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分别采用化学、声化学及光辐射等方法合成了1-丙二烯基-2,3,4,6-四-氧-乙酰基-β-D-吡喃糖苷,结果表明声化学方法最有效、快速;借助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及相关实验,证实此类糖苷的生成为一离子消除反应;所合成的糖苷化合物脱去乙酰基后对T、B淋巴细胞具有体外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由1,4-二酰基氨基硫脲合成1,4-二酰基氨基脲方便有效的新方法,1-芳氧乙酰基-4-对甲苯氧乙酰基氨基硫脲在水溶液中与碘酸钾作用高产率制得一系列新化合物-1-芳氧乙酰基-4-对甲苯氧乙酰基氨基脲。  相似文献   

3.
首先应用三甲基烯丙基硅合成中间体2,3,4,6-四-O-乙酰基-1-烯丙基-α-D-吡喃糖苷(3),然后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CCl4体系中将溴引入烯丙基位,采用1,8-二氮杂环[5,4,0]-十一烯-7(DBU)在超声波作用下发生声消除反应,一步合成2,3,4,6-四-O-乙酰基-1-丙二烯基-β-D-吡喃糖苷(1)。  相似文献   

4.
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和Koenigs-Knoor反应,使乙酰基-α-D-溴代糖1与2-苯硫基-5-批-3H-4-嘧啶酮2(或其银眩盐4)反应,合成了5个相应的糖苷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所证实。  相似文献   

5.
对Tietze报道的合成苯酚氧苷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以全乙酰糖代替1-O-三甲基硅烷基乙酰糖作反应的原料,以无水SnCl4代替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作反应的促进剂,缩短了反应路线,降低了工艺成本.利用改进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三个对位取代苯酚氧苷类化合物1-O-(4-硝基苯基)-2,3,5-三-O-乙酰基-β-D-呋喃核糖苷、1-O-(4-乙酰基苯基)-2,3,5-三-O-乙酰基-β-D-呋喃核糖苷和1-O-(4-苯甲酰氧基苯基)-2,3,5-三-O-乙酰基-β-D-呋喃核糖苷.考察了原料比例、促进剂用量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反应的促进剂无水SnCl4用量需大于化学计量;溶剂为干燥的二氯甲烷,以非干燥的二氯甲烷或乙腈为溶剂的反应则会有副产物4-硝基苯基乙酸酯的产生,副产物的出现可能为乙酰基参与的糖苷键断裂所致.  相似文献   

6.
对十二烷基6-O-乙酰基-2,4-二-O-苯甲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合成反应的步骤由原来的十步缩短到七步,总收率由37%提高到了54%.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L-薄荷醇(e)的热稳定性,合成2种薄荷基糖苷类香料前体。以D-木糖(a)为原料,经乙酰基保护、选择性脱一位乙酰基、转变成三氯乙酰亚胺酯(d)、与L-薄荷醇(e)进行偶联,立体专一性地合成L-薄荷基-2,3,4-三-O-乙酰基-β-D-吡喃木糖苷(f)。全乙酰基-D-木糖(b)在4种路易斯酸催化下,与薄荷醇(e)直接偶联得到L-薄荷基-2,3,4-三-O-乙酰基-β-D-吡喃木糖苷f和(或)L-薄荷基-2,3,4-三-O-乙酰基-α-D-吡喃木糖苷(h),f和h分别脱保护,获得相应的L-薄荷基-β-D-吡喃木糖苷(g)和L-薄荷基-α-D-吡喃木糖苷(i)。实验结果表明:以FeCl3为催化剂,全乙酰基-D-木糖b与L-薄荷醇(e)直接偶联,立体专一性地获得L-薄荷基-2,3,4-三-O-乙酰基-α-D-吡喃木糖苷h;以BF3.Et2O为催化剂,使全乙酰基-D-木糖(b)与L-薄荷醇(e)直接反应,可较为简便地获得L-薄荷基-2,3,4-三-O-乙酰基-β-D-吡喃木糖苷(f)。薄荷基糖苷(g)和(i)经NMR,MS,TG,熔点和旋光分析得到确证。2种L-薄荷基吡喃木糖苷(g)和(i)的热稳定性均明显地比L-薄荷醇(e)的热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8.
报导了S-乙酰基-硫基乙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SATA),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S-Acetyl-MAG3),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S-Aectyl-NHS-MAG3)的合成方法,用IR和亚胺(DCC)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在40-50℃下反应24h得到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N-羟基于二酰亚胺酯(S-Acetyl-NHS-MAG3) 的产率较高,副产物较少,分离提纯容易。  相似文献   

