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密切的内在联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对于促进我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讯     
国务院发布: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确定七大任务国务院近日发布《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决定》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未来5-15年环保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华东科技》2006,(2):4-7
国务院近日发布《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决定》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未来5-15年环保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4.
陈继明 《广东科技》2008,(3):217-218
随着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高速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尤其是经济较好的城市和城镇地区。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城镇环境污染情况,阐明了小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小城镇环境保护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一个着力点和具体行动,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甘肃经济的腾飞发展,需在新的形势下解决好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推荐理由: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指能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引发的物质消耗急剧增加环境恶化日趋严重,这种情况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并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本书深入分析了浦东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国内外  相似文献   

7.
张深 《广东科技》2014,(16):28+15-28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持续吹响了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的攻坚战。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规划环评能从决策源头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从顶层设计上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能从根源上解决规模、结构和布局性资源、环境问题,能有效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缩小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本文结合科学发展观理论,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深入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区域,构建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公平和福利补偿机制,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构建新型协调发展机制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我国林业管理体制产生了较大变革。我国林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我国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林业产生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所需经济的重要来源,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想要促进我国林业更加稳定、长久、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对当前林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及创新。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之下,林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要充分落实相关政策,不断创新和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变迁和发展。本文就对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进行分析,同时分析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中,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重要思想虽作了一定体现,但仅仅是初步的,不系统的,还没有把循环经济作为特定因素来考量。可以说,当前的税法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还相差甚远。现行税收法律体系没有专门的税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这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同时,现有税法体系涉及环境保护制度,其落实力度有限,没有起到扶持循环经济的理想效用,更谈不上对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确立与完善提供保障。因此,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必须认识明确,措施有力,积极作为,使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早日充分发挥。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法律体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本文从我国现行循环经济税收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出发,尝试提出几点完善我国循环经济税收法律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理论指导,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本文就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做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赵红艳 《科技资讯》2010,(31):128-129
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发展,多数县域经济的产业层次较低,以牺牲环境来换取GDP增长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必然会制约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县域经济必须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GDP,节能减排,加强科技投入和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到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时行,构建和谐、环保的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山西作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基地和欠发达省份,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还很粗放,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更好地推进山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浅谈跨国公司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强  张婕 《科技与经济》2006,19(4):51-55
跨国公司的对华直接投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依据我国目前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和方式,更新引资理念,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引资战略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05,(7):4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中科院学部召开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会议上指出,推进科技自主创新,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大举措,又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缓解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争取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论述了环境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阐述了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措施,并提出要重视对环境保护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增长质量较差,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大制约。在新的发展阶段,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沿用传统的外延型、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道路,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求发展。为此,本文对本市的资源利用现状,及与宁波、苏州和全省情况对比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节约型经济,适应宏观调控的若干建议。一、杭州电力、土地和…  相似文献   

18.
<正>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这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类似攀枝花市这样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不均衡一直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在当前跨越式发展大背景下,要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占得先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然的选择。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财政负有重要职责,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调控等重要职能作用,是我国跨入更高经济发展阶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只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晋中市发展循环经济应从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科学规划、依靠科技等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突显于城乡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根源于社会经济发展中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的政策,增加资本投入,是科学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优路径。“三农”问题不仅是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问题,而且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