,270nm处紫外吸收值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十三种金属离子在硫氰酸盐-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它是基于金属离子与硫氰酸盐(SCN-)生成络阴离子后,再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PC 形成离子缔合物而进行浮选.在各自适宜的酸度下,Fe3+,Ag+,Cu2+,Au3+,Bi3+,Cd2+,Co2+和Ni2+的浮选率为92—100%,而 Pb2+,Mn2+,Zn2+,Ca2+和Mg2+的浮选率低于20%或几乎不被浮选.浮选富集倍数较大、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海水中微量铜和铁的测定,方法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去白云化作用机理的实验模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模拟,讨论了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去白云化作用机理。在近地表的酸性条件下,尽管有溶解CaSO_4的参与,方解石的溶解速率仍大大超过白云石,因而认为人们长期用来解释去白云化作用的假想化学反应很难从动力学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溶解CaSO_4的参与下,白云石中Ca~(2+)的释放受到抑制,Mg~(2+)的释放速率加快,先转变成一种富Ca~(2+)的白云石,最后转变成方解石。该过程可能部分类似于从原白云石到有序白云石过程的逆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药材废渣基活性炭处理含Cr(VI)废水,考察了pH、离子浓度、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pH=2、离子浓度80mg/L、活性炭投加量0.1g以及吸附时间为1h下吸附性能最佳。活性炭对Cr(VI)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描述活性炭对Cr(VI)吸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