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没有千古名人,没有绚烂历史,加拿大唯一能炫耀的是它广袤无垠的领土,和那红彤彤的枫叶。传承之路也是枫叶之路从10世纪起,加拿大这块富庶广袤的大地接二连三有了北欧、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探险家的足迹。1535年,第一位踏入加拿大的法国探险家杰克卡迪尔,当时只是为了探查前往东方中国的丝绸之路,却歪打正着地开通了加拿大内陆通道,使沉睡的广大沃土被唤醒了。  相似文献   

2.
在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访问研究期间,我多次踏上热带草原。虽每次都行色匆匆,但草原上的一切:那傲然屹立的波巴布树,那狼烟滚滚的草原烧荒,那形态各异的蚁丘,那勇敢强悍的马赛人……都令我魂牵梦绕。 拥抱草原上的 “哨兵” 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我梦寐以求能有机会走出校园,远行草原大地。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校长亲自给我签署了野外考察乡村发展的介绍信。凭着这张“通行证”,我可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全国各地访问。 整个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内没有四季之分,只有明显的于季和雨季的两季交替。雨季,…  相似文献   

3.
4.
<正>"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冲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太阳系。"正如"火箭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只要人类可以仰望星空,就绝不会甘于禁锢在地球上,人类迟早会征服太阳系,并且还会走得更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相似文献   

6.
7.
正2015年10月5日,当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传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的消息,那一刻,我国科学界沸腾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我们翘首以盼的中国人首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终于诞生了!此时,与获奖同样使我们感到激动人心的是,屠呦呦研究员对于青蒿素的研究工作,正是通过青蒿素化学结构的首篇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于1977年在  相似文献   

8.
江中水 《科学之友》2006,(10):76-77
丽江去丽江吧!丽江是上帝遗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惟一一块人间仙境。在传说里、典故里、文化里,把真挚成熟的爱情推向高潮,是何等瑰丽美妙的事情!丽江的街道上,白天穿梭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民族风情的商品琳琅满目,你永远不会厌倦这样的抒情散步,找个私人驿站长住一些时日,从容、深入  相似文献   

9.
1996年11月6日,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环球勘测者”号探测器驾着一枚巨大的“德尔塔”Ⅱ型火箭飞向空间,开始了奔向火星的长途跋涉,从而拉开了新一轮火星考察计划的序幕。 3年前,美国发射的“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在到达火星之前3天突然失去了踪影,“火星环球勘测者”就是作为它的后继者而发射的,它要继续执行“火星观察者”的使命,对这个红色星球进行考察。“火星环球勘测者”是美国和俄罗斯1996年计划向火星送去的3个探测装置中的第一个、也是未来10年里人类将要向火星发射的10个探测器中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0.
<正>身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致幻剂和意识研究中心的创始主任,罗兰·格里菲斯(Roland Griffiths)博士在探索致幻剂如何帮助治疗抑郁症、成瘾以及致命癌症患者的心理困扰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也研究了致幻剂如何能够产生转折性的、持久的联结感和团结感。人们当然可以用各种医学和科学术语来对他的成就进行归类,但我只想这样说: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生活这件事上,格里菲斯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边界。  相似文献   

11.
崔爽 《科学之友》2020,(4):6-10
正防火防盗防同事,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的金句广为流传。在各行各业加紧复工的形势下,为了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他给出了复工三大注意事项:上班一定要佩戴口罩;公共场所不管是工作还是吃饭,都最好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办公区域和物品多消毒。这些都是自我保护的安全措施,大家一定要谨记。最近一到两个月,把同事防住了,我想一切都防住了!既幽默风趣又讲明道理,张文宏医生在谈笑间便做了复工防疫  相似文献   