9.
应用一条新的合成路线合成了尚未见文献报导的黄酮—4’O糖苷8:先由庚二酰氯l与对甲氧基苯乙酮的烯胺2反应生成4’—甲氧基四氢黄酮3,再经脱氢、脱甲基得到4’-羟基黄酮5,最后与l—溴—2,3,4,6—O四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进行缩合生成了黄酮—4’—O-糖苷8.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2-氨基-2-脱氧糖糖苷合成,阐述了其反应机理、条件及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的烷基化和乙酰基化的β-环糊精,将其用作固定相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考察了手性毛细管柱的色谱性能,对一些对映体进行了手性拆分。实验表明,该固定相趴有良好的色谱性能和较强的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在糖类化合物合成中,微波辅助技术是一种有效手段.应用微波辅助技术研究了五乙酰基保护葡萄糖与直链醇在固体酸蒙脱石K-10和4×10-10m的分子筛作用下的烷基氧糖苷化合物的合成,实现了对糖苷化反应产物构型的有效控制,并推测烷基糖苷类衍生物的合成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近年来β-1,2-trans-氨基糖苷合成过程中使用邻基参与性的氨基保护基,描述了不同氨基保护基保护的糖基给体在糖苷化反应中实现立体选择性控制的机理以及它们所保护的糖基给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新的合成1.1-二氯-2-甲氧基-2-(5-羧甲氧呋喃-2)乙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O-GlcNAc是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几乎在从原始细菌到哺乳动物和植物的所有的生物系统中都能发现.参考Schmidt的合成方法,利用乙硫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β-D-葡萄吡喃糖苷作为糖苷供体,合成了O-GlcNAc修饰丝氨酸单体Fmoc-Ser(Ac3-β-O-GlcNAc)-OH.得到的反应中间体和最终产物,通过电喷雾质谱(ESI-MS)鉴定.  相似文献   

16.
在冰醋酸作用下,1-芳氧乙酰基-4-间甲基苯氧乙酰基氨基硫脲环化生成5-芳氧亚甲基-2-间甲基苯氧乙酰胺基-1,3,4-噻二唑,用元素分析、IR及^1HNMR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一系列新的5-(1-苯基-5-甲基-1,2,3-唑-4-基)-4-芳基-1,2,4-三唑-3-硫基乙酸,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和波谱数据予以鉴定,对代表性化合物作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它们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11个新的N,N-1,4-羰基苯氧乙酰基-N′,N′-二芳氧基乙酰基二肼.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在以乙酰氯为媒介的非外消旋化条件下,从L-苹果酸和相应的芳胺或羟胺合成四种(S)-乙酰基-N-芳基及N-乙酰氧基苹果酰亚胺.发现当苯环上有吸电子取代基时不利于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20.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新的脂水两性胆甾半乳糖苷偶联物T,该化合物可用作脂质体配体,提高阳离子脂质体的肝靶向性.目标化合物T的合成方法如下:以胆甾烯对甲苯磺酸酯1为起始原料,与己二醇作用后得醇2,2经甲烷磺酰化、碘代制得碘代物4,4随后与2,3,4,6-四-O-乙酰基-1-巯基-β-D吡喃半乳糖[ST5HZ]5成硫醚得到糖苷6,[STBZ]再经甲醇钠处理,脱去乙酰基制得目标物T,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均经1HNMR、IR和MS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