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范立德 《应用科技》1998,(12):29-29
1选用无滴膜蔬菜大棚使用聚乙烯无滴薄膜覆盖,膜面不会有水滴附着,可提高棚内的透光率,增加光照,有利于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2双层薄膜保温用单层塑料薄膜覆盖保温,效果不太理想,在棚内采用加盖地膜或小拱棚的方法,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大棚内加盖地膜,能使地温升高2℃,在棚内设置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气温提高2-4T。3推广嫁接技术利用根系发达的蔬菜品种作砧木,用经济价值高的蔬菜品种作接穗进行嫁接。如嫁接黄瓜,可用南瓜作砧木,黄瓜生长旺盛,结果多,产量能提高20%以上。4推广二氧化碳施肥二氧化碳施肥是蔬菜保护地…  相似文献   

2.
向农民朋友提个醒!在选购农膜时,应根据作物的种类,选用合适的塑料膜。 1.日光温室及果菜用的棚膜,应选用无滴塑料薄膜。这种膜能使附着的雾滴化为水滴。透光性强,不仅能提高棚温,而且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瓜菜  相似文献   

3.
高主流湍流度下大倾角异型气膜孔冷却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主流湍流度下大倾斜角异型气膜孔的冷却特性,在主流湍流度为11.82%的流动工况下,采用瞬态液晶传热测量技术对倾斜角均为60°的圆柱孔、水滴孔以及曲面簸箕孔进行了研究。在吹风比为0.5的工况下,3种孔型的气膜贴壁性都较好,上游冷却效率高于下游;在吹风比为1.0的工况下,圆柱孔和水滴孔出现气膜脱离壁面再附着现象,上游冷却效率低于下游;在更大吹风比下,曲面簸箕孔气膜也出现脱离再附着现象。吹风比的增加会显著增强各个气膜孔的对流换热强度,曲面簸箕孔的换热系数比在各个吹风比下都低于圆柱孔和水滴孔,圆柱孔和水滴孔的换热系数比在上游区域较高,而曲面簸箕孔的换热系数比在大吹风比下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高主流湍流度条件下,大倾斜角水滴孔和圆柱孔的气膜冷却效果相近,曲面簸箕孔的气膜冷却效果优于这两种孔型。  相似文献   

4.
磷酸三甲酯的生产工艺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磷酸三甲酯合成反应机理的分析和部分生产数据的实验测定,对磷酸三甲酯的生产工艺提出了3条改进措施:物理法和化学法两步去除反应中的副产物氢化氢,严格控制萃取过程中的醇水比,采用金属鞍形填料,使产品收率提高了13%,萃取原料消耗节约18%,精馏产品纯度≥99.5%,透光率≥92%,加热前后透光率变化≤3%R,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发酵液过滤工艺的革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选用新型絮凝剂CP-911,优化了青霉素发酵液的过滤工艺,提高了滤液质量,使滤液透光率平均由12.61%提高至20.34%,减轻了萃取时的乳化现象,萃取收率提高了1.47%  相似文献   

6.
甲壳胺作为果汁澄清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甲壳胺作为果汁澄清剂的研究结果表明,在640nm处,甲壳胺浓度320ppm,4小时后梨汁透光率>92%;加入甲壳胺480ppm,6小时后苹果汁透光率>90%;甲壳胺浓度240ppm的菠萝汁,6小时后透光率>85%。在澄清过程中,果汁的总糖度和pH无明显变化。澄清后的果汁,室温贮存150天仍清澈透明,无沉淀不浑浊,保持浓郁的原果汁风味。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消雾剂的消雾机理,确定了消雾剂的品种及用量,介绍了聚氯乙烯消雾型无滴膜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及其优于普通无滴膜的多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磨牙游离缺失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缺失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单侧游离缺失磨牙和5例双侧游离缺失磨牙的患者先进行卡环式活动义齿修复,测定其固位力、咀嚼效率和体积,再进行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测定固位力、咀嚼效率和体积,对前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缺失磨牙具有足够的固位力,比卡环式义齿咀嚼效率提高10%~20%,体积减少25%~4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缺失磨牙效果美观、舒适、咀嚼效能高,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果蔬表面水滴对其真空冷却冻伤的影响,选取不同质量的水滴为实验对象,首先研究了在特定终压下水滴的降温特性.进而研究了真空泵排量和真空冷却的终压对水滴降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滴的降温规律和已报道的食品降温规律差别很大,即使水滴没有沸腾现象,其温度也会迅速降低;改变水滴质量和真空泵排量无法阻止水滴结冰;终压低于3 500Pa时水滴终温将低于0℃,低于2 000Pa时水滴结冰.因此,向果蔬表面喷水时应喷洒均匀,避免出现较大的水滴,当喷水量大时,应适当提高终压,避免因水滴冻结造成果蔬冻伤.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调光材料的配方优化及其作用效果.优化配比溶液的转变温度可以控制在24℃左右,接近人居舒适温度.该材料在低于24℃时透光率较高,可达92%,在高于24℃时的透光率则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最低透光率仅为2%,且溶液在从高温降低到转变温度点以下,溶液的透光率又恢复,具有可逆性.同时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模拟实验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上表明了该种智能调光材料的可应用性,为建筑物智能降温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虚拟的雨场景中动态水滴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水滴与玻璃表面交互的模拟方法。首先,针对水滴随机运动的描述问题,建立水滴的模型,包括几何模型和运动模型,保证水滴的运动符合自然规律;其次,引入Metaball技术,改进绘制算法中势能的球心位置计算方法,实时解决水滴碰撞后的变形问题;引入距离临界值,实现水滴之间的融合现象;然后,利用Cg语言编程实现反射和折射效果,与光照模型混合得到综合的光学效果,减少计算成本,提高实时性;最后,构建多种水滴与玻璃表面的动态交互实例。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快速实时模拟出水滴与玻璃表面的交互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单个水滴在低温、低湿空气中的运动和蒸发特性,建立了描述整个传热传质及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悬挂水滴的蒸发冷却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水滴温度、直径、速度和运动轨迹的变化规律,以及水滴初始参数和空气速度对制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滴在某一喷射角度下,直径越小,同样的下落高度水滴水平飞行的距离越短,而相应的速度衰减则越快,同时水滴蒸发过冷所需的时间越短.另外,水滴初始温度越低和逆流空气速度越高,在很短的下落高度内,水滴就实现了过冷,而水滴直径的变化量随着初始水温和空气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对雾化水滴进行预冷却不仅可提高系统制冰效率,还能减少水滴的蒸发损失.  相似文献   

