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到填方边坡中填方部分填料与地基土体力学特性存在差异性,表现出明显的"两层土结构"特征,基于上限法推导适用于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式,并通过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土体黏聚力比、内摩擦角以及边坡坡度对填方边坡稳定性及其滑动面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计算式所得稳定性系数N_(cr)更小,验证了所推导的即计算式的可靠性;随着黏聚力比增大,滑动面出口角度β′、临界高度H_(cr)与比黏聚力比为1时的临界高度H_(cr0)之比(即H_(cr)/H_(cr0))均呈非线性增大,β′最后稳定在边坡坡度;内摩擦角、边坡坡角对H_(cr)/H_(cr0)的影响与黏聚力比有关,即地基土与填方填料的差异性明显影响填方边坡稳定性及其滑动面形状;地基土强度提高可使地基所需加固深度降低。研究成果可为填方边坡填料选取、地基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广州市某产业园区加筋高边坡为研究对象,探究利用挖方碎石土混合料代替级配碎石作为填方加筋高边坡回填料的可行性。利用挖方碎石土混合料填筑加筋边坡试验段,进行现场压板载荷试验、室内大型直剪试验,获取试验段的地基承载力及填筑体碎石土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强度折减法对加筋边坡进行稳定性安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碎石土混合料的土石质量比和碎石风化程度的减小,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不断增大;在碎石土混合料的土石质量比不大于3∶7填筑时,其内摩擦角φ值和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植被浅层加筋对边坡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研究了水平与竖向植物根系对边坡加固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植被护坡机理,重点对植被的浅层加筋效果进行分析;然后设计了一种能够考虑加筋作用导致地层各向异性的边坡稳定性算法,该算法可通过整体不平衡力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判别;最后进行了三种不同工况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植被浅层加筋效应仅在坡顶和坡趾附近起到一定作用,对边坡整体滑移面形态几乎不产生影响;在坡顶处水平根系加固效果强于竖直根系,在坡趾处竖直根系加固效果更佳.因此,要使生态护坡起到更好的效果,需在边坡不同位置栽种不同根系类型的植物,如在坡顶和坡趾分别种植水平和竖向根系植物.  相似文献   

4.
从土工格栅加固土体的机理入手,采用加拿大著名岩土工程软件Geostuido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土工格栅的长度、刚度、竖向间距、铺设方式等参数对加筋边坡的稳定性和永久变形等的影响,得到土工格栅在加筋边坡中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以及对应的敏感性,从而为加筋边坡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深路堑高陡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地质构造是影响高陡边坡稳某临江公路沿线13个高度超过50 m的高陡边坡进行了地质普查,并用玫瑰花图及赤平投影对沿线节理裂隙进行统计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评价.13个高陡边坡的破坏模式可分为四种:平面破坏、楔体破坏、圆弧形破坏、倾倒破坏.根据不同稳定程度,将这些高陡边坡划分为:基本稳定、稳定性差和不稳定三类.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的加固设计和施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锚杆-土工网垫喷播防护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复合型生态边坡防护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加固机理是有效将结构防固与生态防固结合,但是其影响因素因而也众多。本文将重点在基于采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的条件下,对于加筋层厚度及锚杆间距对于高陡型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给予分析。通过最终安全系数的分析对比,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黄土区储煤仓高边坡回填土稳定性较差的情况,利用非限性有限元法建立加筋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分析高边坡加筋土土体强度、坡背面板及筋带空间位置与安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高边坡回填土进行加筋带加固显著增大了边坡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土体强度(土体摩擦角和黏聚力)增加,边坡稳定性明显增大;加筋层数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增大,但存在适当范围;坡背面板的加入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但工程造价也随之增加。该研究为高边坡加筋土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露天矿高陡边坡岩体参数难获取和稳定性易变化的问题,本文以攀枝花露天矿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接触式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研究区域的三维模型,统计结构面的分布情况,结合室内岩石力学试验数据,采用国家BQ标准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并给出边坡岩体强度力学参数建议值。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单元法分析了矿区在开采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动态演化特征,并对开挖过程边坡的稳定性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矿区的开采,边坡在开挖面附近由于卸荷作用发生位移回弹,最大位移增量为33.2 mm;塑性区主要集中在断层和矿岩界面附近,以剪切屈服为主;边坡稳定性随着矿区的开采逐渐降低,直至达到临界稳定状态。采用锚索对边坡进行加固,并采用塑性区面积占比对加固前后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评价系数α由加固前的0.4降低至加固后的0.05,证明了加固措施的有效性。本文相关研究可为露天矿高陡边坡岩体参数取值和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钉墙是一种原位土体加筋技术。将基坑边坡通过由钢筋制成的土钉进行加固,边坡表面铺设一道钢筋网再喷射一层砼面层和土方边坡相结合的边坡加固型支护施工方法。本文就土钉墙喷锚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叙述。对施工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及相关技术进行说明,并探讨了基坑变形控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边坡治理工程设计的原则及其治理措施-边坡开挖、边坡加固、边坡排水、边坡环境保护等内容,并通过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喷锚网技术在高陡边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梅爱成 《甘肃科技》2011,27(3):123-125
通过抗滑桩预加固高速公路高陡硬质边坡施工实践,根据其构造、结构特点,提出了施工过程控制要点。通过精心施工,达到了边坡预加固综合治理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锚索加固是边坡加固工程主要手段之一,锚索自由段的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锚索加固的效果.该文给出了锚索自由段几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模型,通过弹塑性有限元法对锚索加固效果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锚索自由段采用灌浆填充后会直接影响其张拉力的传递,从而影响锚索加固效果;而自由段不进行灌浆充填将最能达到期望的锚固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施工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对长沙冰雪大世界高陡岩质边坡加固工程施工风险源进行了识别。评估中考虑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施工环境风险、基坑特征风险、施工技术风险、施工作业风险、施工管理风险、及预防措施风险6个一级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20个二级指标。综合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隶属度函数,判断了边坡加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等级,并提出了边坡加固过程中施工风险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进行3组双向网格状带齿加筋砂垫层加固道路软基的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不同的齿筋形式对双向网格状带齿加筋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向网格状带齿加筋的抗拉强度能够得到较好利用,并能够较明显地提高路堤软基的承载力,减小路堤边坡的侧向位移和路堤软基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且加筋效果随着齿筋整体性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5.
