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瞬变电磁仪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TEM)基本原理,通过查阅20多年来国内外瞬变电磁仪的研究动态资料,归纳总结了国内瞬电变磁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及今后国内瞬变电磁仪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矿井巷道掘进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剔除各种干扰源的瞬变电磁场的干扰,得到准确的探测结果,针对井下的主要干扰源如大型铁器、电力系统、锚网等进行了瞬变电磁法现场测试,并对不同干扰源的干扰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测试结果表明:顺层探测,大型铁器需退后10m,而顶底板测量6m后已基本没有影响;电力系统干扰只对10μV/A以下探测数据有影响;锚网探测,测试线框要放在距锚网1m左右的距离,锚网主要影响10ms之前的测量结果。本结果可为井巷掘进超前探水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4.
在煤矿的生产和建设中,水害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和建设的重大灾害之一。由于水害造成矿井生产停产,甚至淹没矿井的事故时有发生。如果在采前对采区的地质异常体探测清楚,就可以进行治理钻孔的施工,避免因盲目钻探而造成的损失。瞬变电磁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国内外瞬变电磁法方法研究概况、理论研究、仪器状况以及在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做出了综述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问题,提出了该方法当前所存在的困难,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瞬变电磁法在我国的应用一直是100~200 m线框的装置,在山区和地形复杂的地区勘探或在城镇地区的地面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的基础勘察时,此装置线圈敷设困难,施工难度大,效率低。TEM小线框的出现使得施工快速轻便,与此同时还发现了新的探测隐伏断层的技术方法,断层点定位准确。本文着重分析TEM小线框的特性及利用其探测隐伏断层的原理,并通过工程勘察实例说明TEM小线框的横向分辨率高和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瞬变电磁法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在简要介绍瞬变电磁法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电磁噪声特性;重点研究TEM(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信号同步采集与实时处理算法,将双极性同步叠加平均算法等效为梳状滤波器,经过N个周期的2N次迭加平均,对等精度测量的重复信号不奇变,对加性白噪声,信噪比提高(2N)^1/2倍;适当选择发射周期T和周期数N就可以随意设置梳状滤波器的零传输点,有利于消除某些频率的干扰;依据拉依达准则,剔除测量误差大于3倍标准差的奇异数据并以算术平均值代替,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刘永亮 《甘肃科技》2014,30(21):36-39
通过瞬变电磁法,基本查明了区内矿体赋存情况与矿体赋存有关的断裂构造,对泥盆系地层做了初步了解,进一步控制了勘查区断层。但本次电法解释成果中对于测区中推测矿体的赋存,仅仅是通过电性层的视电阻率值推断的,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9.
熊涛 《当代地方科技》2010,(14):100-100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非接触式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属时间域电磁法。TEM系统测量精度和灵敏度的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从初始的找矿扩展到构造地质填图以及水文地质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矿井水害是困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不仅造成大量煤炭资源无法正常开采,导致多种环境负效应,而且还威胁着人员伤亡和生产损失。本文通过介绍瞬变电磁法的概念及勘探原理,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观测系统应用研究技术,通过应用实例论述瞬变电磁法在煤矿井下探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应用于神经功能恢复微电子植入系统供能模块的电磁耦合模块.通过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road,PCB)平面螺旋线圈电学参数及其互感耦合的理论分析,确定发射、接收线圈几何参数的取值.首先进行线圈电学参数测试,然后将发射和接收线圈组合成电磁耦合模块,分别在空气和皮肤两种介质条件下进行耦合测试定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接收电压随发射电压线性变化;发射和接收线圈空间匹配时,相对于空气介质,皮肤介质使接收电压产生更大衰减.发射和接收线圈空间匹配可以增加接收电压;在可实现的发射电压范围内,可以获得所需的接收电压.  相似文献   

12.
奇点展开法是一种处理瞬态电磁场问题的有效方法,该文叙述了它的基本原理,解题程序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矿井瞬变电磁法由于受到全空间效应的影响,无法实现井下的定向探测,目前尚无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对采集信号进行单向屏蔽有望从根本上突破矿井瞬变电磁法定向探测的难题。通过理论计算、仿真模拟对不同材料和不同结构单向屏蔽装置的电磁场响应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单向屏蔽装置材料及结构设计参数,并通过物理实验验证屏蔽装置的单向电磁屏蔽效果。研究表明:通过仿真模拟得到锥形结构的坡莫合金屏蔽罩相对其他结构屏蔽装置有更好的单向屏蔽效果,能够在有效压制非探测方向干扰信号的同时,突出探测方向的有效信号;在锥形屏蔽罩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锥形屏蔽罩顶角越大,单向屏蔽效果越好。此外,仿真模拟得到的屏蔽方案经物理实验证实具有明显的单向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应用瞬变电磁勘探方法对平朔煤矿采空区进行勘查,介绍了瞬变电磁法野外数据采集技术,并对采空区的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推断了采空区平面分布范围并经钻探验证。通过对瞬变电磁资料、地调资料、钻探资料综合解译,分析了平朔煤矿安太堡矿区不充水采空区瞬变电磁法呈现低电阻率异常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长白地区处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山高林密,地表大部被玄武岩覆盖,局部又有推覆体覆盖,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通过地面地质工作,对该区域地质规律及主要岩层、岩性又有了新的认识.应用TEM方法,解决了在高阻玄武岩层下和推覆体下识别、确定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地层,对揭示玄武岩厚度和研究含煤盆地的分布,以及断裂的分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瞬变电磁与电阻率测深法在断裂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瞬变电磁法与电阻率测深法在断裂构造上所表现的异常特征,对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钛合金的导热系数小、化学亲和性大,易与摩擦表面产生黏附现象,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导致切削力的波动,引起系统的振动.针对这种难加工材料,往往采取低速切削.在低速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件加工表面之间产生的过程阻尼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尤为显著.以钛合金Ti6Al4V为研究对象,进行铣削加工实验,以基于摩擦颤振原理的过程阻尼模型为动力系统模型,给出其稳定性分析的全离散预报方法,得到的稳定性Lobe图与加工实验数据相吻合,有效地预报了钛合金Ti6Al4V在低切削速度条件下的加工稳定性,可以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航空瞬变电磁法在国外多金属矿产勘查中应用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块状硫化物矿勘查中。该类型矿产在国内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勘查手段为地面物化探方法,但面临周期长,受地形影响大等问题。为此,国内引进航空瞬变电磁法,并首次在黄土坡矿床开展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矿床上方具有航电异常显示,低阻体空间上与主矿体吻合较好,并在主矿体南侧新发现一处航电异常,为该矿床深边部找矿提供线索。国内首次开展的航空瞬变电磁法测量试验找矿效果分析,为国内多金属矿产勘查,尤其是块状硫化物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方法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顶板砂岩富水性的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以山东裕隆集团唐阳煤矿631综放工作面瞬变电磁法探测为例,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在探测工作面顶板富水性中的应用。通过井下探放水钻孔及实际揭露资料验证,该方法探测工作面顶板富水位置和范围是非常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均匀半空间中心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法核函数的研究,推导了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观测二次电位误差对计算全期视电阻率的影响的表达式,发现在晚期微小的二次电位的误差将比早期对视电阻率的计算的影响更大,并介绍了目前对提高早晚期数据采集与处理质量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