13.
对废润滑油再生工艺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絮凝条件下自制絮凝剂对废润滑油透光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真空度下减压蒸馏对废油出油率、油渣量、不凝性气体量、汽油和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絮凝剂添加体积比3%、絮凝反应温度80℃、絮凝反应时间30 min、沉降温度70℃和沉降时间12 h的絮凝条件下,油品的透光率约为60%.对该絮...  相似文献   

14.
用卧滴法在650~878℃温域内,测定不同稀土(RE)含量的液态ZAlSi9Mg合金的表面张力及对喷涂料钢模壁的润湿性和附着功。随温度升高,合金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和附着功呈降低趋势;添加铝液的表面活性元素稀土,含量小于0.45wt%时,熔体的表面张力、润湿性和附着功明显下降。当稀土含量大于0.45%时,附着功、润湿性稍有降低,但表面张力增加。  相似文献   

15.
激光测油液污染度的原理及其测定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了光测法检测油液污染度,在适合的波段内,油样对光均具有一般吸收,透光率相对稳定且较大;油样粘度的变化对透光率影响较小,而油液颜色的深浅对透光率有影响。导出了定量分析油液污染程度、消除油液颜色影响和提高检测精确度的理论公式,讨论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气中的玻璃及其制品,经常会因灰尘、油烟、油酯等微细污物的附着而使透明度降低,特别是这些污物使玻璃表面呈疏水状态,易使水分成为微细水滴,从而形成结雾并附着于玻璃表面.这既妨碍视线,又有碍观赏.对于某些仪器仪表还有可能产生其它不良影响,例如:眼镜结雾,会影响视线;表蒙结雾,会导致机件生锈,走时不准;汽车、飞机、火车门窗玻璃结雾,不仅影响美观,还有损于玻璃的透明性和透视性,特别是挡风玻璃,因为结雾防碍视线而造成的事故,并非鲜见.  相似文献   

17.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酰胺的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酰胺的共聚合,发现: (1)当共聚体中甲基丙烯酰胺含量在20%以下时随甲基丙烯酰胺含量增大,共聚体的软化点由135℃提高到162℃;布氏硬度由24.4kg/mm~2提高到32.2kg/mm~2;冲击强度改变的规律性不够明确,但总的来讲是有所提高(由13kg cm/cm~2提高到15kg cm/cm~2左右);而透光率则保持为92%不变。当甲基丙烯酰胺含量超过20%时,软化点及硬度随酰胺含量的增加改变不大,而透光率则稍有降低。 (2)共聚体系用ABN引发或用热引发聚合所得共聚体性能相近,而用BPO引发则产物软化点低约30℃左右,布氏硬度低4~5kg/mm~2; (3)将共聚体于空气中放置后硬度明显地降低,软化点也有下降,酰胺合量越高,性能下降越快。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潮气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分光光度法为基础,校正透光率,实现了T值浓度直读法测定峰蜜的淀粉酶值。本法最低可检测至1酶值单位。变异系数为3%,相对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炭黑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性,利用对苯酚磺酸(p—PS)及低聚对苯酚磺酸(SPV)羟基邻位的活泼氢与羟甲基的反应,将炭黑羟甲基化后,研究了炭黑粒子表面导入亲水性基团的表面化学改性方法。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溶剂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在水浴90℃,催化剂存在下,水/甲醇为溶剂,反应3h,得到了接枝率为13%的改性炭黑。通过阿R、TEM等手段对P—PS和SPF改性炭黑进行了表征;未经改性的炭黑5min即会完全沉降;P—PS改性炭黑,在自然沉降15d后,分散液透光率从1.5%增加到11.4%;接枝率为13%的SPF改性炭黑,分散液透光率从43.4%变为65.8%。结果表明:改性炭黑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显微试验考察水滴在高压高频脉冲电场作用下的极化变形及失稳破碎过程,研究水滴破碎临界场强、占空比及电场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占空比的增加,作用于水滴的电场能随之增大,同一脉冲周期内电场施加时间增长,水滴破碎临界场强减小;随电场强度的增加,水滴的极化变形效应愈加明显,水滴的变形弛豫时间缩短,破碎临界占空比减小,临界占空比最小值所对应的电场频率逐渐降低;电场强度一定时,随占空比的增大,水滴的破碎临界频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电场强度、占空比及电场频率三者共同决定了水滴的极化弛豫状态、作用于水滴的电场能以及水滴的振荡频率,其交互作用对水滴的破碎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