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本文对短跑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结构进行研究。研究揭示,速度素质的增长具有“早熟”特征,其训练结构体现出以提高最大速度为核心,以最大负荷强度和较少负荷量的短距离跑练习为主要手段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4.
世界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400m跑全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宏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2):64-67
运用文献资料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及EXCEL软件,对参加第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m跑决赛运动员的全程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训练的重点并提出了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凋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自信心来源及特质自信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属性高水平短跑运动员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员自信心对特质运动应对自信心存在显著性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自信心来源七个维度对运动水平的影响,并对该类项目运动员自信心的形成机理及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水平短跑训练的提高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教育过程。通过心理训练改善运动员运动专项所需的心理因素和个性特征,学会调节心理状态,最大限挖掘心理潜力,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身体和技术水平的正常和超长发挥。 相似文献
7.
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素质是从事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保证,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整理分析;针对短跑运动员力量的训练做出综述性研究,从中提炼出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加以分析,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在训练中应加强重视,短跑运动员要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是力量,速度,良好的心理因素及极佳的竞技状态,运动员要获得极佳的竞状态就必须有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中尤为重要的是有良好的放松训练方法,这样才能保持运动员高质量的训练,从而促进运动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短跑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素质、运动技术等五方面系统的论述短跑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内容和途径。对目前新疆短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并为新疆地区的短跑运动员选材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开清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66-68
高水平的协调放松能力是现代短跑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员心理素质和运动水平的高低,是短跑运动员不可缺少的专项能力之一。良好的放松能力对中学生短跑运动员来说,有助于挖掘其运动潜能和提高短跑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金庆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2)
通过对参加柏林(2009)与大邱(2011)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短跑(男女100m各90、85人)与跨栏(男女110m、100m栏各69人)运动员,在规则改变前后两届大赛的各轮次比赛成绩(Performance Time,PT)与起跑RT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同时参加两届比赛的运动员在新旧规则下的起跑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T)进行比较.探讨“零抢跑”规则对优秀短跑运动员RT的影响.结果显示,“零抢跑”规则使短跑与跨栏运动员的起跑RT显著增加;RT受年龄、性别、疲劳、注意力、智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起跑RT通过运动时间(Movement Time,MT)影响总反应时间(Total Response Time,TRT),从而达到控制比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校高水平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洪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依据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高校高水平短跑训练实践,对其专项速度的距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最大速度能力,选择的距离应在50 m左右的范围,或选择练习时间为5~6 s的距离都是符合专项要求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苏州大学参加江苏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的短跑运动员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方案及其负荷监控的实施,总结了业余短跑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为高校短跑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优秀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训练血生化指标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冬训期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血睾酮、血清皮质醇、血睾酮/皮质醇等生化指标的测定和评价研究得出:大负荷运动量训练后即刻CK、BU、T、C值都有较大幅度升高,与训练前安静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b小于安静时值,无显著差异;次日晨CK和BU与安静时相比虽然均高于安静值,但无统计学意义;次日晨CK、BU、T和C值仍高于训练前安静时值,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次日晨与运动后即刻相比CK、T、C值有显著性下降(p<0.05);次日晨的BU值比运动后即刻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监控能客观、准确评定运动员身体负荷和机能变化,为避免运动损伤,尽早诊断运动疲劳,保证训练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短跑运动员比赛状态的心理练习的同时提出了影响心理练习的因素及其改正方法,用科学理论依据解释如何进一步提高短跑运动员练习和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设计和选择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是每一个从事短跑工作的教练及运动员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探索短跑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本文通过对当前两种不同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做了对比实验研究,得出结论:运动员在准备期应着重发展力量耐力和最大力量,比赛前期发展爆发力和快速力量耐力,比赛期发展专项力量与专项速度及专项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沈立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45-47
以盐城市全运会大学生田径比赛部分女子短跑运动员与教练员为研究对象,从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情绪变化,女子短跑运动员检录与上跑道赛前情绪变化,女子短跑运动员比赛成绩变化与影响女子短跑运动员比赛心理因素等方面,研究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规律,并提出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控制与调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的观察和赛后调查访问分析,论述了赛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赛前准备活动过程中应用科学系统。赛前准备活动应包括心理准备活动和生理准备活动,两种准备活动都不可缺,安排是否合理,乃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发挥出正常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20.
田径运动员短跑能力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00m,200m,400m跑供能特点,结合湖北民族学院短跑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提高湖北民族学院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