公路边坡植物的护坡机理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从植物根系的力学作用、植物的蒸腾排水效应、茎叶及枯枝落叶的水文效应3个方面,分析了公路边坡植物的护坡机理。通过对植物根系的力学作用分析,建立了草本植物根系的加筋力学模型及木本深根植物的锚固力学模型。三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沙棘、沙柳须根的加筋作用使沙土的粘聚力c值提高了2.5~4.0倍,使粘性土的粘聚力c值及内摩擦角φ值均增加0.25~0.40倍。应用非饱和土理论,定量分析了植物蒸腾排水效应对边坡的稳定贡献,现场监测试验表明,即使在雨季,柳树植物根系范围内土中的孔隙水压力仍为负值。依据植物边坡稳固机理,将植物护坡总结为坡面冲刷防护与边坡加固两种设计类型。坡面冲刷防护可根据浅根表土加筋与茎叶水文效应机理进行设计;边坡加固可根据深根锚固作用与蒸腾排水效应机理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和提高路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加筋技术的应用已日益趋于常规化。在条形荷载下对一层水平加筋路堤和多层水平加筋路堤及未加筋路堤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对比,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筋材对路堤边坡极限承载力、坡顶竖向沉降、坡面水平位移与边坡破裂面形态的影响以及筋材的受力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并探讨了加筋形式下路堤的工作机理和加固机制。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各工况,得出相应的结果信息。模型试验表明:不同于未加筋的连续圆弧破裂面形态,加筋时破裂面的形态为隔断的多个圆弧面,新产生圆弧破裂面曲率增大。数值试验与模型试验的结果基本上一致,两者可进行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东风水电站右坝肩边坡顺河向长80~110m,地形由多级陡坡与平台组成,边坡地面高程830~980m,属于高陡边坡。根据东风工程竣工安全鉴定意见,对所属边坡进行加固处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经多次优化其实施方案,最后确定为全锚索(3000KN)支护方式。边坡锚索分布在845~933m高程,共120束,距离地面最大高度88米,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高排架带来的施工困难,确保了锚索施工的质量,这样不仅减少了常规支护方式(抗滑桩、抗剪洞等)的施工风险,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投资,期望为同类高陡边坡的加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造软基边坡概化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分析土工织物在不同软基深度下边坡中的加固效果,主要将整体安全系数、竖向位移与水平位移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土工织物加筋法,可明显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限制侧向变形.当软基厚度较薄时,土工布的铺设可大大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但是位移的减小程度不明显;对于软基厚度较大,加固效果与软基厚度较薄时恰好相反;而且,多层土工织物的铺设对于边坡稳定性的提高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向中西部山区延伸,形成了大量高陡边坡,打破了原 有山体的地质和生态平衡,极易诱发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 财产安全.因此,山区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设计、处治、监测等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研 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岩土高陡边坡具有高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和动态演化的特征,基于经 典理论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难以获得合理的解答,而人工智能技术方法具 有处理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解决公路边坡工程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 了最近10余年山区公路边坡工程中边坡稳定性智能分析计算与评价方法、边坡防护与加固智 能设计计算方法、边坡智能监测技术、滑坡智能识别和预测、岩质边坡结构面智能识别以及岩 土体参数智能反演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简要说明了在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 设计、现场监测和滑坡预测等方面推进智能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剥采比,实现复杂破碎岩体条件下的陡帮开采,针对锦丰露天矿顺层滑坡、楔形体滑坡、倾倒滑坡和松散土体滑坡4种边坡失稳模式,综合考虑露天边坡坡面与岩体层面、岩体质量及边坡重要程度等因素,分别采取喷锚网+长锚索支护、长锚索+钢带支护、喷锚网支护、抗滑桩支护及HDPE防渗膜护坡等方式的大面积边坡加固措施,支护总面积达到53 200 m2,使坡面角达到55°~65°,整体边坡角达到34°~40°,边坡高度超过275 m,实现了复杂破碎深凹露天矿的陡帮开采.结合多年现场实践经验,全面分析了各种边坡加固措施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技术参数、施工步骤,以及支护效果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