12.
石器之路     
15000多年以前,"山顶洞"猿人的一次大迁徙,将古代文明带到了美洲 1996年底,在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王府井南端,一个大型房地产项目--东方广场正在兴建.工人们在开挖地基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处古人类曾经生活过的遗址,一批沉睡地下2万多年的石器、骨制品、哺乳动物化石和用火遗迹得以"重见天日".经考古专家鉴定,这里是"山顶洞人"营造的一处临时居住过的地方.由于在远离山洞的平原地区发现日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址,比较罕见,因此推测:山顶洞人走出龙骨山后,在迁徙的路上,"东方广场"是他们曾经中途歇息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13.
莱纳斯·波林(Linus Pauling)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于俄勒冈农业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学习。1931年,任该学院教授,其后,历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现年已88高龄却仍在继续从事研究。其间曾二次荣获诺贝尔奖,他是本世纪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莱纳斯·波林博士在1954年、1962年分别获诺贝尔化学奖、和平奖两项大奖,第二次因竞争失败而失去获诺贝尔医学奖、生物奖的机会。在此以“诺贝尔奖之路”为题,叙述了波林博士从5岁至30岁其间,以敏  相似文献   

14.
健康之路     
甘朴 《科学之友》2002,(1):46-46
America is a country on the move. peopleof all ages are exercising their way to hetterhealth.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figures 59 per-cent of American adults exelcise regularly up 12percent from just two years ago and more thandouble the figure of 25 years ago. Even non-exercisers believe they would be more attractiveand confident if they were more active.  相似文献   

15.
天择之路     
夜著 《科学之友》2020,(4):52-55
正上帝创造了万物,却又同时制定了物竞天择这样的残酷法则。在这条天择的路上,其实每一个种族都是渺小的,都在努力一步步向上爬行。1一大早,郝云和妻子茹月一如既往地赶到研究所。刚到办公室还未来得及坐下来,就有研究员匆匆忙忙地跑进办公室,一脸慌张地汇报,实验1号白鼠跑了。听到汇报,两人相顾而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诧异,隐隐还有一丝忧虑。还未来得及喘口气,郝云和妻子就急匆匆地奔向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正伴着2014年的新年钟声,全新改版的《知识就是力量》登台亮相,呈现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作为杂志社新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我谨代表理事会向《知识就是力量》的新老读者、作者、编者,以及所有关心、呵护过这本杂志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知识就是力量》已悄然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1956年春,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中,新中国迎来第一次科普高潮。当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劳动部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创办了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科普期刊。"知识就是力量"——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这句名言,由此连同杂志一道,迅即风靡全国。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迎来科普的第二个春天,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4亿吨。它危害着环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今,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物质的科学研究正在悄然兴起……在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生亚当·安德鲁杰斯基走出宿舍,来到校园的公共洗衣房,收集衣物纤维样本,寻找衣物上残留的化学阻燃剂——多溴二苯醚。除了空气,也许当今人类接触最多的就是化学物质。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超过97%的物品都含有化学物质。但是,并没有人确切了解,在迄今投入生产的8.2万种合成化学物质中,究竟有哪些会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在  相似文献   

18.
<正>银心黑洞的首张图像让人兴奋。从理论推测黑洞的存在到拍摄黑洞图像,人类走过了几百年的——物理学家霍金认为,黑洞“比任何科幻作家幻想出来的东西还奇怪”。黑洞之所以如此奇怪,是因为黑洞内部有一个密度无穷大、体积无穷小的奇点,能让空间和时间彻底崩溃,从而产生人类无法理解的后果。1783年,英国科学家米歇尔提出,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宇宙中可能存在连光都能被永远束缚住的大质量天体。由于这种天体无法向外释放光线,米歇尔将其称为“暗星”。  相似文献   

19.
<正>大胆的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神经网络能否通过一个电脑程序来运行呢"您的躯体生命已结束;机械生命已开启。"在加州,一些激进的科学家和身为亿万富翁的赞助者认为,延长人类寿命的技术——通过意识上传使其在与身体分离的状态下存在——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或许不久将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当你躺在手术台上,在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身体却无法动弹。  相似文献   

20.
摄影的发明让历史的记载变得鲜活、生动。通过影像,我们可以重览无数岁月的波澜壮阔,沧桑巨变。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影像记忆》栏目,请读者朋友跟随镜头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品味人间的幸福与悲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